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重视并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特点和优势,也是党领导中国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进一步推进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所蕴涵的丰富的方法论思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的思想是指导我们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锐利思想武器,是古今中外一切政党兴衰成败特别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只要我们党努力实现好"三个代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我们就一定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怪圈,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3.
胡学举  曾敏  陈杰 《探索》2003,2(6):19-22
本文通过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阐述了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至关重要性,并通过分析党在21世纪初所处的历史方位从而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同时还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了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4.
杨蕾歆 《探索》2022,(4):92-105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分析历史,辩证处理理论与实践、主流与支流以及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三个历史决议是光辉典范,彰显党总结历史经验的价值论、本体论和方法论,包括根本动因、核心内容、鲜明特征等主要内容,凸显了为什么要总结历史经验、总结哪些方面的历史经验、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并升华成为一般规律从而回到现实指导实践的逻辑理路。三个历史决议具有共同性和继承性。就共同性而言,三个历史决议都在关键历史时期研判了党情、国情和世情,体现统一全党思想、领导伟大社会革命、对话外部世界等价值取向。就继承性而言,三个历史决议总结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纠正了错误倾向、确立与维护了党的领导核心、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四个方面一以贯之于决议稿中,形成历时性、共时性、规律性相统一的有机整体。党百年来总结历史经验的深刻启示在于:以自我革命精神审慎对待党的历史、立足人民立场总结历史经验、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开创未来、着眼国际格局总结历史经验、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6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论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必须围绕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个根本问题和核心内容进行.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经验,认识和判断中国实际的历史经验,探索如何正确"结合"的历史经验,对建国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在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工作中,一再强调总结经验的重要性,不断倡导要善于总结经验。邓小平主持起草并经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不但为正确对待历史提供了范例,而且对我们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十分注意总结实践中的经验,他在晚年对分配问题的思考,就是善于总结实践经验的体现。他提出要善于"回头总结经验,勇于改正缺点"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于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通过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积累13年来党在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现实经验,并把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加以凝炼和升华才最终形成的。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并由此上升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总结13年的基本经验,并根据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制定一系列新政策;最后经过对其加以提炼和凝结,直至升华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8.
建国60年来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度重视并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特点和优势,也是党领导中国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推进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所蕴涵的丰富的方法论思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总结历史经验 ,应对时代挑战 ,着眼新的实践 ,解决发展战略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四个基本动因。深化对“三个代表”思想的学习和理解 ,把握其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 ,也主要应从这四个视角去观察和思考。历史视角 :总结党的全部历史经验 ,联系其他执政党的兴衰成败 ,探寻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所在从江泽民同志提出和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整个过程来看 ,他的一个基本视角就是反思历史。通过总结历史经验 ,探寻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所在 ,是“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三个代表”思想首先是从党的历史经验中得到…  相似文献   

10.
饶光勃 《探索》2000,3(5):81-83
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历史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和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的分期研究将大有助于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只有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厘清其理论架构,认清时代特征,切实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才能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它以对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所作的新的诠释和概括,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最终动因论、社会文明论、群众史观以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就当下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人学的建构理念和途径来看,它们都没有摆脱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实践的支援和支持。这样,最终使种种人学在运用“实践”来构建一种关于人的哲学体系时,根本不能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和观念相区别。所以,就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来看,任何独立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建构或者试图将历史唯物主义范式人学化的企图都是一种不成熟和非法的建构。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的继续坚持和发展不能靠抽象的“人”本身来达到,而只能通过对现实人的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表现来获得新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3.
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打通",是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格局深化调整的某种必然.若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三地文学纳入共同的参照视野,不难发现,1945-1949年的中国文学是更多地贯通着1950年代文学形态的,而在传统的研究中,这种内在的贯通性恰恰被阻断,由此可以引起我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打通"和"分界"的重新思考.笔者认为,可以把距今30年以上的文学作为"现代文学史",着重从文学史观的调整、深化来建构;把近30年的文学作为"当代文学"的批评内容,着重从文学批评观的调整深化对当下文学历史完成"同代人"的留摄、考察.相信这样一种分界经得起时间推移,有利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一定要从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角度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的历史方位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为主体,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是一个完备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把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引导到解决现实问题上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取信于民的需要。当前应当着重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完善与科学发展观的树立,是两个关乎全局的大问题。理论工作者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以来,中央印发“纲要”.胡锦涛同志发表“七一”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进一步阐述。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要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什么身份才具备入党资格,在党的历史上,因革命任务,不同时期党有不同的规定.考察八十多年党在不同时期关于吸收党员社会成份标准的规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把握历史方位,就是对一定历史时期内国内外形势的正确判断和自身历史使命的确定,这关系着政党的前途与命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我党在正确把握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非决定论通过否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进而否定“两个必然”,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辩证历史决定论肯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同时强调历史发展规律的特殊性。用辩证历史决定论的观点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进程,必然进一步肯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万华颖 《理论建设》2020,36(2):77-8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其全部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证明,党性和人民性是统一的、一致的。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既是我们党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又是在鲜活实践中提炼出的重大理论观点,也是未来推动工作的根本遵循,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辨析两者关系、阐述价值意蕴、探究现实路径,为我们全面正确理解和把握它们的关系提供了依据、拓展了思路、指明了方向,能够帮助我们纠正错误认识、澄清理论纷争、开创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