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理论界及管理层对商业银行不良债权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并着手解决,按照国际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惯例,各银行分别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负责管理并重组银行的不良资产,采取种种措施,最大限度地收回银行贷款。同时,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作为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重要措施。可见,重组银行不良债权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生活中的热点。本文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重组不良资产的方式作些探讨。一、重组不良资产的途径重组不良资产的目的是将银行的逾期贷款本息在一定的时期内全…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银行的不良债权与企业的不良债务,在经济和金融改革中相互交错,已经成为阻碍企业搞活,导致存款贬值和危及银行货币安全的一个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在当前和今后的改革中,银企之间债务关系的重组,合理调整企业过重的债务负担,显得尤为迫切重要。  相似文献   

3.
李颖 《求实》2005,(Z1)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 ,使得中国金融资产质量问题备受世界瞩目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由于体制上的原因 ,我国银行与企业之间有一个长期以来难以解开的“钱”结 ,企业“敢借、敢花、敢不还” ,银行债权成了“唐僧肉”。不知不觉 ,银行成了最大的债权人。从目前来看 ,我国银行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机制尚不健全 ,信贷管理滞后 ,措施乏力 (像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至今无法可依 ) ,对银行来说 ,应该加快改革步伐 ,促进机制转换 ,成为真正的金融企业。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大…  相似文献   

4.
银企不良债务的处理与债转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特别是实施债权转股权,对于化解国有银行的金融风险和促进国有企业解困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银企不良债务的根源在于其经营机制、治理结构与市场经济的不适应。要根本解决银企的不良债务,就必须标本兼治,转换银行与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不良资产的处理,尤其是债权转股权,涉及国家财政、银行和企业各方面的利益,必须妥善处理。  一、处理银行不良资产必须标本兼治  虽然我国的不良资产规模巨大,而可用以解决问题的资源——财政收入则相对薄弱,但是…  相似文献   

5.
李硕  唐宝莉 《党史博采》2009,(10):20-21
当前,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改制不可避免,但是在部分企业的资产重组和债务清算等改制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侵害银行信贷资产的现象。比如,企业通过改制,将银行债权推给已变成空壳的母公司,或者以企业改制为名进行赖帐等,出现了严重危害银行利益的现象。但是从我国现存相关经济法律法规来看,对于保全银行信贷资产却缺乏相应的、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和企业都是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银企关系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银行与企业相互依存,银行通过吸收公众存款和对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和服务来实现对特殊商品——货币的经营,企业利用向银行借款等途径来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但是在目前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不少企业在与银行的经济交往中不信守合同,借转轨转制之机,采用种种手段,或破产废债、或裂变逃债、或租赁悬债、或兼并甩债、或有意赖愤,架空银行信贷资产,使银行债权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一现实,深刻地反映了一些企业在银企交往中信誉日益恶化的状  相似文献   

7.
巨额银行不良债权,是阻碍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进程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困扰国有企业改革的难题之一,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和银行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互相缠绕到一起。因此,如何尽快化解大量存在于银企之间的债权债务死结,已  相似文献   

8.
当前,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改制不可避免,但是在部分企业的资产重组和债务清算等改制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侵害银行信贷资产的现象。比如,企业通过改制,将银行债权推给已变成空壳的母公司,或者以企业改制为名进行赖帐等,出现了严重危害银行利益的现象。但是从我国现存相关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把银行推向了市场,使之逐步成为商业银行,并使其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然而,银行的风险也随之增加,风险的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信贷资金安全,怎样才能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运转,笔者认为,在坚持贷款原则性的基础上,必须加强法律的强制性,办理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这是确保银行信贷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三年内脱困的目标,1999年7月国务院决定,国有商业银行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企业相应增资减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到2003年底,桂林市完成债转股的工业企业有桂林长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桂林漓佳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桂林漓江信息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0月,朱东到银行贷款时发现自己存在不良信用记录而被拒绝放贷。几次调查后,朱东发现,是银行内部职工冒用自己的名字在银行贷款并逾期归还造成的。在多次要求银行删除不良信用记录未果后,朱东将银行告上了法院。  相似文献   

12.
在国食致力改革和脱困的今天,一项引人注目的举措出台了,这就是债权转股权,即在国有商业银行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目的是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债务负担。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债转股的意义 所谓债转股,就是把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为股权,除国家开发银行外,这种银行  相似文献   

13.
债转股是债务重组的一种方式,是银行将对企业的债权转换为(资产管理公司AMC对企业的)股权。在我国,债转股具体指的是在国有商业银行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实行债权转股权;与此同时,国家开发银行不组建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债转股,理解这个概念有三点很关键:何谓"债转股"所谓债转股是指在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债权转股权是把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  相似文献   

15.
浅析债转股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 ,其中一个重要决策就是结合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 ,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 ,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 ,但由于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 ,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债转股 ,与贴息技改、提高“三条”社会保障线水平 ,被称为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三大杀手锏”。所谓债转股 ,即债权转股权 ,就是把企业欠银行的不良债务剥离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将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 ,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  相似文献   

16.
刊中报     
中国经济总量将居世界第四刊中报国企三年脱困目标可以实现国家经贸委负责人在日前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透露,下半年国家将对部分企业银行贷款实行债转股,以此作为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负担,推动国企改革与脱困的重大举措。据介绍,这项重大举措将在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促进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债权转股权是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  相似文献   

17.
假冒伪劣产品招摇过市,欠账赖账理直气壮,偷税骗税屡禁不止,虚假广告泛滥成灾,合同违约随处可见,银行不良债权有增无减:种种不规范、不守信用的市场行为令人堪忧。朱镕基总理在“十五”计划纲要报告中提出要把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作为~项紧迫的重要任务,这引起了两会代表和委员的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18.
《决定》提出:“结合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由于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认真做好债转股工作,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改善银行资产质量,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所谓债转股,是指将银行债权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借款企业的股权。国有企业债务负担过重、银行部门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向题。第一,债转股有利于支持国有大中…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不少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设立了企业内部银行。企业的内部银行主要具有借贷、结算、监督、控制、反馈和资金管理等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单位将内部银行仅仅理解成内部结算的工具,认为内部银行就是办理内部结算、借贷、资金往来划拨,忽视了内部银行在企业内部...  相似文献   

20.
《红岩春秋》2007,(6):F0003-F0003
重庆银行是中国西部和长江上游地区成立最早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从1996年9月18日诞生到现在,本着“地方的银行、市民的银行、中小企业的银行”的服务定位,在“诚信、敬业、创新、清廉”的企业精神引领下,重庆银行不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