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国中小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德国经济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德国政府制订并形成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同时,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07,(12):53-54
郇公弟在11月12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介绍:在最近几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德国企业的入围数量一直排在美日法英之后,这似乎与其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的地位不太相称。然而,德国经济真正的支柱在于富有活力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500人以下)数量占到德国企业总数的99.7%,就业人数占到全国总数的70%,公司净产值占到全国总量的近一半。为扶持中小企业,德国政府长期以来甚至采取了“限大促小”的政策,在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限制大企业的竞争优势。德国反垄断法规的直接实施者联邦卡特尔局,自1958年成立以来主要工作即监督大企业是否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采取不正当手段打击限制中小企业。德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来自其独特的产业竞争模式:横向扩张,而非纵向整合。  相似文献   

3.
如果查看最近几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我们会看到在全球500强中,德国企业的入围数量一直排在美国、日本甚至法国、英国之后。然而,这却并不妨碍德国经济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事实上,德国经济真正的支柱在于富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在全球,我们很难找到第二个国家像德国这样把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上自国家立法、战略规划、机构设置,下至税收、信贷、培训、信息等各个方面,对中小企业给予全方位的全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袭宝仁 《世纪桥》2009,(9):58-59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小企业要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在战略的高度上重视品牌战略。跨出国门,寻求本土品牌的国际化之路。本文在对品牌战略相关基本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中小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的目标,针对中小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创造出国际知名的品牌,实现品牌国际化是中小企业抵御经济危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祁彪 《唯实》2018,(6):10-11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发展中小企业经济大省,占企业数量99%以上的中小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完成了70%以上的创新成果,贡献了6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缴纳了50%以上的税收收入,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积累,江苏省中小企业总量基础雄厚,已经具备由数量增长向质量转变的主体条件。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的资源拥有量是有限的,但企业规模并不是建立竞争优势的大企业的专利,基于一定的能力中小企业也可以实现跨国经营.本文在实证的基础上讨论信息搜集和利用、技术吸收和转化以及企业与市场间的关系对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确立优势的影响,从而提出资源创新性组合能力是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能力基础.资源创新性组合能力由要素吸附能力、整合开发能力和资源运营能力这三个维度组成,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和独特性,为中小企业建立动态的国际竞争优势提供了保障.本文以浙江省近50家中小企业为例,运用资源创新性组合能力的评估体系实证分析其国际化发展能力,并提出增强中小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作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先行者,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有着一系列的成功经验,研究发达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对我国发展和扶持中小企业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单瑜  张栋 《求实》2006,(Z3):142-143
一、中小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近年来,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是鼓励中小企业走国际化经营道路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小企业在一国的经济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小企业在全球经济中占了70%的份额。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站在跨世纪的战略高度提出“抓大放小”,放开搞活中小企业,重点应当放在大力发展上.只有在大力发展中才能有效地放开和搞活中小企业.这应是中国跨世纪发展中的一项战略决策.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如何搞好大企业往往比较重视,对如何搞好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则重视不够、研究不多,甚至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还存在着种种模糊认识.从国际经验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一直是工业化国家主要的企业组织形态.有资料显示,在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总数均占到企业总数的90%-95%,在德国,这一比例高达99%.美国GDP的39%、英国GDP的42%都是小企业创造的;在德国.中小企业上缴给国家的营业税占总额的47%.特别是当经济出现不景气或结构性衰退时.中小企业由于其提供就业岗位、推动技术进步、保持社会稳定等的独特功能.常常被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发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在韩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取得又得益于政府和民间工商社团组织的推动。我国民间商会应借"天时、地利、人和"之势谋求更大发展,不断提升其国际化水平,同时学习借鉴韩国经验,大力推进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金亮 《实践》2013,(6):18-19
近年来,随着非资源性产业、中小企业、富民工程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区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一、深入研究,把握中小企业规律性特点(一)地位重要,功能特殊。中小企业创造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能力的培育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永恒主题。我国的中小企业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由于其在产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客观上的先天不足,严重制约着企业的正常发展,更难以承受国际化市场竞争。因此,加强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是摆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和战略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1938年末,德国排犹运动的升级,迫使居住在德国的50万犹太人纷纷向安全的国度逃命。  相似文献   

14.
徐华东 《唯实》2013,(2):56-58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从苏州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提供了2/3以上的就业岗位,创造了1/3以上的GDP,50%以上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并成为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新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事实。美国在1995年-1998年期间,平均每天就有20个技术和电子通信的新公司成立。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小企业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的基石。1998年,42%的美国家庭拥有计算机,22%的美国家庭可以上网,而中小企业的网上交易日易活跃,网上交易额1999年比1998年增长了40%,有人预计到2003年将有70%的中小企业入网开展经营业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上市与风险投资的互动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世纪90年代末,高科技中小企业筹资环境和能力大大改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最近介绍,中国社科院正在进行一个关于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复苏中的作用的调研。报告显示,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40%的企业目前正在生死线上徘徊,只有20%的企业没有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吴正林 《唯实》2006,(2):41-44
加入WTO过渡期之后的江苏,对外开放已由招商引资为主转变为双向型开放。江苏企业开始大踏步地走向国际市场。中小企业作为江苏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也要解决好要不要、能不能和怎么样进行国际化经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税收来源、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城市文化水平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中等规模及中等规模以下的企业超过320万家,个体工商户达2 3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到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55.6%,缴纳税收占全国的46.2%,出口总额占62.3%,拥有65%的专利技术,完成75%的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占80%,解决了75%的城镇劳动力就业.中小企业已由国民经济的"有益补充"和"拾遗补阙"的作用,提升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的新高度.但是,与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强势地位相比,其融资地位却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融资约束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应该说,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新兴市场化国家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资本经营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热门话题,蛇吞象的故事不断在各类媒体连篇累牍地出现。在一段时间里,差不多资本经营成了商业成功的代名词。然而,在普遍追逐企业资本经营过程中,人们常常在理解上更专注于企业上市目标,从而导致企业在开展资本经营的实践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背离了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一种手段的资本经营的本质要求。对于成都的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这种认识的偏差,引起成都中小企业在资本经营实践中出现误区同样普遍存在。因此,在理论上理清中小企业的资本经营核心价值,对推动成都中小企业的资本经营在良性轨道上运行,对发展本地中小企业经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一谈到德国企业,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诸如戴姆勒-奔驰、宝马、西门子、克虏伯等著名大企业。但是,真正深入了解德国之后,大家便会发现,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才是德国经济的支柱、发动机以及劳动力就业的蓄水池,同时也主导着德国经济兴衰和社会稳定。据统计,目前德国拥有将近400万家中小企业,占该国企业总数的99.7%以上。在保障国计民生、抵御欧债危机的过程中,这些中小企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解决了将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