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说袁庭长清正廉洁,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从袁庭长家出来,我想,这年头,谁不知道钱是好东西,何况,袁庭长的宝贝儿子在上大学,正缺钱花呢!在这小镇上,我也算有脸有面的人,可这回竟被二和尚告了,为啥?为一颗树。二和尚父母早逝,无人管教,他不学好,整天二流子似的,还偷人家东西,被抓进大牢。出来,又偷,又进去蹲监狱。都32岁了,还光棍一条,连我这做邻居的都难为情。去年,我新建个饭店,他房旁的树枝影响我的建筑,我便将树砍了。那时他在劳改农场,当然没法打招呼。今年5月,他一回来,就告我,要我赔偿损失,说什么那棵…  相似文献   

2.
娄小青 《江淮法治》2010,(20):47-49
面对面舞池巧周旋反侦察毒贩屡“甩梢” 万事俱备。只待交锋! “马师”前些年曾认识了一个收过他“货物”的“下线”人物。这是个大户,差不多每次带的现金就数他多。后来,他觉得不能总闷着头干一种“买卖”,便拿出很多钱,转头去了青海开金矿。把钱往这上面投资,虽然也是违法开采国有资源,可总比贩那玩艺儿安全些,那玩艺儿只要被抓住,那是要掉脑袋的。50克以上,脑袋就保不住了,这个法我懂,他想。  相似文献   

3.
二胡老人     
这是小镇上一条很不起眼的小街。一日,和朋友在街上闲逛,走着走着,我们不约而同驻足倾听──一缕苍劲、洒脱的二胡声迎面飘来!一听便知演奏者即使不是专业行家,也是功底匪浅的爱好者。朋友感叹:“看不出这小镇竟是藏龙卧虎之地。”朋友在大学是专修音乐的,路遇知音,非拉我去拜访不可。起初,我有些迟疑,在他的再三怂恿下,我们一起朝着那乐声走去。只见一位老人,六旬开外,精神矍铄,一身有些年头的中山装看去整洁素雅。见有生人进来,他放下二胡迎了上来。我们很恭敬地问老人施礼:“大叔,您二胡拉得真捧哟!”老人笑着谦虚了一…  相似文献   

4.
万莲姣  远征 《政府法制》2012,(20):29-29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克雷斯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一位男子骑着马正巧经过。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便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事后,当克雷斯拿出不菲的美钞对他表示酬谢时.这位男子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人。”此后,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多人。并且每次都转述了那句同样的话给所有被他帮助的人  相似文献   

5.
毛宽桥在2007年11月23日的《今晚报》上撰文说,2006年夏天,在德国留学的中国青年杨立在莱茵河畔的一座小镇投宿时,被警察找到,在警局,杨立接到克里斯托镇镇长打来的电话,要他回镇领取500欧元的奖金和一枚荣誉市民奖章——这是小镇历来对拾金不昧者的奖励。原来,两天前杨立路过克里斯托时,将捡到的一个装有几千欧元现金和几张信用卡的皮夹送到了市政厅,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就悄悄离开了。镇长告诉他,在他离开后,镇上的人们立即开始打探他的下落。由于杨立在镇上只是稍作停留,小镇警察只好把对杨立相貌的拼图电传给莱茵河上下游两岸的十多个城镇的警局,警局发动了百余名警力.这才把他找到。  相似文献   

6.
江玮 《政府法制》2008,(8):19-19
美国密歇根州的一名男子从商店里偷了几把刀,结果被人发现。他在与店员的混战中意外跌倒,藏在身上的刀反而把自己划伤。 日前,一名男子走进密歇根州大溪城的一家超市,趁人不注意从货架上偷了几把猎刀。他把这些刀具藏在腰间,用衣服遮掩。在离开商店时,他被店员拦住,双方随后发生争执。  相似文献   

