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上 ,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可以说独树一帜 ,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 ,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及其晋绥军公开合作建立的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 (简称战动总会 ) ,在一个战区范围内开国共正式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之先河 ,为抗战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被誉为“全国统一战线之模范”,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在 193 9年 6月 ,战动总会成立还不满两年 ,阎锡山就下令将其解散。当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从民族利益的高度出发 ,审时度势 ,作出了必要…  相似文献   

2.
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是中共中央为推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早日建立和巩固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配合八路军挺进山西,立足华北敌后,实践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一项重大决策。战动总会在组织形式和抗日斗争中,都充分体现了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科学思想,并成为当时全国统一战线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3.
续范亭曾出任国民联军军事政治学校校长、战动总会主任、第二战区保安司令、山西新军抗日决死队总指挥、晋绥边区行政公署主任等重要职务。他一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思想上产生了由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最终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4.
战动总会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拥有武装力量的战时政权组织梁正今年9月20日是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战区(晋察绥)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或动委会)成立60周年纪念日。它是在中国共产党倡议下,按照统一战线形式,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广泛吸收...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在抗日前线的山西,曾有过由地方实力派阎锡山担任会长而实际则由中共领导的抗日进步团体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曾有过中共同晋、察、绥三省政府代表、战地驻军及各界代表合作的统一战线组织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还曾有过在中共提议下经阎锡山批准而成立的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死队)为主的山西人民抗日武装山西新军。这些组织在中共山西民主革命史抗日战争阶段呈现出显著的地方特色,是中国共产党和阎锡山当局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产物;而不是阎锡山制定了新策略,请…  相似文献   

6.
梁正 《党史文汇》2011,(9):52-54
1987年9月20日,是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以下简称"战动总会")成立50周年纪念日。由中共山西省委、河北省委、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联合主持,在北京召开了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当年战动总会老同志参加的纪念大会。会后,我有幸承担了编写《战动总会简史》一书的任务。但是,  相似文献   

7.
正当他亮相2017年央视春晚时,我们全家激动万分;当他带着朴实的原平口音介绍自己时,整个原平乃至山西沸腾了。他,就是我的姥爷、98岁的老红军张中如。他1919年出生于山西原平市后沙城村,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抗战时期,先后在山西战动总会游击支队、暂编第一师、工人武装自卫旅  相似文献   

8.
苗佳坤 《世纪桥》2023,(1):16-20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在抗战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通过分析晋系军阀的处境与危机,有针对性地在山西地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通过与上层主要人物沟通、积极发动下层民众等方式,同晋系军阀达成了统一战线,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如改组牺牲救国同盟会、组建山西新军、战动总会、民族革命大学等,对新时代的统战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80年代初开始,根据原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的工作安排,我与其他几位同志参与了“战动总会”史料的征编工作,和当年曾在战动总会工作过的许多老同志有过多年朝夕相处的交往。老同志们不顾年迈体弱,严肃认真、孜孜不倦的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了我深刻的教育。“战动总会”的全名是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它是抗日战争初期,由周恩来与阎锡山谈判商定,在晋察经战地建立的、吸收各党派、驻军、政府、群众团体代表参加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战时政权组织。邓小平、彭雪枫、程子华、南汉定作为中共代表参加,实现了中国…  相似文献   

10.
程子华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为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终生。在他戎马生涯中始终与山西人民密切相连,尤其是在抗战爆发后,受中共中央派遣,回到山西担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中共驻会委员、党团书记兼人民武装部部长等职期间,坚定地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广大的晋察绥地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群众动员工作,发展了抗日武装,配合八路军,开创、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程子华,山西解县人,1905年出生,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受党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第二战区战动总会的成立及其历史活动为基础,较全面地论述了毛泽东战争动员思想的成功实践,进一步证明了战动总会的历史地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是由中国共产党倡仪,经阎锡山同意,由第二战区各党、各军、各界参加并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也是战区战时的政权组织。它活动在晋、察、绥和冀西等广大地区,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参加抗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展统战工作推动国民党当局抗日,培养大批干部等方面,都创造了十分丰富宝贵的经验,是当时全国首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1937年9月,周恩来同志和阎锡山在太和岭口谈判时,提出雁北地区应划归八路军坚守,因为那里的山西行政官员已经逃跑了。商谈时,我也在那个地方。阎锡山和梁化之为此召开了会议。梁化之认为,白白地把十三个县送给了共产党,好象失掉一块什么东西。由我党起草的战动总会工作纲领上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么一个提法,还有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改善人民生活之类词句。阎锡山反动,阎犹豫了一天多。我正到了那个地方,阎锡山也是有意叫我。他说,一波,你看该怎么办?那时候正是抗战开始,全国人民还处在一般的抗日运动中间。于是我就提出,关于雁北十三县,我看现在就让给共产党也是好的。为什么?那是共  相似文献   

