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PCR)技术从北京地区3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株(BJ1,BJ2,BJ3)中扩增出1054bpS1基因高变区。利用限制性内切酶SinⅠ和PstⅠ的酶切位点分析图谱进一步证实了RTnestedPCR的特异性。将3段S1基因分别克隆到pUC19质粒中,获得重组质粒pUCIBVS1BJ1,pUCIBVS1BJ2和pUCIBVS1BJ3。  相似文献   

2.
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型标准毒株(ATCCVR-2332)的ORF6及部分ORF7的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26374PS/26375PR,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6株PRRSV北京分离株进行了检测。结果该引物对6株病毒均能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RTPCR产物,并与ATCCVR2332株扩增产物的大小相当,而欧洲型标准毒株(LV株)未获扩增片段。进一步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分析,发现这6株病毒及ATCCVR-2332的PCR产物皆出现相同的限制性酶切图谱,证实6株病毒均为PRRSV。  相似文献   

3.
以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扩增片段经电泳及酶切分析证明大小及ECoRI位点的位置均与设计结果相符,可以确定为ILTVTK基因片段。用此法检测5只发病鸡的气管拭子,气管和血清样品,均扩增出ILTVTK基因特异性的-713bp片断,证实为ILTV感染。该方法敏感、特异、快速,是禽病病原诊断中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PUC19质粒为载体构建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EcoRIDNA文库。根据已经发表的澳大利亚ILTV-SA2株和英国ILTV-V822株的糖蛋白g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以ILTV中国王岗株DNA为模板,扩增出1.338kb的糖蛋白gB基因片段,用DIG标记制备成核酸探针,从ILTVEcoRIDNA文库中筛选出阳性重组子,得到一个EcoRI3.0kb的ILTVDNA片段。经酶切分析表明,该3.0kbILTVDNAEcoRI片段含有完整的糖蛋白gB基因,经PCR和核酸杂交表明所克隆的糖蛋白gB基因是特异的。  相似文献   

5.
将北京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分离株BJ2 和BJ4 的ORF 7 及部分3’端非编码区( UTR) 的RTPCR 扩增产物克隆连接于p GEMTeasy 质粒载体上,重组质粒经EcoR Ⅰ酶切鉴定后进行了双链测序。测定的基因序列与欧美标准毒株已知序列比较发现,BJ2 和BJ4 株与美洲VR2332 株非常接近,在其长度为555 bp 的cDNA 序列中,仅与VR2332 株分别相差1 和2 个核苷酸,其中ORF 7 的核苷酸序列与VR2332 株同源性分别高达100 % 和99 .46 % ,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VR2332 株同源性分别为100 % 和99 .25 % ,3’UTR 则完全相同;而与欧洲LV 株则有明显差异,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仅为68 .00 % 和67 .00 % ,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仅有65 .00 % 和64 .00 % ,且BJ2 和BJ4 株与LV 株相比缺失了KKSTAPM 和ASQG 两段氨基酸序列,而3’UTR 则比LV 株多出38 nt 的一段特征性核苷酸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BJ2 和BJ4 株属于同一基因型,且具有VR2332 株的基因特点  相似文献   

6.
利用套式PCR扩增鸡贫血病毒(CAV)687bp片段,分别以HaeⅢ,HinfⅠ和HpaⅡ酶切,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用该技术对我国山东分离株的分析表明,SJ1和SJ2与日本的TK5803株和瑞典的1/80和1/91株相同,应属于Todd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多态性分析(RFLP)分类方法中的第2组。  相似文献   

7.
利用鸡毒霉形体(MG)与滑液霉形体(MS)基因一定区域互补的序列,合成能分别针对MG和MS目的基因的2对引物。用这2对引物对10个国际标准的MG与MS菌株DNA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均得到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约732bp(MG)和207bp(MS)的PCR产物。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这2对引物对其它9种禽病病原DNA或RNA模板扩增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MGPCR能检出100fg的MGDNA,MSPCR检出量为10fg的MSDNA。  相似文献   

8.
依据猪瘟病毒(CSFV)5′端非编码区保守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建立了检测CSFV的反转录聚合酶链(RTPCR)技术。应用该技术从猪瘟兔化弱毒感染兔的脾、淋巴结、肾与肌肉等以及石门株强毒感染猪的脾与肌肉和湖北分离毒株感染猪组织匀浆液中均特异扩增出了1条预期大小为194bp的片段,从实验感染兔和猪的血液中也特异扩增出了该片段,但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健康兔脾总RNA以及健康猪的血液RNA扩增均为阴性。采用这种方法,对实验感染兔脾总RNA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8g,表明其灵敏度足以达到临床检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山东省从死亡率达72%、混合感染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海兰白蛋鸡和艾维茵肉鸡群中分离到3株鸡贫血病毒(CAV),这些毒株耐体积分数50%氯仿和70℃水浴15min,能在MDCC-MSB1细胞内增殖。用分离的细胞毒接种1日龄SPF鸡呈现典型的鸡传染性贫血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感染的MDCC-MSB1细胞涂片和鸡组织触片,可见特异的核内荧光。分离毒株能被CAV-TK5803株抗血清所中和;5周龄SPF鸡接种分离细胞毒可产生CAV抗体;电子显微镜观察,分离毒株MSB1细胞培养物中有大量20nm左右的病毒粒子。应用特异性PCR引物可扩增到预计长度的病毒核酸片段,进一步证实分离株为CAV。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外报道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Gray株的纤突蛋白(S1)核苷酸序列,自行设计合成了S1蛋白主要抗原决定簇基因两侧的一对引物,其跨幅为1.0kb。用该引物对从内蒙古、天津、山东等地分离的3株IBV进行RNA提取,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后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3个毒株均获取了与预期一致的PCR产物。灵敏度测定结果表明,PCR方法可检测出10pg的模板  相似文献   

