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动人口,是指处在一定方向、一定空间下,具有流动属性的人口,也就是人口在地域空间发生的迁移变动和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部门、职业变动。它是整个人口的组成部分。本文所说的流动人口,是特指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从内地前往东部沿海开放城市从本务工经商等打工谋生的人员。流动人口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流动人口的主体是流动民工,1995年达到8000万人左右。第二,流动人口的流向主要是由中西部地区农村向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和大城市流动,占流动人口总数的86.44%。第三,流动人口主要从事务工、经商、服务等行业的经济活动。第四,流动人口居住处所主要集中在临时性的出租屋、建筑工地和机关单位内部的住房。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两沿”地区的一些出租屋管理失控,成为藏污纳垢、滋生犯罪的场所。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农民打工现象的调查思考周琳近年来,上饶地区打工农民与日俱增,外出队伍如风如潮。大规模的打工热潮,其后果如何、应怎样评价、又该如何策应?对此,笔者通过调查形成了一些想法。一、影响从调查的情况看,打工潮的现实影响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给农业生产带来...  相似文献   

3.
百家论萃     
完善社会深障制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突破口农村青年农民中90%的人正在外出打工或有过打工的经历,外出打工者80%以上都要返回农村,成了一批“不懂农业”的农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打工干的多是“出力活”,吃的年轻饭;二是有关用人单位只管“用”人,不管培训;三是社会保障滞后,民工基本上被排除在社会保险之外;四是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限制了返乡农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五是各级政府在劳动力转移的实现方面作为不大;六是农民自身素质不高。改变这种状况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是要真正站…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口流动呈快速上升之势,流动人口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不足200万,发展到2008年的超过2亿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数量也急剧增多。随父母流动的儿童达到2700多万,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在农村由亲戚照顾或无人照顾的留守儿童达到5500万。  相似文献   

5.
《政协天地》2010,(11):43-43
流动难、办证难是横亘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一道高门槛。农民到城市打工,要携带身份证、婚姻证、计生证、流动人口证、毕业证、待业证;进城后又要按规定办理暂住证等一系列证件,不仅花费多,还要跑多个办证单位,手续十分繁琐。民盟海南省委副主委刘艳玲近日提出,在我国“十二五”期间,建立健全农民工电子化户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农民收入的状况和特点 (一)农民收入增长趋缓。有关资料显示,"六五"期间,即改革 开放初期,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2%。从"七五"开始,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大幅度下降,"七五"到"九五"农民人均纯收 入年均增长率在5%以下。1997年至2000年期间,我国农民年人 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分别为4.6%、4.3%、3.8%和2.1%,比上年分别 下降4.4、0.3、0.5和1.7个百分点。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 增幅虽然达到4.3%,但只是恢复性的,基础并不牢固,因为收入 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增加和粮食价格反弹。  相似文献   

7.
小保: 我是一个劳务派遣单位的派遣工,工作有一年多了。一年来我先后被派往多个单位从事清洁、搬运等多种临时性的工作。现在新年快到了,同出打工的姐妹都要回家过年,我也想回家看看,因为我对家中年迈的父亲、卧病的妈妈非常挂念。不知我们这类派遣工应否享受探亲假待遇,该待遇应由谁负责?  相似文献   

8.
农民领“双薪” 在德保县华宏糖厂打工的那甲乡农民黄开傲,每月在工厂挣700多元工资,而他自家种植的甘蔗年收入5000多元,两项相加年总收入达1.2万多元,务农、打工两不误。近年来,那甲乡党委、政府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让他们既能到工厂上班,又能做好家里的农活。如今,在那甲乡既种地又上班领工资的农民有1400多人。  相似文献   

9.
春节将至,9000万民工兄弟的工资都领到了没有?他们是背着大包小裹归心似箭地踏上返乡路呢?还是留在城里继续打工?不论是回家过年的,还是仍在打工的,他们都“有话要说”。他们一切的一切都牵动着本刊记者的心  相似文献   

