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上海集振印刷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闸北区经委系统下属的一家集体企业,连年亏损。2000年12月,改制为民营企业。现在公司主要经营商标、药品不干胶印刷业务。目前,共有在岗职工88人,其中在编27人,外聘8人,外来务工人员53人,外来务工人员占全部职工的60%。近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改制后的企业从亏损走向盈利,从盈利走向发展,企业的年产值从改制前的600万元上升到去年的1800万元,今年上半年的产值已达到1千万元。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外来务工人员是企业生存、稳定、发展的新生力量和骨干力量。在公司党政的大力支持和团支部的积极配合下,工会将工作重点放在外来务工人员上,努力维护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权、学习权、发展权,着力保障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36)
产业升级是国家提出的重大战略发展规划,是行业企业优胜劣汰的过程,产业升级对国内的企业不仅形成了极大的外在压力和倒逼影响,也促使企业在生产资料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同时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以往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群体特征具有差异性,高职院校在社会培训的参与度不够,导致目前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培训工作开展不如人意。将从产业升级背景、外来务工人员调查、高职院校培训现状、问题以及培训对策等方面阐述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教育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近期将面向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四类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基层公务员共400名。其中,将首次从珠三角地区企业的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中选拔基层公务员50名。  相似文献   

4.
目前,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有外来务工人员约九千人,他们在集团的生产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队伍状况,近日,我们在集团所属的22家有外来务工人员的单位开展了“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外来务工人员现状”的专题调研。调研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共下发22份企业卷和2000份个人卷,召开座谈会及个人访谈等。调研组回收企业卷22份,回收率达100%;回收个人卷1962份,回收率98%。一、基本情况分析1、悄然形成的三大变化。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在集团主要生产单位中的地位正在发生着变化。一是与集团相关单位正式职工之…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2,(9)
国家计委、财政部在去年10月联合发出了《关于全面清理整顿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收费的通知》。《通知》说,“一些地方以加强管理和服务等为名,对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巧立名目乱收费,严重损害了务工人员的利益”。《通知》要求,“全面清理主要面向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的各种收费,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凡未经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所属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取  相似文献   

6.
发生在深圳韩资宝洋产业制品厂的“7·30”非法搜身事件中,56名女工受辱,厂方的行径受到舆论的强烈谴责。其实,类似的侮辱性或歧视性事件在全国各地屡有发生,外来务工人员人格尊严、人身自由及合法权益频频遭受侵犯。外来务工人员(俗称外地民工或打工者)属于栖息于城市边缘的典型的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往往容易受到忽视、冷落和侵犯。如何有效保障包括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在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14,(14):28-28
今年,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合作进行了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妇调查。研究人员对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在北京务工的青年(以下简称“农二代”)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按照外来人口在北京的分布密度进行抽样,覆盖北京市16个区县,共回收1946份问卷。  相似文献   

8.
一、全面培训青年农民工的现实性与重要意义1、青年农民工是城市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内学者实地调研证实,农村外流人口中35岁以下青年人超过八成"(熊培云,2011)。现在,"外来务工人员以18-4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女性的比例略高于男性"。"外来务工人员文化  相似文献   

9.
目前,嘉定区职工队伍近25万人,其中10万名是本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10万名来自外省市务工人员,5万名国有、集体、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包括内退、协保职工)。到2003年底,全区建立工会组织6477家,覆盖职工175413人,会员157010人,尚有7.5万名职工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未纳入工会组织的范围。随着我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职工总量将持续增加,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人数将大幅提高,劳动者在各阶层的分布越来越广,流动性越来越大,职工的权益维护也越来越突出。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外来流动人口规模日趋壮大。流动人口的进入对城市社区阶层化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方面来说,有利于加快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促进社区各阶层之间的融合关系;从消极方面来说,可能会导致社区阶层矛盾的加剧,对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提出新的挑战。要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外来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区。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28)
稳步推进城镇化,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已成为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城镇化关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进,要实现市民化首先应解决基本的就业问题。本文从对城镇化新格局的解读入手,结合"两横三纵"格局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布局,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空间的选择进行指导,并落脚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构建和完善两大方面,以期为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合理就业,并进一步推进市民化提供可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代际转移的完成,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的年轻人已经成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主体。相比上一代外来务工人员,新生代务工人员"自我"认可度更高,所处务工环境也已发生整体改善,这使得该群体具有更为主动的个人利益表达意愿。地区比较观察发现,在以广州、深圳、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年轻务工者倾向于采取集体行动形式表达自身利益诉求;而在浙江省,工人利益表达形式相对独立,青睐通过市场获取个体性收益。本文就这一地区差异进行了解释,发现两地行业特征是一项重要影响要素。  相似文献   

13.
一、积极探索组建联合工会的新模式随着崇明大开发的启动,参加崇明岛建设的外来劳务工与日俱增,作为崇明大开发的先期项目,崇明新城建设率先启动,随之参与建设的外来劳务工达5 000余人。为了更好地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民走出农村,涌入城市,形成了一支数量庞大的外来务工者队伍。据统计,目前上海有400万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几乎已占上海职工总数的“半壁江山”。多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在各条生产战线、各个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辛勤劳动, 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具有明显反差的是,他们只能“浮”在城市,却难以“融”入城市。他们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与上海职工相比,由于户籍关系等原因,他们不能享受医保、公积金、养老金等政  相似文献   

15.
一、职工援助中心的成功起步上海市长宁区职工援助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4年 4月,中心从职工不同需求出发,力求体现便捷周到的一门式、一条龙服务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区各类困难群体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法律援助、政策咨询、职业培训、职  相似文献   

16.
姚景春 《求知》2007,(7):35-36
近年来.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塘沽区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每年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进建筑业。其中有为数可观的中共党员。这部分党员长期过不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缺乏有效的管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充分发挥。面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新形势,如何加强建筑业外来务工党员的管理,积极探索发挥外来务工党员作用的新途径,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6,(12)
弱势群体保护自身权益的需要,与社会管理存住某些空白,是城市“外来帮”染黑的原因前不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沿海部分地区明察暗访发现,以外来人口为主体的地下帮会日趋增多,对流入地区的社会治安带来不小危害,在外来务工人员中产生不良影响,这种现象的产生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王茜 《学理论》2012,(18):173-174
目前,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信心培养模式的设计尚处于探索和创新阶段,意在通过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创造力、自我激励能力的参与式活动,通过建设学校文化生活来满足他们丰富生活的渴求、施展自己的能力建设自己的生活中满足自尊的需要,使他们在建设学校文化的活动中培养学习能力,体验学习的内在乐趣。  相似文献   

19.
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重在一个“变”字。要着重从农民生活城市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农村居民市民化、农民居住集中化、村务管理民主化等五个方面入手,改变农村面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国政研会会长吉炳轩同志4月25日关于对浙江省奉化市力邦村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批示精神,中国政研会秘书处、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组成调研组,于5月8日至10日到浙江省奉化市西坞街道力邦村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力邦村的基本情况力邦村地处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东郊,是奉化市西坞街道与力邦公司联合建立的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的社区。力邦村占地60亩,建筑面积20000余平方米,于2001年筹建,2002年9月投入使用。拥有1个室外广场、2个灯光球场、4幢公寓楼、2个一次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