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2017,(4)
<正>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一般认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有三种实现形式:一是空间聚合,即具有审批职责的部门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窗口;二是机械集中,即授权某一机构(部门)牵头或协调行政审批事项;三是实体承办,即设立行政审批局接收划转的审批权。前两者虽然实现了行政审批的物理聚合,却无法突破职能边界的限制,实质上还是"名义集中",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行政审批"一长四多""审批寻租"等  相似文献   

2.
《小康》2020,(19)
正辅导员用直播的方式推销毕业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渠道的有益尝试;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需要高校直面社会需求,主动把人才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河南省某高校2020届毕业班辅导员李曼为了帮助自己负责的9个班、287名学生求职就业,在家中当起了网络主播,利用直播带货的形式介绍学生的专业、特长等,做起了"推销人"的生意。  相似文献   

3.
吴佳与江雯是大学同窗,因为都喜欢花卉而成为了好友。每年新春佳节,吴佳都约江雯一块逛花市,吴佳言之凿凿地说:"等我们毕业参加工作,我要存钱,等我有了钱,我要开一家自己的花店。"毕业后,江雯进银行做储蓄员,心比天高的吴佳则在一家美资保险公司找到一份保险推销的工作。毕业3年,吴佳从保险公司跳到了酒店,从推销保险改为推销客房,开花店的理想早就抛之脑后。情人节,吴佳  相似文献   

4.
张蕾 《小康》2012,(8):28-30
大部制改革四年,五大部门依然在艰难磨合当中,在或进或退的步伐中,公众试图看清这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行政架构的未来没有人怀疑2008年中央政府行政改革的决心。但时隔四年,在媒体和公众一片赞誉停歇之后,中央五大部门依然在艰难磨合当中,而地方大部制改革中涌现的诸多典型也不断被"挑出毛病"。这场自上而下的行政体制改革,依然奔走在杂草丛生的路上。从或进或退的步伐中,公众试图看清这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行政架构的未来。"大部"的小问题7月21日,首都北京。暴雨下的工信部工地上工人四散而去,繁忙变为沉寂。或许从工信部门前经过的行人都没有意识到,不久之后,西长安街13号的工信部,一座标志性建筑将拔地而起,与西单  相似文献   

5.
在县级以上的各级人代会上,有部分代表在审议发言时很少对“一府两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总是畅谈自己所在地区或部门取得的成绩,因而被人戏称为是某地或某部门的“形象大使”。  相似文献   

6.
赵倡文 《传承》2008,(7):53-53
古人常说: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个"卖"就是推销。一个人如何把自己推销出去,让别人承认自己的价值,这是一门学问。一千多年前的京城长安,一个年轻人孤独地徘徊在大街上,他非常愤懑,自己一肚子才华,可来长安半年了,投靠了无数显贵,竟无人赏识自己。真是怀才不遇呀!  相似文献   

7.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近日公布了"三公"经费情况。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款购车这"三公"消费,早已为公众熟知并深恶痛绝。与惯常的"三公"消费相比,某种意义上,"公务礼品"的规模也可谓不遑多让。其实在很多发达国家,法律或行政条例对于公务员收礼的权限、范围、流程都有具体而详细的规定。违反规定送礼、收礼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丢掉乌纱帽。  相似文献   

8.
“权力撞车”如何避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有一个薄弱环节,就是有些部门行政权力边界模糊,有利益的事情都争着管,没有利益的事项又无人来管,从而造成"权力撞车"或"权力真空"  相似文献   

9.
同巨平 《传承》2009,(20):112-113
"大部门制"改革表明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已经开启,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人"的利益以及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为"本"出发,加强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者身份、行政体制改革方案的科学性、行政体制改革阻力等问题的研究,破解我国行政体制改革遇到的难题,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看完面前这本书稿 ,我想到了很多问题。这些年来 ,学术界围绕中国加入WTO的时间和条件已经有不少讨论 ,也出了一些书。但是 ,我总感到这些议论似乎还缺点什么。有的人可能自己是懂得的 ,却未免故作高深 ,给人以雾里看花的感觉 ;有的人可能自己也不懂 ,跟着唱高调 ;有的则是半懂不懂 ,煮了夹生饭给人吃 ,或卖弄名词、术语和规则 ,或就事论事 ,学理上漏洞不少 ,却仓促地下一个毋庸置疑的结论。与学术界的扑朔迷离相应 ,还有一个让人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众多报刊杂志的热情期盼 ,另一方面却是一些经济部门和企业领导人的忧喜参半。这究竟是…  相似文献   

11.
"大部门制"改革表明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已经开启,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人"的利益以及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为"本"出发,加强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者身份、行政体制改革方案的科学性、行政体制改革阻力等问题的研究,破解我国行政体制改革遇到的难题,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确识"才"是实施差异管理的前提 "人才,是在品德、智能、创造性三者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其实际水平和实际成果都杰出的人。""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人才与一般人没有质的区别,只是在思维、意志、知识、技能等一个或几个方面表现出超常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过去,四川省级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以各种理由建成的正常办公楼以外的楼堂馆所,达60余万平方米。部门所属的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度假中心、休养所,以及它们投资兴办的经济实体,一个共同点:基本都是"自己支配、自己  相似文献   