10.
成都:推进农村社保工作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民庆 《新重庆》2006,(10):44-45
农村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概念.是指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农民自愿参加.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依托.以农村人口为对象而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险制度。近年来.成都市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险.解决农民老有所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探索。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成都市委政研室开展了专题调研.发现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民社保意识不强,参保积极性不高。多数农民.不愿意逐年缴费参加社保。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则持观望态度。二是基于现实利益.劳资双方参保认识不到位。据统计.2005年在成都市居住时间达到半年以上的外来流动人口有140万人.这些外来流动人口中农民工要占相当数量。雇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一些私营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较差.对参加综合社保存在抵触情绪:有的农民工虽然参加综合社会保险可以享受工伤补偿、因病住院医疗补偿和老年补贴三项,但目前能得到的利益只有工伤补偿和住院医疗补偿。三是贫富悬殊大.农民的社保需求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三河市流动人口管理点滴赵殿余河北省三河市是全国百强县之一,外来打工、经商的人员近年来不断增加。如何使流动人口既有利于经济建设而又不带来影响社会治安的问题,三河市公安局自80年代初以来不断地进行了探索实践。从1985年开始便实行流动人口服务站,此后,市...  相似文献   

12.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庞大的“打工族”不仅涌向国营、集体和个体企业,也涌向了山区农村的农民家庭。但由于山区农民警惕性差,思想麻痹,一些不法之徒借打工之机,大肆作恶,使雇工农民深受其害。豫西伏牛山区某县就发生了不少这样的案件。少年打工原为行窃蒲塘村山民马某,因忙于搞山区土特产品多种经营,农田活无人去干,他采取了雇用临时工的办法,凡需要干活时,雇些短工来,按天发工资。本乡17岁的李广丰是个有学不上的懒惰少年,常年四处游荡,见马家富有,他便来到马家打工。一日上午,李广丰在马家挖猪圈粪时,见马某一家人均已外…  相似文献   

13.
2000年,一群来自河南、四川的农民工,来 到乌鲁木齐一家建筑工地干活。然而,这些只想着 “打工挣钱、回家过年”的老乡们没有料到,干 了不到一年的活儿,却要用整整4年讨要工钱。更 为离奇的是,欠薪的公司竟然和一名身为“清欠 者”的建委工作人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李宗明 《群众》2008,(2):72-73
南京市玄武区红山街道地处城郊结合部,汇集了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目前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流动人口3万多人,占本地区总人口的62%。在这些流动人口中,分布着很多党团员,如何做好这些流动党团员的管理、教育、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流动人员中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给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课题。针对本地流动党团员的状况和特点,我们红山街道党工委在流动党团员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政策》2008,(10):63-63
据农业部调查.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月平均工资为1060元,首次突破千元,比上年增长10.6%:2008年上半年达到了1240元.同比增长16.4%。近几年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4—2007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999元增加到1596元.年均增长16.9%.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34%上升到38.6%.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由25.5%上升到40%.是拉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流动人口构成了恶势力犯罪组织的主体,他们绝大多数曾经是“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和缺乏谋生的技能促使他们组织或加入恶势力团伙。为了切断城市流动人口恶势力的源泉,城市有义务接受父母长期在城市打工的孩子给予义务教育,让孩子们享受正常的亲情,健康成长;应该对外来人员给予更多的关爱,尽可能地在安全、医疗、民政救济方面给予农民工更多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7.
社区的规矩     
海宁市区南郊的东长村,2.7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住着1919位农民.随着城市扩容,5年前东长村变成了东长社区,13个村民小组的土地全部被征用,环城公路将对庄“围”进了城市. 城郊村升级社区后,最大变化就是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增多了,并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递增.到目前,东长社区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总数达3000余人,超出常住户籍人口数的150%.  相似文献   

18.
刘友凡 《政策》2002,(8):33-34
近年来,黄冈市坚持打优势仗,唱地方戏,走特色路,由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到一个县市一个特色,初步形成了具有黄冈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格局。目前,全市特色农业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达到65%,农民从特色农业中获得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特色农业产业化系列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重达到20%以上,来自特色农业产业化的财政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2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陈岱云 《求索》2014,(12):4-11
当前,人们关注的人口流动主要是人口结构型流动,或者说主要是农民进城务工的流动,正是这种人口流动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促进了人口产业结构转型,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因而,在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理念下党和政府更加关注解决农民工问题和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使我国人口流动实现了从制度限制、排斥到政府引导、社会推动的转变,人口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充分体现了嬗变的制度对人口结构型流动的影响,促进人口产业结构的调整、彰显了中国社会的重大进步。然而,在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受制于制度的突出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政策和制度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时下,春节刚过,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再次出现了“民工荒”。一些企业招不到农民工,以至于开始向政府求援。这种现象透示了两大利好消息:一是中国经济复苏的迹象;二是农民工就业形势较为乐观。有媒体报道,在内地的一些劳务大省,农民工们成批奔赴沿海地区。一些政府部门甚至在车站码头举行盛大的仪式欢送家乡的农民远去他乡打工。看到这种情境,我们可能会简单地认为:农民工的春天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