7.
“在抗战时期,漫画是匕首,是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武器。在今天,漫画是手术刀,是医治社会疾病的疗刀。”著名漫画家丁聪先生曾这样评价漫画的社会功用。两个月前,这个执刀70余年的老人与心爱的刀永别了。斯人与世长辞,但他留在世上数以千计的漫画作品——那一把把刮骨疗毒的刀,仍然闪烁着凛凛锋芒。  相似文献   

8.
《江淮法治》2010,(12):35-35
在一个公园的空地中央,王探长一大早发现了一个仰面朝天躺着的男人。人已经死了,就在他的左胸上插着一把没有护手的日本刀。  相似文献   

9.
倔强的诚实     
十七世纪的英国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律师的房子是建立在傻瓜头颅之上的。”英国大法官丹宁勋爵也曾写道:“如果你曾到美国的小镇和乡村去旅行,你会发现许多稀奇古怪的酒店招牌。其中有一块一定会比其他招牌更令你大吃一惊。这是一家古老的酒店,叫做‘诚实的律师’。如果你认为这块招牌是对英国律师的褒扬,那你可就错了。招牌上画的人物身着蓝色长礼服,却把自己的人头提在手中。这块招牌是个善意的玩笑,它的意思是说世界上已不存在诚实的律师了。唯一诚实的律师早已人头落地了。”然而,更有甚者,则不仅仅是要开律师的玩笑了。他…  相似文献   

10.
上一回我们说到潘金莲与西门庆有染,这事被武大郎察觉,于是他决定捉奸。但是,他鲁莽的捉奸行为断送了他的性命。潘金莲毒杀武大郎那妇人先把毒药倾在盏子里,却舀一碗白汤,把到楼上,叫声:“大哥,药在那(哪)里?”武大道:“在我席子底下枕头边,你快调来与我吃。”那妇人揭起席子,将那药抖在盏子里,把那药贴安了,将白汤冲在盏内,把头上银牌儿只一搅,调得匀了。左手扶起武大,右手把药便灌。武大呷了一口,说道:“大嫂,这药好难吃!”那妇人道:“只要他医治得病,管甚(什)么难吃。”武大再呷第二口时,被这婆娘就势一灌,一盏药都灌下喉咙去了。那妇人…  相似文献   

11.
近日去亲戚家串门,进了小区门,远远就看见亲戚蹲在车旁鼓捣着什么。走进一看,原来他正在拆卸瘪气的车轮胎,原因是物业嫌他没把车停到指定的地方,就把他的前车轮胎放了气。看着亲戚紧皱眉头闷闷不乐的样子,我是又同情又气愤。因为,物业用这类损招对付业主的事,在我身上也发生过。一次我把自行车随意停在了一块儿空地上,物业竟然把自行车用脚踹倒了。开始我还以为是大风刮倒的呢,可第二次又有十几辆自行车齐刷刷地躺在那片空地上时,这才知道是物业干的事儿。  相似文献   

12.
一冰 《政府法制》2013,(2):23-23
在南美洲有一个小镇,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却一直名不见经传。镇长切希斯很是犯愁,因为他一心想把镇上丰富的资源推向全国,甚至让小镇享誉全球,使镇上的民众更加富有,可他请了很多策划公司和策划大师,均无法提高小镇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3.
理发的故事     
江俊涛 《法人》2014,(9):88-91
正一那是一个改革开放的年代,小镇上的年轻人已学会怀抱吉他坐在街口自弹自唱。正在走街串巷卖冰棍的古四海忽然扔掉冰棍箱子,开起了一家"古记美发店"。别人问他为啥要改行,他回答说是恢复了祖传家业。可他的父亲马上出来辟谣说祖上并没有出现过理发匠。这真有些让人琢磨不透。  相似文献   

14.
张秀芝 《政府法制》2013,(32):13-13
上个世纪初的一个冬天,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到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小镇采风。恰巧此时。小镇上的一家剧院正在上演他的一部戏剧,于是高尔基便决定晚上去看一看,想知道观众对自己作品的反响如何。  相似文献   

