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载,三国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独揽朝政,引起袁绍不满。当时,袁拥兵百万,决定大举兴兵伐曹。袁绍的谋臣田丰仔细分析了当时天时、地利、人和状况,力劝袁绍避曹锋芒,不要出兵。但此时袁绍攻打曹军主意已决,田丰仍誓死劝谏,断言  相似文献   

2.
陈抗行 《小康》2009,(10):78-79
从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到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打退曹操,这一过程就是寡头的形成阶段,形势一日千变,残酷而充满血腥。这一期间,大小战争虽然为数极多,却有一个共同趋势,即:几乎都是以小博大,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相似文献   

3.
曹操自公元203年打败袁绍集团之后,连续下了三道举才令,提倡用人不拘门第,不计行检,唯才是举。这个口号对东汉以来的乡闾品评制度确是一个勇敢的挑战,充满了离经叛道的精神。汉朝自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实行以经学、礼法(德行)取士,士人只要“经明行修”就可以做官。这种制度虽曾为选拔人才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发展到后  相似文献   

4.
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这是曹操统一北方的最重要一战。后勤因素和后勤影响在这场持续达9个月的战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一)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群雄混战的产物,战争主角袁绍和曹操都是混战中崛起的军阀。袁绍是河南汝阳人。从其高祖父袁安起,袁家曾连续四世居朝廷三公高位,门生故吏遍天下,从而结成了全国最大的关系网,董卓专权时,袁绍联络关东州郡起兵讨董,被推为联军盟主。董卓死后又利用盟主身份,兼并冀州、青州和并州,后打败幽州公孙瓒。到官渡大战前,袁绍仅用9年就占有冀、幽、青、并四州,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割…  相似文献   

5.
人才得失与官渡之战的胜负──兼论曹袁在对待人才上的优劣赵叶惠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秋,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爆发了一场大战:曹操以七万军队大胜袁绍七十万之众,写下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役以后,占有冀、青、幽、并四州,雄踞河北、带甲百...  相似文献   

6.
十八镇诸侯伐董卓,汜水关前多少战将奈何华雄不得。当关羽自告奋勇主动请战时,袁绍、袁术因其只是县令帐下马弓手而不允,幸得曹操力主并让人斟热酒送关羽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第五回说到十八路诸候讨伐董卓,被阻于汜水关前奈何董卓大将华雄不得,连损数员骁将,众皆失色。当“马弓手”关羽自告奋勇请战时,袁绍问其现居何职,却为关羽,只是跟随刘玄德充当“马弓手”级别低而不屑一顾;幸得曹操力荐关羽并教斟热酒一杯助阵。云长未饮酒提刀飞身上马,须臾銮铃响处,提华雄首级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读到此处来个假设,倘若没有关羽毛遂自荐和曹操的力荐,恐怕众诸候讨伐董卓至此散伙,三国史又得改写了。  相似文献   

8.
《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后,观众反映热烈。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问题有颇多议论。《官渡之战》就是论题之一。许多观众也希望文史界专家作些解答。为此,我写成以下一些文字:[问]请您讲一讲官渡之战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全过程。[答]官渡之战是公元200年(东汉建安五年)我国北方以袁绍、曹操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在今开封市中牟县东北的官渡(亦名“官渡城”或官渡台)一带进行的一次大大改变了我国北方的政治形势的“大决战”。这次战争实际上在前一年即已爆发:199年秋,雄据北方的袁绍已经作了南下灭菌的总动员。因…  相似文献   

9.
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大都有一种印象:刘备虽然胸有大志,且能团结部属效忠于他,还有关、张、赵等名将辅佐,但因缺乏用兵韬略,以致奔走半生,还只能依附曹操、袁绍、刘表等以求生存;直到诸葛亮出山相助后,他方龙腾虎跃.攻城掠地,终于三分天下有其一。然而.诸葛亮虽有神机妙算之能,但他一旦离开了刘备,也同样举步维艰?且看刘备去世  相似文献   

10.
《春秋》1995,(3)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据守冀州(今河北省中南部)的大军阀袁绍之子袁熙,有个妻子甄氏,生得艳若桃李,是一个绝代佳人,远近闻名。曹操是个风流英雄,早闻甄氏之美名,一心想得到甄氏。城破之日,由于军务繁忙,还没来得及找到甄氏,他的次子曹丕捷足先登,把甄氏弄到手,并已结为夫妻。曹操大为懊恼,但事已至此,岂有父亲和儿子争媳妇的。当曹丕领着甄氏拜见公公时,曹操亲眼见到甄氏,果然艳丽动人,更加后悔莫及,但表  相似文献   

