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践》2017,(5)
<正>岁月的流转,记录着巨大的历史性跨越。70年前,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正式成立;70年后,现代化的内蒙古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扮靓了祖国北部边疆。此时此刻,我们热烈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并向内蒙古各民族兄弟姐妹和所有为内蒙古繁荣稳定作出贡献的人们致以美好的祝福!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7,(5)
<正>岁月的流转,记录着巨大的历史性跨越。70年前,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正式成立;70年后,现代化的内蒙古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扮靓了祖国北部边疆。此时此刻,我们热烈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并向内蒙古各民族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3.
<正>坚定文化自信是内蒙古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精神动力,是弘扬草原文化的基石。经过70年的文化洗礼,内蒙古自治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把打造祖国北疆文化繁荣亮丽风景线、守好内蒙古各民族美好精神家园作为文化建设目标和方向,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支持各项文化事业发展,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4.
大事纪要     
《实践》2017,(6)
<正>5月1日,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纪念日。值此喜庆祥和的重大节日,中央媒体纷纷发声,向内蒙古各民族兄弟姐妹和所有为内蒙古繁荣稳定作出贡献的人们致以美好的祝福:《人民日报》:把祖国北疆打造得更加亮丽70年前,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正式成立;70年后,现代化的内蒙古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扮靓了祖国北部边疆。70年风雨兼程,70年波澜壮阔,70年春华秋实。告别一穷二白的历史,内蒙古一路走向繁荣富强、和谐美好。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70年增长了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系,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就是以其文化特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的.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事关内蒙古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内蒙古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但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因素,文化的潜力尚未充分挖掘出来,以致于生产力发展得不到文化智力的有力支持,影响着经济发展速度;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短缺,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由于文化落后,地区知名度不高,影响着更进一步的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6,(10)
正各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构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民族地区的展现,更是各民族地区文化现代化成果集成的过程。草原文化:内蒙古区域文化构成的基石区域文化被视为一个区域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模式和管理方式等因素的总和。直到大规模农业开发出现之前,基于游牧社会生活传统的草原文化还主导着内蒙古区域文化的走向。草原文化构成了内蒙古区域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4,(1)
<正>城市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载体,反映着该地区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素养。城市文化品牌不仅能使该市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与其他城市区分开来,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内蒙古经济已实现较快增长,因此,对城市文化品牌应给予较多关注,以利于搞好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内蒙古城市经济发展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7,(7)
正1947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在乌兰浩特正式成立。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如今,现代化的内蒙古如同一道风景线扮靓了祖国的北疆。在7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内蒙古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路走向繁荣富强、和谐美好。70年辉煌成就,离不开党中央的亲切关怀,离不开全国各地的帮助扶持。怎能忘,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内蒙古的发展繁荣,他们对内蒙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0,(10):48-49
<正>乌兰牧骑的创立和发展,是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同内蒙古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典范,是自治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大创举。1957年,祖国各地正掀起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还比较薄弱,尤其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地域辽阔,人口分散,交通不便,基层农牧民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生活在这些地区的蒙古族和其他各族群众,期待着富裕、繁荣、文明的日子早日到  相似文献   

10.
<正>翻开共和国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记忆,林区的发展与改革无疑是其中火热而壮丽的一章。中国森林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内蒙古,内蒙古最大的一片森林在大兴安岭,它宛如巍峨的绿色长城,镶嵌在祖国北疆之巅,守护着东北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安全。70年来,大兴安岭林区逐步实现了由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7,(6)
<正>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载体,是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200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战略,并制定了建设文化大区纲要;2011年提出了从民族文化大区向建设民  相似文献   

12.
<正>壮丽内蒙古,不仅有大草原,也有面积居全国首位的大森林。镶嵌在祖国北疆之巅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宛如巍峨的绿色长城,守护着东北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安全。高高兴安岭的莽莽林海,是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林区70年来发展与改革的火热实践,是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上的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5,(6)
<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要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内蒙古的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森林、草原、沙漠等多种具有北疆特色的自然生态;以蒙古族为主的北方少数民族在这个区域生产生活,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积淀非常深厚;内蒙古的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接壤,是中国唯一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因此,内蒙古是原生态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风情组合在一起的区域。近年来,我区依托境内的优势旅游资源大力发  相似文献   

14.
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硬实力"而言的文化凝聚力、影响力,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具有特色鲜明、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文化,大力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对于推进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7,(5)
<正>1947年5月1日,在人民解放战争的隆隆炮火声中,内蒙古自治政府宣告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省级自治政府。从1947年到2017年,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光辉照耀下,内蒙古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70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道路上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内蒙古70年来发展进步最基本的经验和启示,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构建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蓦然回首,内蒙古的宣传文化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60年,见证和推动了自治区的发展与进步,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成就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文化事业的辉煌。  相似文献   

17.
何金玲 《实践》2005,(9):42-43
8月上旬,中国·内蒙古第二届国际草原文化节在包头 市举行,期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社科联、包头市委 宣传部联合主办了“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分为草原文化与包头文化两个学术专题,将草原 文化研究和区域文化研究相结合。内容涉及包头文化的特征、 阴山草原文化发展的历史、地区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 城市文化定位问题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与会学者、 专家们认为,包头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一 直是内蒙古草原文化的传承之地。同时,大型现代工业企业 在包头市的建设发展,又为内蒙古草原文化增添了现代工业 文化的内容,使包头市在内蒙古草原文化中别具特色。因而,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20,(1)
正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和政府大力推进下,内蒙古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少变多,影响力不断增强。内蒙古民营经济的崛起与壮大,得益于其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但是,内蒙古民营经济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既存在着全国民营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面临着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析制约我区民营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9,(10)
<正>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民族自治区的地方,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付诸实施的地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内蒙古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内蒙古工作,多次到内蒙古考察指导工作,先后两次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对内蒙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内蒙古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全区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  相似文献   

20.
董恒宇 《实践》2008,(8):48-49
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地区文化软实力是构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像我们内蒙古这样的民族地区,文化个性显著、特色鲜明,在中华文化大花园中格外绚丽夺目.因此,加强内蒙古的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