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东欧国家先后经过两年的剧变后,迄今仍在动荡、困难中继续向资本主义方向演变。波、匈、捷、保、罗的政权结构基本形成,但余震不断,局势仍在继续动荡,经济形势全面恶化,已开始的经济转轨步履维艰,面临诸多难题;阿正处于动荡变化之中,政局不稳,社会混乱,局势严峻,南的民族矛盾已导致武装冲突,联邦名存实亡,国家濒临分裂。东欧前景不容乐观,今后几年仍将是一个政治斗争激烈,经济形势恶化,社会继续动荡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一、历史的转折1989年以来,东欧的形势急剧变化。原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纷纷下台,党内发生分裂,共产党改名为社会民主党,正式实行多党制,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款从宪法中删除,除罗马尼亚外,其他各国基本上都是中右的反对党联盟在选举中获胜,组成新政府,原先的共产党则丧失了政权,成为在野党。目前,东欧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上,走什么道路的问题,重新摆在东欧国家和人民的面前。  相似文献   

3.
(一) 纵观1989年以来民主社会主义在东欧的演变,大致已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1)1989—1991年,东欧各国兴起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化浪潮,民主社会主义成为东欧各党的追求。(2)1991—1993年,以民主社会主义为指导的东欧各国社会民主党普遍丧失政权,沦为在野党反对党。(3)1993年以后,东欧各国政治力量的组合发生重大变动,以社会民主党为代表的“左翼”力量迅速抬头。以波兰为突破口,社会民主党重返执政舞台。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各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停滞,经济衰退,为了保护国内市场,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世界贸易额出现下降。1982年,世界总贸易额下降了5%,据估计1983年继续有所下降。但是,与此同时,苏联和东欧六国的对外贸易却发展很快,特别是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尤其快。据统计,1983年上半年和上一年同期相比,苏联和东欧六国向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增长了16%,进口增长了11%。同期,苏联和东欧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顺差为27亿美元。1982年苏联和东欧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顺差为100亿美元,如果1983年下半年能保持上半年的增长速度,则1983年全年的贸易顺差估计可达130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欧洲经互会各国的经济形势一、东欧经济形势中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经济增长明显放慢。1982年经互会七国的整个增长率为1.8%左右。与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这种增长率还是相当高的。然而,在估价这种增长成绩时,必须考虑下列情况:1.1982年的增长率是处于自1976年以来几乎持续下降的曲线的底部。就在这6年中,整个增长率由6%左右下降到底于2%。而且,经互会六个欧洲小国的经济增长减速情况远比苏联的明显。2.如果我们把日子再往后推一些,即不仅退到70年代中期,而且退到10~15年前,  相似文献   

6.
一、引论 东欧和前苏联的自由化截然不同于拉美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自由化。尽管相对价格扭曲,国家干预程度高,但自由化前拉美国家经济是市场经济,而苏联式的体制,即使有的国家作了巨大改革(如匈牙利),基本上仍是计划经济和市场过程的混合体(科尔奈,1986年)。东欧经济正经历体制变革。  相似文献   

7.
战后四十年,东欧人说话办事必先看看苏联方面的“眼色”,这已成为一种惯例。1986年3月11日,当年轻的“有大气魄的活动家”——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时,东欧人更是以高度的集中力注视着戈尔巴乔夫推行的内外政策。1989年下半年,东欧国家在短短几个月内发生了出人意料的快速变化:执政的共产党先后下台,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抬头并很快占据主导地位,各国在政治上大搞“西方式”民主,经济上普遍掀起私有  相似文献   

8.
目前东欧国家正处于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专家们认为,在经济转轨期间,由于新机制尚未建立和健全,旧机制尚未失去作用,新旧两种机制同时存在、互相冲突,势必造成混乱和经济衰退,东欧的情况就是一个例子。尽管在1989年以前,东欧国家正处于程度不等的经济困难之中,但自1990年以来,由于全面地转向市场经济,东欧国家一下子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生产滑坡、物价失控、  相似文献   

9.
波兰年初,执政的团结工会内部矛盾加剧,主要是由总理马佐维耶茨基为首的,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一派与由瓦文萨为首的,以工人为主体的另一派之间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同时,瓦文萨对于手中无权也深感不满。4月,他以“加速改革”为由要求提前选举议会  相似文献   

10.
东欧的困境     
东欧骤变,政权更迭,东欧各国纷纷选择走政治上多元化和西方议会制;经济上私有化和市场经济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并不如东欧各国朝野上下所预期的那样迅速收效。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似乎只要改变政权性质,宣布私有化和市场经济,西方经援就会源源不断而来,经济马上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马上会改观。其实,即使像西欧、北美那样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是经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才有今天那样的局面。而且,东欧又有两个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1.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集中管理经济向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1.
波兰的梅切斯拉夫·维尔采克被认为是东欧最富的人。他今年59岁,是一名化学家,申请过多项专利,这些专利给他带来了巨额的收入。维尔采克本人却故作谦虚,他说:“这是一个误传。我知道在波兰至少有12个人比我富。”维尔采克为人友好直爽,平时爱穿鲜红色的羊毛套衫。他不喜欢穿官员们常穿的灰色西装,也不带外交官用的公文包。在拉科夫斯基政府里他担任过工业部长,曾下令关闭格但斯  相似文献   

