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房县化龙堰镇高桥村是我们省政协办公厅的扶贫点,有贫困户147户482人,人均收入6500元。省政协办公厅帮扶高桥村以来,着力把高桥村打造成房县高效林业示范村、十堰生态家园试点村、湖北脱贫致富先行村,2016年高桥村脱贫出列,进入巩固发展期,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达9800元。2019年5月23日,办公厅组织20多名机关干部到高桥村开展"我为精准脱贫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实地感受高桥村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正>5月22日至24日,省政协副秘书长、机关党委书记周向阳同志带领省政协机关21名党员干部赴房县化龙堰镇高桥村,开展"群众有所盼、党员有所为"——我为精准脱贫办实事社会实践活动。援建"四点半学堂"、幼儿示范教学、党建活动到农家……一个个具体的帮扶举措,为高桥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了一剂"强心针"……高桥村的群众不禁感叹:"省政协机关办  相似文献   

3.
<正>五月的初夏,阳光明媚。省政协机关"我为精准脱贫办实事"活动小分队走进省政协办公厅扶贫工作联系点——房县化龙堰镇高桥村,开展"群众有所盼、党员有所为"——我为精准脱贫办实事社会实践活动。时隔五年,重返化龙,再进高桥,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作为曾经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长,我2013年在化龙堰镇古城村驻队一  相似文献   

4.
《世纪行》2021,(2)
正"总书记、爱人民,发号召、助脱贫,指方向、要双扶,高桥村、紧跟上,娃娃们、多读书,七八年、上大学,好妈妈、不要走,绣花花、有订单,老奶奶、忙酿酒,网上销、把钱挣……"在高桥村的田间地头、林荫河道,随处都可听到孩童们的传唱。从省城武汉到秦巴山区的十堰市房县高桥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长,一晃两年了。我已深深爱上了高桥村,不仅爱她的绿水青山、和煦阳光,更爱乡亲们的勤劳、好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在省政协办公厅和机关党委的统一安排下,我有幸参与了省政协办公厅到房县化龙堰镇高桥村的"我为精准脱贫办实事"活动。在高桥村期间,我们向村委会捐赠了物品、看望了幼儿园的小朋友,走访了农户,调研了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精准扶贫项目和扶贫产业。虽然时间不是太长,但是在高桥村所见所闻的一些片段,仍然在我心里荡起了久久不能平息的涟漪。乡村真美经过整整7个小时的长途车程,在暮色沉沉中我们终于抵达房县县  相似文献   

6.
<正>孟夏时节,草木葱茏。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省政协办公厅精准扶贫驻点村——十堰市房县化龙堰镇高桥村的发展时时牵动着全体机关干部的心。5月22日至24日,省政协副秘书长周向阳率领机关干部,赴高桥村开展"群众有所盼,党员有所为"——我为精准脱贫办实事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初夏时节的房县凉爽怡人、风光秀丽。位于房县化龙堰镇的高桥村却始终牵动着省政协机关干部的心,这些村里的"穷亲戚"还好吗?乡村建设得怎么样了?农民日子过得咋样?带着这份牵挂,5月30日至6月1日,省政协副秘书长周向阳率领机关干部,赴高桥村深入开展"我为精准扶贫办实事"活动。高桥村地处房县化龙堰镇最东端,版图面积4平方公里,是省级重点贫困村,2013年  相似文献   

8.
《世纪行》2016,(5)
正一、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深刻领会党的扶贫政策,对即将奔赴扶贫一线的队员及部分机关干部开展为期五天的工作培训。为精准识别,对高桥村逐户走访,为贫困户一户一档建档立卡,经第三方评估满意度98%以上。为强化精准施策,帮助制定高桥村"十三五"扶贫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二、全力推进"三万"活动扎实开展"三万"活动,积极推进"1+X"项目落实。已确定为高桥村建一座装机容量200千瓦的光  相似文献   

9.
王萍 《中国人大》2014,(15):37-40
盛夏福建,满眼青翠。7月15日至18日,中国人大杂志记者走进福建,开展人大工作巡礼报道。除了八闽大地扑面而来的热度,记者还直观感受到了生态福建的特有魅力。  相似文献   

10.
正"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雨后的房县显得格外清新,空气中弥漫着新鲜的泥土气息,耳边隐约听见潺潺的流水和山间的鸟鸣,一片片庄稼与周围的山峦交相辉映,不时还能碰到三三两两的乡亲相互间热情的招呼,或许是再次来到房县高桥村,大家的心情异常兴奋,带着生态宜居调研课题,边说边看,不知不觉来到了高桥村三组。曾学海是地道的房县人,今年63岁,早年因为水库建设从山上搬到了山下三组,一晃在这里住了有七八个年头了。说起这些  相似文献   

