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征被人们习惯地称为"二万五千里长征",实际上则是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在红军长征中,先后有红六军团和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两支队伍途经广西桂北地区。在一些党史军史书刊中,对红军长征与红军长征过广西的记述中有诸多误述,需要加以考析订正。红军长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红军过广西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深远影响,长征的伟大胜利还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经验与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2.
红军长征的主因是经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军长征的主因是经济问题单人麟红军长征的原因,通常把它看成是第五次反“围剿”军事失利的结果。然而深究下去又可发现,当时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并未发生主力间的大规模决战,虽然红军处境不利,但主力尚在,战斗力犹存,仍是一支完整的军队。那么,导致红军放弃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3.
正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红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相似文献   

4.
《传承》2006,(Z1)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思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何叔衡问我:假使红军主力转移,你愿意留在这里,或是愿意从军去呢?我的答复是:我愿意从军去。——董必武《出发前》号角响了,尖锐的声音激励着每个战士的心弦。红军家属在路边送别。儿童团小弟弟叮嘱道:哥哥多捉几个师长回来啊!——彭加伦《别》街头巷尾,人山人海,议论纷纷“:有机关炮!“”子弹不多,怎么总打胜仗?“”他们日走一千,夜走八里,刀枪不入,还靠子弹打仗?”——彭加伦《道州城一瞥》他一进门就深深地作了一个揖“:…  相似文献   

5.
聂红琴 《群众》2022,(24):60-62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北上抗日,开始长征。奉命留守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同苏区人民一起,在以项英、陈毅为主要领导人的中共中央分局、中央军区和中央政府办事处领导下,就地坚持斗争。在此前后,南方其他苏区军民,也因红军主力转移或斗争形势恶化,相继转入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6.
红军长征史,是一部军魂铸造史。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是在红军反“围剿”斗争的实践中提出的,但为全国各路主力红军将士所认识和把握,真正成为红军的军魂,是在长征中实现的。长征演绎了铸造军魂的历史必然,党的目标追求与红军官兵革命信仰的一致性,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成为红军军魂的思想基础。张国焘的分裂行为对革命事业造成的严重损害,使在党中央绝对领导下团结对敌,成为各路红军指战员的共同组织要求。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领导的确立,是长征铸造军魂的政治条件。长征的军魂工程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它为我们党领导和坚持抗日战争,发展和壮大人民军队奠定了思想、政治和组织基础。长征铸造了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是对我军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经60周年了,在这次史无前例的征战中,叶剑英以其赤胆忠心和大智大勇,为红军长征的胜利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长征前夕,为保护革命骨干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在博古、李德等错误领导下接连失利。为了摆脱不利的局面,1934年5月间,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设想,准备将红军主力撤离中央根据地,其准备工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完成了被称为“军事史上伟大业绩之一”的长征。熟悉和了解党的历史的人们都知道,红军之所以要长征,是因为王明的“左”倾错误断送了几乎所有的革命根据地,因而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转移,被迫进行长征。长征初期,又是“左”倾错误的危害,使红军遭受了重大损失,中国革命面临着危局。经过一九三五年一月历史性的遵义会议,长征才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的战略退却变为奔赴抗日前线的积极伟大的进军,并在一九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是红军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80周年。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团结奋战的伟大篇章。毛泽东说过: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言书——北上抗战的标志性宣示行动: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将为人民建立幸福国家的宗旨告知广大民众: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是播种机——一路播下了  相似文献   

10.
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原由及其历史意义王晋林李东晖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粉碎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完成了战略转移,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  相似文献   

11.
博览之窗     
红军“长征”一词的由来“长征”一词,随着红军长征的发展有一个演变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据中央档案馆的考证,“长征”一词的首次使用是在1935年5月中共中央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指出:“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二方面军分别于1934年10月、1935年3月和11月,从各自根据地出发长征,于1935年10月和1936年10月先后到达陕甘宁边地区,胜利地完成了伟大的战略转移。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旬,主力红军第一、三、五、八、九等军  相似文献   

13.
吴志菲 《世纪行》2006,(7):41-45
今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在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中,红军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本期刊发的《陈云在长征路上的“神秘失踪”之谜》一文,生动地记述了陈云同志在长征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有助于人们加深对红军长征的了解,领会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征五问     
朱学成 《政策》2006,(9):58-59
一问: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答:关于这个问题曾经有过多种说法,如“红军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长征是为了打破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等等。从长征胜利的结果来看确是如此,因为长征的胜利使蒋介石的“围剿”计划彻底破产;党中央到达陕北后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妥善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很快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但结果不等于起因。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中央苏区历时一年多的反“围剿”战争,由于“左”倾教条主义者的错误指导进攻中搞冒险主义,防御中搞保守主义,退却时搞逃跑主…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6,(10)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三大主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战略转移的完成,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纠正党内"左"倾教条主义和战胜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以及制定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的战略决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去年金秋,演出过1400余场的《长征组歌》第一次“回”到了长征故乡——赣州市著名的将军县《、长征组歌》词作者肖华的家乡兴国及长征出发地于都和瑞金等地。"在隆重纪念中央红军长征70周年和全国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中,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会同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精心策划的“《长征组歌》故乡行”大型巡回演出活动在长征故乡引起了强烈反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10万余人现场观看了演出,而通过电视直播观看演出的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17.
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吴兴锦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和第25军的长征战略大转移是严格保密的。博古、李德"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在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实行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6,(10)
正80年前,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这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长征的胜利,是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参观"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时强调:"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  相似文献   

19.
正红军长征经过广西先后只有28天,但却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尤其中央红军过广西的19天,红军经历了长征以来最悲壮、最关键的战役——湘江战役,以损失过半的代价彻底粉碎了敌人妄图全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阴谋,保存了红军主力,赢得了战略上的胜利。红军长征过广西,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严明的纪律和模范行动赢得了桂北各族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他们踊跃参军,舍生忘死救护红军伤病员,积极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缅怀红军光辉业绩,深入开展革命传统、革命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在新时期弘扬和实践长征精神,各地宣传部门精心组织策划,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一股长征热潮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重庆市和浙江省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和激励效果。结合时局,让长征精神融入城市记忆70年前,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曾先后在重庆綦江县、酉阳县和城口地区留下长征的足迹,播下革命的火种。结合本地实际,重庆开展一系列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使长征精神融入城市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