12.
(范布雷班特系联合国秘书处国际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工作人员,对经互会颇有研究,曾写过不少文章。下面摘译的是他在1991年6月在《比较共产主义研究》杂志上发展的“东欧的合作更新和经济过渡”一文。) 自1989年秋东欧发生出乎人们意料的政治变化浪潮后,各国纷纷向市场经济过渡。但是,在过渡中的计划经济与西方经济完全合并之前,在经济结构方面必须作重大改革。这种变革  相似文献   

13.
东欧欠西方600亿美元的巨额借款对经互会每一个成员国都是一个包袱。债权国在发放新贷款上裹足不前,只有保加利亚、捷克和苏联对西方银行家仍有吸引力。东欧大举向西方借债开始于70年代。其目的是借外债引进西方设备和技术,建立现代化工业,并以其产品向西方出口,以偿还债务。可是世界经济衰退加上他们本身经营  相似文献   

14.
民意测验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明的。十九世纪的美国报刊首先利用民意测验这一方式进行社会调查。1935年美国人盖洛普创办的“美国舆论研究所”,根据性别、年龄、职业、信仰、收入和居住地区等多项标准对全国人口进行准随机性的抽样调查,比较如实地反映了全国的民意倾向,使得民意测验开始成为一种严肃的科学的调查方法。随着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的推广使用,民意测验越来越多地被世界各国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科研等各个领域,一些统治集团也企图利用民意测验来了解和掌握公众舆论的动向,并进行控制和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东欧的移民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8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第一阶段。在这一时期,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东欧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开始向外迁移,到国外出卖劳力,移民总人数达几百万,这主要是些谋生性移民。这一移民浪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高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暂时打断了移民的正常进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几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移民的特点是政治性移民和强制性移民大为增加。战争期间产生了大量的政治难民,战后重新划分边界,导致一些民族  相似文献   

16.
新的东欧政权面临着经济改革,种族仇视和领土冲突等问题。正在建立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蕴含着民族自决与经济生存的较量。分离的政治要求受到了经济上要求凝聚的制衡,这种凝聚将使后共产主义的东欧加入到“欧共体”走向欧洲一体化的行列中。矛盾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家们能否迅速掌握并重新谱写新的政治竞技的规则,取决于哪些政党能够生存,取决于现在深知有能力把不受欢迎的政治家赶下台的人们的不满与耐心的比值和军队不再干预政治。后共产主义东欧政坛有各种派系。在四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共产党是联合政府中的小伙伴;改革的共产党  相似文献   

17.
从统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被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并按斯大林模式建立起一套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没过多久,南斯拉夫就别树一帜,开始探索把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为了改变行政命令控制的计划体制所造成的低效率和对资源的巨大浪费,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肯定了利润和价值规律,从而部分地引进了市场机制。匈牙利、波兰等国的经济改革,则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行了市场经济的原则,生产要素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市场化。匈牙利的产品和劳务部分实行市场化,这体现在不同的产品分别采用官方固定价、协议价和自由价等多种价格以及允许人们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等。波兰也实行由官价、议价及调节价三种价格组成的国家计划价与市场价相结合的混合价格体制。波、匈两国都允许私营小企业和私营农业存在,并大量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东欧国家强烈要求加入北约,却既没有拿到加入北约的入场券,又没捞到“一个通向北约成员国的地图和时刻表”,仅仅以与北约国家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方式被列入“候选名单”。北约的大门之所以对东欧国家半开半掩,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因为涉及到了俄罗斯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1989年,被著名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誉为“世界心脏”的东欧地区,突然爆发了一场巨大的政治地震,其来势之猛,范围之广,变化之快,令人眼花缭乱。波兰组成战后第一个非共产党人占主导地位的政府;匈牙利更改党名国名实行多党制;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党政主要领导纷纷下台甚至被开除出党,罗马尼亚救国阵线特别军事法庭把齐奥塞斯库夫妇送上断头台;这些国家几乎都表示要  相似文献   

20.
虽然莫斯科无疑要东欧伙伴服从于它,但现实有所不同。各盟友对莫斯科的领导态度极不相同,而苏本身在处理与东欧关系方面显示灵活性。1985年8月苏著名政治评论员尼古拉·谢希林提出各社会主义国家有它自己的特殊民族利益,不会因仅仅建立了社会主义一夜之间就消失。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