11.
《世纪行》2020,(1)
正春节临近,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化龙堰镇高桥村的"乡村春晚"正在热火朝天地排练中。今年是该村首次举行"乡村春晚",演出节目和演员都是本村村民自创自演,乐呵呵!瞧,这《三句半》节目在讲的啥?"高桥面貌在巨变,省政协机关是靠山,感谢领导来扶贫,——支援。"这赞的不就是省政协的扶贫工作队吗?2019年以来,高桥村先后迎接国家脱贫成效第三方调研评估、国务院精准扶贫工作专项督查,均得到肯定。高桥村被湖北省评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被十堰市评选为"十大乡村旅游线路"。村民看见路变宽了,村变美了,  相似文献   

12.
张顺勇 《当代广西》2013,(11):46-46
早春四月,处处吐出葱翠的绿意。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高桥村广袤的田野上,一派繁忙景象。只见一辆辆插秧机在田野上来回穿梭,稻田里很快披上一片绿油油的秧苗。高桥村高坡屯80后青年黄树清开着一辆五菱面包车,搭载着57岁的父亲和78岁的爷爷到田头,三代人一边指挥插秧机,一边相互诉说着自己当年种田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
《世纪行》2016,(3)
正本刊讯3月8日至10日,省政协机关各支部选派20余名党员干部赴房县化龙堰镇高桥村开展"我为精准脱贫办实事"活动。大家冒着雨雪泥泞走组串户,深入困难群众家中面对面座谈,向群众宣传党的精准扶贫脱贫政策;详细了解并记录贫困家庭基本情况和实际困难,与各支部结成帮扶对子,分类制定具体帮扶措施,为贫困家庭脱贫送温暖、出实招、办实事。大家还参观了省政协办公厅援建项目,与驻点村的干部群众一起进行植树造林。  相似文献   

14.
整治小河沟 荒地变沃野 山脚菜畦青青,一条笔直的水渠霸气穿过,将数百亩良田一分为二.这里是璧山区大兴镇高桥村,黎永康工作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 黎永康刚在水渠边站定,一旁的民居里有人走了出来. "黎书记,你来啦?"是高桥村三组村民吴发琼.她指着面前的水头沟河,对黎永康说:"这水清得很,多亏了你."  相似文献   

15.
正5月30日至6月1日,省政协副秘书长周向阳带机关干部职工一行26人赴房县化龙堰镇高桥村,开展"我为精准脱贫办实事"活动。赠送美丽乡村建设装备、向幼儿园小朋友捐赠图书及娱乐文体用品、到农户家里吃"碰饭"……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一次次面对面的交流,搭起省政协机关与高桥村浓得化不开的"心桥"。准备,准备,再准备5月中旬,一份《"我为精准脱贫办实事"活动方案》摆上了省政协机关领导的案头。  相似文献   

16.
<正>置身在山海之间,记者不仅看到了美丽青岛绚丽多姿的建筑、流光溢彩的海滨、整洁明亮的街道和众多灿烂的笑脸,更感受到了大爱青岛的温暖与热情、文明与现代。走进位于延安三路民政大厦的青岛市慈善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与众不同的怡善氛围扑面而来。记者不仅看到了处处摆放的《慈善法》宣传展板、慈善书籍,更感受到了青岛民政人对慈善工作朝气勃发的激情、奋楫争先的速度和开拓创新的执着。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育检"的战略指导下,"公正、廉明、练达、图强"的如东检察精神被提炼出来,格物致知、以论析法的"扶海论坛"被设立,愉快工作、和谐工作的理念被树立。检察文化,汇聚人心;"文化育检",成效显著近几年来,江苏省如东县检察院以"四个感受"为目标,即跨进检察院大门感受到文化气息较浓,走进办公大楼感受到文化底蕴较深,看到六楼文化区感受到文化品位较高,与干警交谈感受到文化素养较好;以"增强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品牌,繁荣检察事业"为追求,大力实施文化育检工程,用先进文化熏陶人、感染人、提升人,推动  相似文献   

18.
走进了上海市委党校第三十七期中青班,我们带着思考、怀着激情,相互交流品读经典原著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理论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刘翰明 《当代广西》2007,(19):18-19
在美丽神奇的那坡,世代居住着一支神秘的少数民族群落——那坡壮族。这朵中国民族文化沃土里的奇葩,被人类学家称之为壮族的“活化石”。走进那坡,你不仅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还可以在跨国漂流的无限乐趣当中,体验异国的风情和欣赏异国的美景。  相似文献   

20.
王华超 《群众》2007,(10):79-79
走进一些成功者的心灵世界,常常能感受到他们盛名之下的一颗平常心。正是拥有一颗平常心,才使得他们的人生愈加绚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