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湄潭县结合实际探索出了"四确五定"改革新模式,明晰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完善集体产权权能,实现"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人人能就业,月月有分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大举措。在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日益突出的历史阶段,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践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合作社通过发挥集体的统筹功能化解了小农户的生产困境,合作社并没有以直接分红的方式来"代替"小农户致富,而以"让利"的方式"带动"了小农户的长远发展。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激活了村庄治理,集体经济建设成为村集体动员党员的契机,集体还通过党员撬动了村庄的宗族力量,大大减少了村庄发展的阻力;同时,集体活动的增多也重建了村庄"社会"的公共性。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村集体与村民密集互动,也成为后税费时代"悬浮型"政权落地的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保障农民享有集体资产权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和制度创新。从中央政策规定和各试点实践看,通过清产核资、折股量化、成员确定、股权管理等关键环节,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共有"转向"按份共有",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从而促进农民增收,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并且,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刻反映了"产权明晰—要素流动—包容性增长—贫困消除"的理论逻辑,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因此,充分挖掘、增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减贫效应,要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减贫的要素平等交换机制、权利和机会平等机制、治理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近年来,我省农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集体经济组织积累了较大规模,集体经济收入额持续增加,集体增  相似文献   

5.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空心化”与社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后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国家的一系列行为打碎了传统农村在器物方面的传统,但也使得原子式的农民完成了农民的集体化、再组织化,涣散的农村形成一个实心农村。改革开放后革命话语的退场、身份更加自由的农民在全国范围内大流动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进一步碎化传统农村在精神方面的传统,也荡涤了建国以来农村的集体记忆。农村在器物和精神方面都出现了空心现象。为了完成农村社会权力秩序在经历市场经济对其解构之后的重构以及改善农民的民生、消弭农村的风险,应该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各种渠道推动各种资源下乡充实农村,实现农村从"空心村"向"实心村"转变,实现从"离心村庄"向"实心社区""、齐心社区"转变。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新时代深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这为集体资产经营指明了发展方向,为集体  相似文献   

7.
正当代贵州:湄潭县是"老牌"的农村改革试验区,这些年在改革中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象不明、集体资源资产"底数"不清、权属不明等问题,都取得了怎样的改革成果?魏在平:1987年,湄潭县便成为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曾取得"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等试验成果。2014年11月成为全国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后,承担起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等7项农村综合改革试验任务。其中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上,围绕"归属清晰、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达地区的富村表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正在推动以文化为基础的传统理性向以利益为基础的现代理性转变,并出现理性与非理性、个人理性和公共理性的二元悖论。个人理性主要表现为“自我”的利益行为选择;公共理性主要表现为“集体”的公共利益行为选择。在这样的选择中村庄人际关系理性化和利益计算构成了农村社会关系的基础,由此使得个人理性不断强化和公共理性不断衰弱的态势日益突出,并伴随着非理性冲动的行为方式,从而影响村庄合作精神的提升和村庄平稳发展。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需加强制度和道德规范建设,促进公共理性的成长,全面提升村庄的合作能力,以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金花村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了沉睡资源,激活了闲散资金,激发了村民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发展活力。初秋,来到距离湄潭县城6公里处的湄江街道金花村,只见一栋栋漂亮整洁的七彩民居,错落有致地散落在翠色茶园间。这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村庄,因把昔日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刷了七彩缤纷的颜色而被称为"七彩部落"。2015年6月以来,湄江街道借着湄潭县作为全国  相似文献   

10.
正据9月17日的《齐鲁晚报》报道,日前,农业农村部确定2018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山东省整省均为试点,农民将变身"股东"。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工作。确保全省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清产核资,2020年10月底前基本完  相似文献   

11.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落脚点在村庄徐向红,孔繁轲农村精神文明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对城市来讲还比较薄弱。尤其是越到基层,越到村庄,工作的难度越大,薄弱环节越多,容易被忽视,也...  相似文献   

12.
来自湖北中部地区的调研经验表明,农村阶层分化基础上推行的大规模土地流转对于农村不同阶层有不同的影响。总体来讲,处于经济收入中上层的外出经商阶层和举家务工阶层就短期而言是受益的,但从长远来看,举家务工阶层也存在失地的担忧;处于中下层的务农为主的兼业阶层、务工为主兼业阶层和村庄贫弱阶层的利益则在不同程度上受损。这样的土地流转方式使"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固化了农村阶层结构。另外从村庄整体来看,大规模土地流转并未增长村庄总体收入和整体福利。由此,对于大规模土地流转,政府部门应该谨言慎行。  相似文献   

13.
《探索》2016,(3)
在当前农村发展面临资金和人才短缺、技术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民间合作组织不发达等一系列难题背景下,"项目进村"作为一种新的村庄发展模式和新的动力机制,可为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在跟村庄自身优势与条件良好结合的情况下,"项目进村"可以深刻改变村庄原有的发展格局与方向,从而实现村庄经济活动与建设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社会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村庄成员由传统的同质性向差异性发展,农民出现分化。以往高度同一的集体祭祖活动难以适应宗族成员差异性的发展现实,集体祭祀活动解散并分化出房支祭祖和家庭祭祖。调查发现,祭祀活动分化是村庄阶层分化在信仰仪式上的折射。分化后的祭祖活动,又被村庄社会生活的强竞争性所利用且为之服务。祭祀的分化虽然迎合了农村社会的发展现状,满足了成员对文化生活的差异性需求,但同时也让村庄社会难以实现文化整合。村庄社会面临解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思南县全面启动村级集体经济"破零行动",围绕扩源增收做足文章,盘活农村沉睡资源,打通同步小康"主路径",培育出一大批村强民富的美丽乡村。"三三四"分配,村社一体实现抱团发展。思南县邵家桥镇渔溪沟村党支部将深化农村改革与精准扶贫全面脱贫相结合,探索出集体与村民共同入股开办村企的"村企村社一体化"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群众创收与集体增收"双赢"。  相似文献   

1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乡村治理的关系是目前农村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领域.文章认为研究的内容可以从改革后的乡村治理入手,着重从村财收入、社区组织资源、村庄社会关系和村庄稳定四个方面来考察乡村治理变化.在研究方法上,可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影响乡村治理的多维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不同区域的多元乡村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求实》2013,(11)
中国最新一轮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但是深化林权改革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为了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目标,今后一段时期要把林权改革的重点由调整人与林、人与地的关系转变为调整所有者与政府、所有者与所有者的关系上来,统筹兼顾与重点突破并举,以林权纠纷调处、林权流转规范、扶持林农合作组织、发展林下经济以及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为着力点,持续深化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出了部署。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这是深化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大创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农村改革,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现在,再把经营权从承包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尽管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总体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但在"十三五"的新常态背景下,由于内外部条件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必将面临一系列持续存在的新问题和挑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农村改革深层次问题亟待突破就目前四川农村改革而言,虽然取得了较为重大的突破,但仍然存在着认识不足、力度不够、成效有限的突出问题: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进展相对迟缓。目前我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10个试点县(市、区)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18,(13)
正绥化市有乡镇党委160个,村党组织1336个,农民党员近8万名。近年来,针对部分乡村"资源空置化、集体空壳化、村庄空心化、治理空泛化"的实际和基层党组织虚化、弱化甚至边缘化等问题,我们始终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放在统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首要位置,以夯实基层基础为核心,以实现组织振兴为方向,以打造富美和谐乡村为载体,探索农村"1+N"大党建工作模式,强化党在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