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谷县是六盘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之一.2013年,全县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村195个、贫困户3.57万户、贫困人口16.62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9.5%.截至2016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减少至5.39万人,贫困发生率为9.61%.  相似文献   

2.
巴中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核心区域,截至2016年底,全市有贫困人口22.86万,贫困发生率7.65%,贫困面宽、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全省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市(州)之一.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9,(12)
<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各族儿女牢记总书记嘱托,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向贫困发起全面总攻,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短短6年时间,全区国家标准下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157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15.24万,累计减贫141.7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7%降到1.06%,已有11个国贫旗县、26个区贫旗县摘帽退出。  相似文献   

4.
杨俊 《理论与当代》2016,(B12):78-8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不让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社会。贵州是全国全面小康建设任务最艰巨困难最大的地区,到2015年底,贵州仍有493万贫困人口,占全国5575万贫困人口的8.83%,贫困人口之多、贫困发生率之高、贫困程度之深处于全国前列。省委提出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5.
临夏市于2011年被列为六盘山国家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5943户2.51万人,贫困发生率27.83%.面对2.51万人口脱贫这一新的课题,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凝聚全市5000多名党员干部力量和全社会各方面的智慧,打响了历时4年多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到2017年底,全市累计减贫2.53万人,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1.64%,7项县级指标全部达到了贫困县退出标准.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组令人感到沉重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巴中有建卡贫困村699个、贫困人口31.83万人(贫困党员2684人),其中贫困人口位居全省第四位,贫困发生率10.5%,排全省第三位. 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是市委向全市390万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任务异常艰巨,但是没有退路,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念兹在兹、寝食难安.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9,(12)
<正>内蒙古自治区辖9个地级市、3个盟、2个计划单列市,103个旗县区。2013年底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8万户、157万人,贫困发生率11.7%;有57个贫困旗县,其中国家级31个、自治区级26个,贫困嘎查村3694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旗县8个,革命老区旗县49个。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开发重大决策部署,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交上了一份亮眼的脱贫攻坚成绩单:2018年底,全  相似文献   

8.
<正>十九大报告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这是中央根据当前脱贫攻坚形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十八大以来,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脱贫攻坚成绩显著,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多万人,累计脱贫55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  相似文献   

9.
礼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秦巴山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县、甘肃省深度贫困县.2013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5万户15.41万人,贫困发生率32.32%,有贫困村313个.近年来,礼县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特别是2020年,礼县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总攻号令,坚持"迎大考、抓重点、防硬伤、抓整改、抓调整、创特色"工作思路,靠实责任,强化措施,挂牌作战,剩余的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3个未脱贫村全部退出,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零,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目标.  相似文献   

10.
吕梁市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干旱少雨、多山少绿,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相互交织、互为因果,面临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双重压力.2016年底,吕梁市还有贫困人口31.58万人,贫困发生率9.81%,全市森林覆盖率26.45%. 为改变贫困面貌,吕梁市委市政府坚持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成为我省扶贫开发史上减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群众增收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我省贫困人口由2011年末的842万人减少到2016年底的193.49万人,年均减贫12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0.48%下降到9.30%,下降了31.18个百分点.目前,精准扶贫进入最后的攻坚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我省要在“八个着力”的统一部署下,调动和整合各方面力量,打一场扶贫攻坚战役,保证如期完成这一底线任务.  相似文献   

12.
正截至2015年底,达州市还有贫困人口49.85万人,828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16%,贫困人口总量居四川第一,成为全省脱贫任务最重的地区。在今年4月召开的达州市委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包惠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700万达州人民发出了"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动员令,并作出了"脱贫奔康路上绝不落下一村一户一  相似文献   

13.
时见论 《实践》2020,(5):33-33
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全区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157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1.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7%下降到0.11%,3694个贫困嘎查村全部脱贫出列。"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目前,我区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到2020年农村人口全部脱贫。贵州是全国扶贫开发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是全国脱贫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贵州在"十二五"时期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3%的基础上,2016年又减少贫困人口120.8万人,并对45.8万农村人口实施搬迁。然而,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原因,贵州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农村  相似文献   

15.
两当县地处陕甘川交界的秦岭山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秦巴山特困片区县.2013年底,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50户1.32万人,贫困发生率35.87%.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的重要指示和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准确把握落实省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部署要求,以“钉钉子”的精神补齐贫困村短板,以“绣花”的功夫解决贫困户难题.2018年,贫困人口减至41户14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38%.  相似文献   

16.
贵州是全国重点贫困省区之一。1985年,全省贫困人口1500万,占当时农村人口的57%。到1993年底,全省贫困人口减少到1000万,在全省农村人口中所占比例也下降到35%,占当年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8。但全省贫困人口中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的极贫人口仍达392万,集中连片的贫困县有48个。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等突出特点,决定了我省脱贫的难度大,扶贫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7.
正瓮福集团与榕江县手与手相牵、心与心相连,共同为苗乡侗民脱贫致富努力奋斗。享有"风情浓郁、璞玉浑金、无迹不古、山水独秀"美称的榕江县,有着最具代表性、最富特色的侗乡风情。然而这里也是贵州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截至2014年底,榕江有贫困人口10.54万人,贫困发生率27.6%。几千年来延续的绝对贫困问题深深困扰着大山里的苗乡侗民,也牵动着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心。  相似文献   

18.
赵勇军 《当代贵州》2020,(15):10-11
三月,草木蔓发。贵州大地脱贫攻坚步履愈发铿锵。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共有66个贫困县。自脱贫攻坚以来,贵州脱贫摘帽步伐加快。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底的1149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30.8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3.4%下降到0.85%,57个贫困县成功摘帽。目前,剩余9个深度贫困县。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6,(4)
正"十二五"期间,我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战略思想和中央决策部署,举全区之力推进扶贫攻坚,扶贫工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十二五"期间,我区完成了4000个重点贫困嘎查村整村扶贫推进任务。共投入专项资金44.5亿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脆弱区移民11.5万户39.7万人。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全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累计减贫178万人;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全区贫困发生率下降13.7个百分点;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全  相似文献   

20.
正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旅游+扶贫"战略部署将民族文化旅游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借助旅游业发展,为贫困百姓拓宽增收渠道,对黔东南州全面小康建设意义深远。还有84.32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21.6%,是全省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贫困发生率全省最高,贫困人口全省第二。这是黔东南州脱贫攻坚面临的"硬骨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