14.
近来笔者下乡调查时发现一种怪现象:许多群众反映目前农村精神食粮紧缺,农民很难读到法规、政策和科技信息等报刊书籍,而有些村在订阅报刊这项开支上却花费几千元,订阅了十几种或几十种报刊,但这些书籍要么是静静地躺在村部的书橱里,要么就是被村干部当作自己私有财产随意送人或拿作它用,甚至当旧书废报卖掉,造成了精神食粮的极大浪费。目前农村存在的集体花钱订阅报刊而群众却读不到报刊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部分基层干部不重视。由于他们自身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报刊杂志在农村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产生无所谓的态度,或拿报刊杂志作人情,或纯粹成了一些基层干部满足个人需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8,(24)
正摘自12月6日台湾《中评社》民进党内最大派系"新潮流"对于赖清德的去留,似乎没有共识。赖过去几乎多遵照新系决定,就像过去要接任行政机构部门负责人一职,当时也曾有人认为赖应去参选新北市长、台北市长,累积自己地方实力,再拼大位。但"新潮流"为赖选择了台行政机构部门负责人,让赖与蔡英文的命运绑在一起,当赖担任行政机构部门负责人后,蔡的施政,赖要一起承担,现  相似文献   

16.
收费问题面面观人们通常所称的"费"亦即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中,行政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为加强社会、经济、技术管理所收取的费用;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为社会或个人提供特定服务所收取的费用。收费单位众多。从中央到地方,从村镇集体组织到城市街道委员会,各级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包括那些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学会、行业协会,绝大多数都有收费行为。您要办理身份证,要交身份证制作费;你要买辆汽车,要交车辆购置附加费和养路费;您要是个体工商户,要交纳各种管理费。从公安、工商、司法、交通部门,到民政、城建、卫生、文化部门,无一例外地都有自己的收费项目。当然,这几个部门  相似文献   

17.
"三农"政策作为当下中国关键的政策领域,其执行面临的突出困境是遭遇了由于对执行弹性度把握不当造成的执行效果不佳问题。对252件"三农"领域政策文本的分析表明,时间的变化、行政层级的高低、发文部门数量的多寡对政策执行中的弹性度设置都有重要的影响。政策主体宜把握这一政策规律,整体而言适度强化"三农"领域政策的执行刚性,同时重视行政层级、发文部门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在低层级政府政策和单一部门型政策执行中保持较大刚性,而在高层级政府政策和多部门联合发文政策执行中保留较大的弹性空间。  相似文献   

18.
有人对我说:某部门的秘书长最近去了一趟广州,自己提着包,天天挤公共汽车到处跑.这位秘书长严格要求自己,不讲排场,不奢侈浪费,为国家节约开支,在当前社会风气不正的情况下,该是件值得赞扬之事.可是说这话的人同时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还有一个部门的秘书长也到了广州,出出进进有专车,前呼后拥,大饱口眼二福,没几天,给机关赚了十几万元."俗语说:"锣鼓听声,听话听音",可以肯定地认为:前一事例,传话者是作为某秘书长的缺点来谈的,因前者虽克己奉公,但无明显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记性     
韩国人很有记性,令人尊敬. 2001年12月11日,素有"韩国第一美女"之称的艺人金喜善在广州冒雨为自己代言的某品牌手机签名售机,她不停地微笑着用广东话对影迷们表示"谢谢,我爱你".当仪式快要结束的时候,中方主持人在主客两方都没有日本人的情况下,竟然卖弄地用日语说了一句"沙哟那拉(再见)".正当他为自己会一句外国话而沾沾自喜时,一向矜持典雅有淑女风范的金善喜这时却脸色骤变,夺过话筒说"我要用韩语跟大家说再见,因为我是韩国人."金喜善虽然年仅23岁,但她清楚地记得,日本曾于1910灭亡自己的祖国,自己的父祖一代曾遭受日本36年的殖民统治,但日本人的这种统治早在55年前便崩溃了.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诉讼,这种行为可称为行政终裁行为。根据此规定,行政相对人申请行政机关复议后,该行政机关所做出的决定为终局性决定,行政相对人必须遵从,不得再提起行政诉讼。承认行政终裁行为是出于对行政权的尊重,它排除了司法权对行政终裁行为的审查与监督,但与WTO所要求的司法最终理念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因此,如何解决行政终裁行为的可诉性问题成为中国入世后必然面对的一个问题。司法最终理念是WTO规则所确立的一项基本的现代司法理念,其内容散见于WTO的各项法律文本中。如《海关估价协议》第11条前两项规定:“各成员在确定海关估价方面的立法,应规定进口商或其他交纳关税的人有权起诉,而不受处罚。”“不受处罚的最初起诉可以是向海关系统内的某一部门或某一独立的机构提起的,但各成员的立法应规定可向司法部门起诉而不受处罚的权利。”TRIPS第32条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