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已加入WTO,世界经济将形成一体化,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扩大,世界法制建设也将趋同,但目前我国刑事侦查程序同国外相比较还存在很大区别。为此,我国应改革刑事侦查立案程序;确认“无罪推定”原则,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改革刑事强制措施,完善人权保障机制;完善证据与证明责任制度;改革律师介入侦查程序制度,加强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辩护权保障;改革侦查终结程序,完善侦查终结条件。  相似文献   

2.
中、德两国都声称保障人权是其侦查程序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并且都在宪法和其它法律中承认或赋予了犯罪嫌疑人广泛的权利.但中、德两国在人权保障的基本观念、制度保障及其具体做法上均存在着重大差异.与德国相比,中国的犯罪嫌疑人在刑事侦查中所享有的权利范围,无疑是非常狭窄的.  相似文献   

3.
刑事侦查程序的异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缺乏犯罪嫌疑人身份确立程序等,导致实践中刑事侦查程序异化为纪律调查程序和行政程序,这也导致侦查机关滥用权力,犯罪嫌疑人人权得不到保障。为防止刑事侦查程序的异化,我国应合理的配置权力,建立犯罪嫌疑人身份确立程序,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4.
羁押本质上是一种强制行为。羁押是为了确保刑事追诉程序而剥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的人身自由,是保障刑事诉讼程序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但它是以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为前提的,不当羁押是对国家宪法保障的基本人权的严重侵害,导致羁押与基本人权的关系紧张。当前我国审前羁押制度受到侦控活动的强烈影响,审前羁押率过高,侦查阶段缺乏以辩护权为中心的程序保障权利,羁押替代性措施的适用不理想。新《刑事诉讼法》将人权保障写入指导思想,规定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强化了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并对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进行了调整和规范,立足于人权保障完善我国的审前羁押制度。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讯问是刑事侦查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它提供了大量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信息,是我们破获案件、查清犯罪事实的重要依据。但随着刑事侦查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一些高科技仪器的运用,加之国际上对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呼声的高涨、无罪推定价值观念的影响及沉默权、律师帮助权等配套制度的引进,给讯问的传统价值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现代刑事侦查中,讯问程序应是犯罪嫌疑人充分进行辩解以及与侦查机关进行理性和平等对抗的程序;应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法制宣传和帮教转化的程序。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事人身强制措施存在实施主体多样、权力配置不合理、强制措施使用缺乏司法审查授权与司法控制、权利救济不全等问题,导致犯罪嫌疑人缺乏基本的人权保障。完善我国的人身强制措施制度,重新配置权力设置,实现决定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分立和制约以及执行权内部的权力分立和制约,以确保对刑事侦查中人身强制措施权的合理规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设置的侦查程序忽视程序公正,不利于保障人权,无法实现司法公正,因而借鉴国外侦查程序中的合理成分,本着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有机地统一起来的思想,完善我国刑事侦查程序中人权保障之规定。在我国刑事侦查程序中应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广泛的参与权,强化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权利保障,确定各种侦查措施和行为的适用应遵循比例原则或必要性原则,扩大侦查控制的范围等,以期实现人权保障与惩罚犯罪的统一,实现我国刑事司法的公正。  相似文献   

8.
我国审前羁押适用率和超期率双高的现状凸现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漠视,与国外通过对审前羁押的事前控制、事中规制和事后救济以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相比,存有一定差距。我国应建立审前羁押的请求权、决定权、执行权和监管权的分权运行机制、听证程序以及救济制度,注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实现刑事诉讼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衡平。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作为国家权力代表的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拥有着相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言’的至高无上的权力,由于控辩双方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使得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在实践中受到较大的侵犯和践踏。因此,应尽快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以及缩短羁押期限和保证控辩双方力量均衡等相关诉讼制度,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在刑事诉讼中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0.
讯问是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必不可少的环节。办案人员为了获取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时常忽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的保护。对讯问特别是侦查阶段的讯问活动进行适当监督和制约是规范办案行为、防范冤假错案的内在要求。现阶段应当初步建立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中对被追诉人讯问程序的律师在场制度,这对于遏制刑讯逼供行为,完善辩护制度,提高诉讼效率,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侦查讯问是法律规定的一项侦查行为,讯问所获得的口供在庭审中是重要的证据之一。通过讯问可以很快了解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查获证据,降低侦查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侦查讯问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导致侵害犯罪嫌疑人的现象屡禁不止,破坏了刑事诉讼自身的价值要求,阻碍了我国民主法治化的进程。笔者就我国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享有的权利进行了归纳;分析了我国讯问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国外犯罪嫌疑人在讯问阶段享有的权利做了一定总结;最后提出完善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人权的几点建议。关键词:侦查讯问;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重心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个体人权。在司法实践中,处在侦查阶段的犯罪嫌疑人的人权最易受到来自于国家权利的侵害,这不仅有刑事诉讼制度层面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执法人员在司法理念上仍存在偏差。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侦查模式,树立现代司法理念是确实保障刑事诉讼人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护是宪政权利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刑讯逼供已经成为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顽疾。我们应针对刑讯逼供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探讨遏制刑讯逼供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人权保障已成为法治发达国家和国际社会普遍确立的基础理念和司法准则,我国人权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尤其侦查阶段存在“重打击犯罪、轻人权保障”等问题。为此,需要深入了解人权思想发展历程,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价值分析,以客观地理解加强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的正当性。同时,充分考虑改革的现实土壤,谨慎设计相关程序规则,以确保侦查程序既充分发挥真实发现功能又最大限度地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  相似文献   

15.
侦查过程中的讯问不能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而应采用合法、文明、有效的方式。这就需要讯问人员通过有效利用犯罪嫌疑人在讯问时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弱点,促使他们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行为。在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背景下,应该将人权保障的成果转化成影响犯罪嫌疑人心理的积极因素,实现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变化与人权保障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沉默权是国际人权法上的一项基本人权。构建沉默权制度,是刑事讼诉中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必然要求。我国应顺应国际趋势、借鉴两大法系有代表性国家的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有限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7.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是被追诉的对象,通过刑事诉讼这一查明犯罪、追究犯罪的活动去确认其是否构成犯罪、所犯何罪以及如何处罚.在此过程中,因曾将其作为刑事诉讼活动的客体、成为被纠问和审理的对象,使其丧失了主体地位,权利得不到保障,这与人权的观念是相违背的.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如何平衡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是一个内容丰富而复杂的课题.尤其是要保障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的人权,就必须确立明确的人权观念并辅之以配套的制度,以完善我国现存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讯问作为侦查案件的必经程序,是侦查机关和犯罪嫌疑人展开正面交锋的关键阶段。随着人权保障理念的深化,犯罪嫌疑人作为侦查对抗中的弱势群体,其人权保障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惩罚犯罪的公权要求常常使侦查人员在对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这一环节陷于两难的境地。本文从比较的角度对当前侦讯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进而从实体分析和程序建构两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人权保障和侦查效率的价值冲突一直存在于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从现实角度出发,权衡二者辩证关系,在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权利的前提下,研究既能保障人权,又能提高效率的侦查手段十分必要。只有提高侦查主体的素质、完善相关刑事法律和侦查制度,才能实现人权价值同效率价值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沉默权作为一项刑事司法制度,反映了一国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的人权保障状况以及诉讼民主进步的程度。确立这一制度,对推进我国法治建设,提高文明办案水平,更好地与外国进行司法协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会遇到很多现实障碍,但我们不能因为遇到阻力便放弃追求文明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