11.
李斌 《今日浙江》2014,(23):62-62
正"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英勇果敢是必备的品质。然而,勇敢有时不是没有成为败事之端的可能。《三国演义》中的袁绍,可谓勇敢的反面典型。阉党祸乱朝纲,他力主诛杀宦官,董卓擅权营私,他统领十八路诸侯讨伐。然而,他举大业的雄心,远不如割据一方的贪心强烈。吞并了"冀青幽并"四州还不够,又同曹操争霸中原,最终失败覆亡。曹操评价他:"干大事而惜  相似文献   

12.
出通许县城东行12公里,就到了历史悠久的七步村。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赴该村凭吊了才高八斗的一代文豪———曹植。曹植(字子建),东汉末年三国时魏武帝曹操的第五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同母兄弟。曹植生于公元192年,卒于232年,享年40岁。曹植32岁时被封为...  相似文献   

13.
灞陵桥,位于许昌市城西。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蜀将关羽挂印封金,书辞曹操,护送甘、靡二皇嫂寻找刘备。行至桥头,曹操率部赶来赠袍饯行,关羽疑其有诈,立马灞陵桥头,以刀挑袍,长揖而去,开始了脍炙人口的“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清...  相似文献   

14.
有感于曹操杀仓官夏泊看《三国演义》第十七回:曹操伐袁术时久战不果粮草不济,因而私唤仓官(大约相当于司务长吧),让他以小斛发粮,"权且救一时之急"。后来士兵们"无不嗟怨,皆言丞相欺人",曹操又密召仓官,明知他无罪,却又"欲借汝头以示众耳"。于是小小的仓...  相似文献   

15.
京剧人物脸谱漫谈之四──盗世奸雄曹操霍建瀛本期小插页上的京剧脸谱,介绍的是三国时的魏武帝曹操。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毫县)人。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中,逐步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公元196年,他把汉朝的末代皇帝弄到了自己的地盘──今河南许昌...  相似文献   

16.
荷塘效应     
《时事报告》2014,(3):58-58
假设荷塘里有一片荷叶,它每天会增长一倍。如果需要30天荷叶才会铺满整个荷塘,直到第27天,荷塘里也只有1/8的面积长出了荷叶,第28天荷塘里只有1/4的面积长出了荷叶。但是,第29天就会长满一半,第30天整个荷塘就会铺满荷叶。荷叶在铺满荷塘的前几天都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由于荷叶以翻倍的速度发展,在最后一天就会突然铺满荷塘。这就是荷塘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一头鱼鹰盯住了一条肥美的鱼,空白处题写了“天下唯我”四个字。这是悬挂在厦门特大走私案首犯赖昌星办公室门口的一幅画。这画、这题字,活脱脱表现出赖昌星专权专横的典型形象。这不由得使人想起后汉时代董卓专权的气焰,他按剑对着袁绍说:“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  相似文献   

18.
话说关云长以书辞曹操,去河北寻故主刘备。曹操因前已许诺,不肯失信,于是唤张辽等一同前往送别,再一次赠以金银与战袍。关羽别了曹操,护送车仗前行。距东岭关不远时猛然想起,因走得匆忙,不曾向曹操讨一张“通行证”。转而又想,有金银在此,谅不难过关。于是让人取...  相似文献   

19.
《创造》1995,(2)
毛泽东称赞曹操诗文是“大手笔”曹操博学多才,长于书法,精于围棋,特别是在文学上造诣很深。他转战南北,“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诗人。今存诗二十余首,较完整的散文四十余篇。毛泽东很欣赏曹操的诗文,并对他的才华给予了...  相似文献   

20.
钟灵毓秀话庐州中国测绘报记者朱良谋合肥市又称庐阳,位于绵延千里的江淮丘陵中部,北望淮水,南窥长江,东出可下江浙,西去直抵豫鄂。自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曹操、孙权、张辽、朱元璋等诸多英雄人物在此留下胜迹,自古地灵育人杰,这里也润育了象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