15.
1案例   某男, 25岁。某日在一肉市场买猪肉,由于价格问题与卖主发生争吵 ,被卖主用沾满猪血的杀猪刀刺入左侧胸内,因失血性休克死亡。经现场勘查,提取带血杀猪刀和死者血样进行同一认定。 2检验和结论   用纱线提取杀猪刀上血多份,经预试验、确证试验、种属试验、热解离法检测 ABO血型,均检出人血,测出 A、 B血型物质,而死者为 A型。杀猪刀上检出血型物质与之不符,但犯罪嫌疑人指认此杀猪刀为凶器。根据案情及现场勘查分析,认为此刀上可能混有猪血。进行抗猪血红蛋白血清沉环试验,结果为阳性。我们提取杀猪刀上血和死者…  相似文献   

16.
村里的五爷死了。五爷已84岁高龄,人常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死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正常的是五爷临死前把他平生最心爱的一支旱烟斗摔成了两截。五爷年轻时便嗜烟如命,但从没有一个象样的烟斗,到村里打土豪分田地那一年,农会给他分了一把铜酒壶,但五爷不要酒壶,他说他要那支铜旱烟斗,农会满足了他的要求。五爷的那支烟斗大约一尺多长,黄铜烟锅、烟嘴,中间的烟杆使用细木竹做的,烟杆上用皮绳系着一个装烟叶的黑皮袋子,袋口用松紧带拢着。从此后,无论饭前饭后,田间地头,只要有空闲时间,五爷便把别在裤腰带上…  相似文献   

17.
叶君儒是今天上午接到阿黛尔的电报的。接到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想把它撕掉.可真要撕的时候,他又忍了。过去.阿黛尔,特别是珍妮。是他的绒球球.怎么放怎么舒贴,现在,却变成了驴粪蛋.看看就恶心.想想就生气。他把电报揉成一团.扔在了放着无数杂货的猪圈顶棚上。然而不然,那电报上的内容就像印在了他脑子里似的.电报上的字总是自动地反复地在他的心里一遍遍放大.竟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8.
“礁石”     
县委组织部焦部长上任一个月就传出个好名声,曾是一位出名的“烟筒”的他,戒烟了。他说,掌管人事大权,你敬一支烟,他敬一支烟,吞云吐雾之间,人的真实面貌就模糊了,看不真切了。牙一咬,就把20多年吸烟的嗜好彻底戒掉了。于是一些想巴结他、恭维他,进而想利用他的那些无德无才的阿谀小人,连一支烟也敬不上去。一天,焦部长要去省里开会,他根据上任后的诸多情况分析,安排妻子“如此如此”后,便开会去了。果然有一些想在仕途上找条捷径,或想鱼目混珠的人,觉得焦部长这道廉政关卡实难攻破,便趁他外出开会之机,拿名酒、高级补…  相似文献   

19.
老猫 《政府法制》2012,(35):28-28
“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这是明朝的徐九经在句容当县令的时候写的。因为有个戏叫《徐九经升官记》,所以大家对他比较熟悉。不熟悉的是,他面得也不错,就画了棵门菜挂在堂上,旁边题了这两句诗。后来他离开句容了,老百姓就把那棵白菜刻成下来,还刻了“勤俭忍”三个字,说这叫“徐公三字经”。  相似文献   

20.
石头     
金光 《中国监察》2010,(21):63-63
局长的乳名叫石头。这一乳名被传出来,缘于两年前他母亲到机关找他。老人敲门就问:“石头在哪办公?”那是行政办公室,主任不在,一个毛头小伙子愣了一下,问:“谁是石头?”局长母亲赶紧改口说:“姓曹,叫曹国柱,我是他妈。”那小伙子一听是局长的母亲,赶紧把她领到了局长办公室。从此,局长的乳名叫石头就传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