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文营 《世纪桥》2009,(13):146-147
当今世界,我们不仅要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民族精神,更要坚定不移地不断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华民族精神。为了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必须广泛参与国际事务,积极开展文化外交,坚决抵制自由化思潮,从容应对国际矛盾和冲突。同时,为展示中华民族的良好形象,还必须讲求一些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6,(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抗日战争中,无数以身殉国的先烈们,是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他们以民族利益为重,舍生忘我的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中华民族意识,值得我们珍视和学习。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将永世不忘,即使在和平年代,我们也要不断强化伟大的中华民族意识,筑起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意识,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整体智慧和力量,一定能够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3.
我们中华民族在古代对人类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近代前后我们落后了,因而遭受到了世界列强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侵略和统治。一百多年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息。1949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以后虽然是走过一些弯路,但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大大加快,伟大成就举世瞩目,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我们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和21世纪新文明。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要以大历史观,从中华文明史、中西现代文明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在古今中西比较中,回答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何而来”“有何特征”和“向何而去”之问。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复兴是在世界的视界中来说话的。这就要求我们对中华民族复兴发生与发展过程的时代背景有一个基本把握,并从时代条件出发谋划中华民族复兴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根本标志;它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融为一体,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旗帜.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我们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关键也在我们党.  相似文献   

7.
《党史纵横》2014,(7):1-1
正新华网北京6月6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6日下午在北京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共同的根让我们情深意长,共同的魂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我们一定能够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在抗日战争中凝结的民族精神,是我们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激励我们取得各项事业成功的动力和保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需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这一伟大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9.
《实践》2021,(4)
正青觉在《红旗文稿》2021年第5期撰文指出,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很大程度上源自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与交往实践中积淀而成的、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所广泛认可并实践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赖以生存和稳定发展的关键力量,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在切实做好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工作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14,(3):7-9
正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2年11月15日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献辞     
在人类告别20世纪,迎来21世纪的历史时刻,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奋力开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回顾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沧桑巨变,展望我们国家发展的光明前景,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命运担负着崇高的历史责任。在20世纪中华民族从屈辱中抗争、从奋斗中崛起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民族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伟大国家,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爱国主义以崭新的内容,把爱国主义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将这种爱国主义付诸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爱国主义业绩。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  相似文献   

13.
<正>迈上新时代的征程,伟大梦想召唤我们奋斗;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复兴前景激励我们前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作为中国人民伟大梦想、作为我们党的历史使  相似文献   

14.
’98洪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可我们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胜洪魔的动人场景,却令人难以忘怀。 洪水是无情的,但中华民族战胜洪水的精神是永存的。可以说,’98洪水给我们带来4000多亿元的损失和几千万亩粮田被毁、几十万间房舍被冲的代价是惨痛的,可留下来的伟大的抗洪精神却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笔巨大的财富。如今,伟大的抗洪精神已深深扎在了亿万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是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宣言。用我们自己的方式选择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在追求中华世族的伟大复兴中成就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理想,这是我们最好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6.
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如何认识、建设中华文化,它的切入点或者是突破口在哪儿?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并  相似文献   

17.
在中共党史上.李大钊可能是最早讲“中华民族复兴”概念的人之一。他当年用的原话是“中华民族之复活”。“复活”与“复兴”.用词不同,但意思并无太大差别。1990年4月.邓小平在《振兴中华民族》的谈话中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韧,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爱国主义传统已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中。在历史的诸多重要关  相似文献   

1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先后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要接续奋斗,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在这个新时代,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强化"四个认同"的教育,即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