11.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牛食道-咽部分泌物(O-P液)中的口蹄疫病毒(FMDV)。第1组6份O-P液,采自人工感染发病牛,PCR检测结果都是阳性;查毒试验结果5/6阳性。其中1份样品的10-1,10-2,10-3和10-3.7稀释液的PCR检测结果也都是阳性;同样稀释的样品接种细胞,每稀释度2瓶,10-1~10-3都是2/2出现FMDV所致的细胞病变(CPE),10-3.71/2出现CPE。第2组样品是从野外采集的水牛O-P液,共52份。PCR检测结果9份为阳性,另7份为可疑(弱阳性);取接种了这7份O-P液的细胞培养液(无CPE)再作PCR检测,结果全部是阳性。52份O-P液样品分别接种IB-RS-2细胞培养物,并盲传3代,均未观察到典型的CPE。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方法不仅可用于检测细胞培养物和动物组织,也适用于检测牛O-P液中的FMDV。该方法比目前常规的查毒试验显著的快速和灵敏  相似文献   

12.
利用地高辛(Digoxigenin)标记的PUP重组质粒探针,分别对7株猪细小病毒(PPV)分离毒及PPVBM1株细胞培养物的DNA抽提物进行斑点杂交,结果均为阳性,而对照的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PRV)、乙型脑炎病毒及PK15细胞为阴性;对7份PPV自然感染病料进行处理,杂交结果为阳性反应,对照健康猪组织、猪瘟病料、猪伪狂犬病病料则为阴性。  相似文献   

13.
将纯化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组织毒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ELISA、病毒中和试验检测分泌抗体,获得了6株稳定分泌抗IBD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NIB-1,NIB-2,NIB-3,NIB-4,NIB-5,NIB-6;6株McAb均具ELISA特性和免疫沉淀特性,亚类鉴定表明,前4株属于IgG_(2a),后2株属于IgG_1。杂交瘤细胞冻存6个月后复苏,均能稳定分泌特异性McAb。  相似文献   

14.
根据鸡毒霉形体( MG) 、滑液霉形体( MS) 的基因文库,设计并合成了分别与MG、MS 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两对引物,用这两对引物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MultiPCR) 同时检测MG 与MS。当样品中同时含有MG 和 MS 的目的模板DNA 时,均同时得到2 条大小与试验设计相符的732 bp( MG) 和207 bp ( MS) 的PCR 扩增带;而对其它8 种禽病病原的扩增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多重PCR 技术最低能同时检出100 fg 的MG、MS DNA 模板量  相似文献   

15.
扼要介绍了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为基础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PCR连接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等和DNA序列分析在寄生虫学方面的应用及其优势和不足;叙述了检测寄生虫序列变异的几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被EDS-76病毒感染的鸭胚尿囊液中提取病毒核酸,经PstⅠ酶切后重组到pT7/T3α-19的PstⅠ位点,再转化到E.coliDH5α中。在LB平板上筛选了一个EDS-76特异的pTEZ·P28重组质粒。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了该重组质粒中插入片段的一段核酸序列。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对引物,用这对引物成功地从EDS-76DNA上扩增出了一个209bp的核酸片段。  相似文献   

17.
采用腹腔接种和1次脾内注射禽呼肠孤病毒(ARV)蛋白免疫小鼠,经3次融合后,共筛选出8株分泌抗禽呼肠孤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这8株McAb均可与ARVS1133株、FDO株发生反应,而与IBDV,MDV,EDS-76病毒不发生反应。经亚类鉴定,AE7,AF8,BD1,DH10,EE5为IgG1;AD6,CG4为IgG2a;AG7为IgG2b。腹水效价在10 ̄3~10 ̄5之间。  相似文献   

18.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人工感染12周龄SPF鸡体内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的动态分布结果,感染后第2周可从外周血液白细胞中检出CAVDNA,在第3周时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第6周时检出率仅为6.3%(3/48),第7周以后均未能从血液白细胞中检测到CAVDNA;人工感染后第2~12周均能从骨髓、胸腺、脾、肾、肝和腔上囊等组织检出CAVDNA,其中以骨髓和胸腺的检出率最高(85.0%),其次是脾(80.0%)、肾和肝(60.0%),腔上囊最低(25.0%),从12周以后上述几种组织中再未检测到CAVDNA。并从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组织中也分离到CAV。  相似文献   

19.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筛选随机引物,建立了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随机扩增的多态DNA(RAPD)分析方法。在10条长为10bp的随机组合引物介导下,经过低温(35℃)扩增收集到的8株不同血清型的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可产生稳定、复杂的PCR指纹图。图谱经过PHYLIPS软件分析,绘制出菌株的遗传聚类树图。8株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可分成3个聚类群,其中两株血清型相同但遗传距离较远。试验结果表明,RAPD可作为微生物的基因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阳性麻雀体内分离到了一株病毒,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试验和DIG-标记IBDVcDNA探针斑点杂交试验证明该病毒为IBDV。病毒可适应于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血清型鉴定为Ⅰ型,病毒代谢抑制试验证明其基因组为RNA,病毒核酸的电泳图谱呈两条特征带。病毒对乙醚不敏感,pH2.0不能灭活病毒,pH12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56℃作用3小时病毒仍有活性,70℃1小时可灭活病毒。以上结果表明从麻雀体内分离到的IBDV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与目前鸡场流行的IBDV极为相似,可能与鸡IBDV同源,提示麻雀可能在IBD流行病学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