14.
这张存照是1936年12月1日赵革非在山西五台山祥记照相馆所摄,摄影的时间地点系赵革非亲书。这也是他留给亲人们的唯一一幅纪念照。当时赵革非根据牺盟总会布置,深入忻州等地的县、乡、工厂、学校,并在冀(河北)台(五台)砂(砂河)公路沿线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李强 《先锋队》2013,(22):49
一是围绕"三个依托",在培训上倾斜。依托县、乡(镇)党校教育培训阵地,采取专家授课、创业成功人士现场说法、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激励大学生村官创业。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创业技能培训。拨付专项培训经费近30万元,先后分两批,组织210余名大学生村官赴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进行了培  相似文献   

16.
著名的民主人士、国民党爱国将领、逝世后被追认为中共党员的续范亭与毛泽东是同龄人,同是1893年出生的,细算起来,他还年长毛泽东一个月。抗日战争中,续范亭积极进行抗日,有机会结识了毛泽东,并在延安多次接触,与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9年3月,阎锡山在陕西召开秋林会议。续范亭作为战动总会主任、保安二区司令,也参加了会议。会上,阎锡山公开亮出了反共的旗帜,续范亭心急如焚,会议尚未结束,他就借口前方吃紧,脱身离去。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国民党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驻地,想着如何把这一极为重要的情况及时告知中共中…  相似文献   

17.
正我在山西生活工作24年,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红色革命根据地,是我的第二故乡,也是我在山西党组织和人民的关心和哺育下逐步成长进步的沃土。我对山西有着深深的眷恋,留下难忘的记忆。集资办学1983年至1986年,我任山西省副省长,分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工作。1970年,我刚到山西工作就当了名小学老师,当时山西的学校特别是县、乡、村的农村学校条件很差,多数像我在杨家湾学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50年代初,围绕山西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问题在党内引发了一场争论。争论的表面是老区互助组织要不要提高一步,但实质上是老区农村或土改后的农村要不要开始起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这场争论不只是在山西呈现白热化,而是直接牵动着中央高层领导,影响至全国。甚至到了1966年"文革"爆发,林彪、康生、陈伯达、江青等人又重提这场争论,并把它作为农村"两条路线斗争"的案例,以及刘少奇反对在农村搞社会主义的"罪证材料"加以利用,致使刘少奇等一大批中央及省、地、县党政领导干部遭受猛烈批判和斗争,有的甚至被摧残、迫害致死。  相似文献   

19.
《先锋队》2015,(3):6
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深入阳泉、晋中、长治、晋城4市调研期间,利用晚上等时间,主持召开了三个座谈会,专题围绕“如何把好干部选到县委书记岗位上来,如何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选用县委书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听取了4个市的市、县、乡党政领导和纪检、组织、人大、政协等负责同志的意见,梳理突出问题,研究办法措施,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当前首要任务就是要在继续形成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选好人用好人。山西大多  相似文献   

20.
《福建党史月刊》2012,(16):F0003-F0003
2012年4月8日至14日,福建竹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市、县党史十部赴山西开展“学党史重走抗战路”活动。通过参观阿河头地道战遗址、武乡八路军纪念馆、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砖壁百刚大战指挥部旧址、平型火战役遗址等抗战旧址,重温抗战历史,实地接受了一次牛动的党史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