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反垄断法》实施下的公用企业垄断行为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反垄断法》以禁止"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之规定将公用企业垄断行为纳入其规制范围。然而基于经济缘由的分析,我国公用企业具有区别于其他占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的特殊性。因而,必须从反垄断法规制的角度出发,在法律适用、监管机构等方面予以特殊考虑,并从具体操作层面出发,采用有针对性的对策,确保"纸面上的法律"落实到实践中去,使公用企业垄断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2.
公用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建国以来,我国的公用企业经常利用其垄断地位侵害消费者的权益、限制市场竞争、扰乱市场秩序、公用企业的垄断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在分析公用企业特徵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公用企业领域引入竞争机制的原因,以及在市场经济前提下,公用企业在有限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规制公用企业的垄断行为进行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WTO体制下中国公用企业垄断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丹 《行政与法》2003,(3):67-69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公用企业既面临着良好机遇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公用企业长久以来存在着严重的自然垄断现象,目前无法适应WTO体制下的游戏规则,因此我们必须对公用企业进行反垄断的法律规制。本文试从中国公用企业垄断的成因、WTO体制下的竞争规则、国外公用企业垄断改革的实践和WTO体制下中国公用企业垄断的法律规制对策几个方面进行理论探讨,以期中国的公用企业垄断的法律规制问题能为更多学者和有关部门所关注。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市场经济国家,垄断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性垄断,而在我国,当前垄断的主要形态则是行政垄断。所谓行政垄断,是与滥用经济力而实施的经济性垄断相对的一种垄断形态,指的是政府和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①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公用企业垄断行为的法律调控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中国公用企业垄断 ,并指出中国公用企业垄断行为形成的社会结构性原因在于 :国家行政权力膨胀 ,团体社会远未形成。因此 ,规制公用企业垄断行为 ,必须重建行政规制机制 ,促进团体社会的发展。具体来说 ,应建立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的企业运行机制 ,建立行业协会 ,建立各种消费者组织 ,建立行业信息披露制度 ,改革公共定价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公用企业行业垄断表现公用企业是指通过网络或者其他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以网络运营为特征,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然垄断性和公益性的企业。典型的公用企业类型有电力、供水、电信、民航、铁路运输、邮政等等,其一般具有网络性、规模经济性、边际成本的递减性、公益性和经营的垄断性特点。公用企业的行业垄断在实践中表现为多种形式,按照滥用行为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即纵向掠夺行为、横向阻碍行为和歧视、强制行为。(一)纵向掠夺行为纵向掠夺行为是指企业利用其市场力量实施的、从供应者和销售者处不合理地攫取高额利润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公用企业反垄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用企业垄断在社会生活中现实存在,并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影响着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危害到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必须深入探讨公用企业反垄断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对公用企业垄断进行法律规制,以提高公用企业效率,促进社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8.
公用企业垄断问题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各国立法历来都将公用企业作为反垄断除外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对此予以质疑。作者首先指出我国公用企业反垄断的现实必要性 ,进而探讨了公用企业垄断正当化依据之理论缺失 ,然后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八、九十年代开展的公用企业改革比较 ,指出公用企业之合法垄断地位业已受到实践的严重挑战。最后对我国公用企业反垄断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行政垄断的反垄断法规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光耀 《中国法学》2004,(6):123-132
行政垄断是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介入市场竞争的行为,反垄断法对此应起到基础性的调整作用。对于抽象行政垄断行为,反垄断法可以起到上位法的作用,作为否定下位抽象垄断行为的依据。而从事具体行政垄断行为时,行政机关实质上具有市场主体身份,相当于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可以适用反垄断法关于支配地位滥用的规制方法,而并没有提出反垄断法上全新的理论问题,其主要意义是宣示性的。目前我国相关立法最需完善的是相关的责任制度以及执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对反垄断法规制的垄断行为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小明 《河北法学》2008,26(3):66-71
市场经济中垄断行为纷繁复杂、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对垄断行为可做不同的分类,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垄断行为及其相互变化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其经济和法律性质的认识和了解。根据垄断力来源及其程度的不同,将垄断行为分为联合限制竞争行为、企业合并审查、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政垄断四大类;通过对它们进行经济分析和比较研究,从理论上深刻地揭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及其经济法律性质,为反垄断立法与执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行政垄断规制悖论解析——兼谈行政权与经济调节权分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卫平 《时代法学》2006,4(6):28-32
行政垄断被归结为“行政权的滥用”,这给反垄断法规制带来理论上的困难:作为经济法的反垄断法何以能够监控行政权的行使?本文认为:行政垄断在本质上属于滥用经济调节权的结果,是政府调控、规制经济的副产品;反垄断法可以“揭开行政权的面纱”,对行政垄断进行复合调整;在建构竞争秩序的过程中为防止公权力的滥用或者公权力作用的相互抵消,应该协调行政法、经济法在法学理论与制度上的冲突,对行政权、经济调节权作出一体化规制。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行政性垄断及其法律规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军 《政法学刊》2002,19(1):2-4
行政性垄断产生和形成的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实际上是一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虽然经过了几次重大改革,但仍未最终消除。与这种管理体制相适应,行政性垄断具体表现为地区性垄断和行业性垄断两种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着一系列不利的影响和危害。然而,我国现行规制行政性垄断的法律法规存在着诸多缺陷和问题,在剔除行政性垄断方面显得十分无助。因此,要依法剔除行政性垄断,就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反行政性垄断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李健文 《政法学刊》2004,21(2):58-59
电力监管问题是电力市场改革中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电监会的成立是电力工业市场的和改革的必然结果是政府管理体 制创新的成果,近年来,以打破垄断,构建政府监管下的电力市场体系为目标的电力体制改革进入了关键时期,应创建我国垄断企业 现代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杨萌  郑志柱 《政法学刊》2010,27(2):48-52
出租车经营中存在的垄断问题,包括:出租车公司与交通主管部门之间存在政企同盟、出租车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形成垄断协议、自由资本对低效管制体制的冲击等。解决问题的路径除了现实主导的行政力量外,还可以有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执法、法院的反垄断司法。  相似文献   

15.
公用企业合法垄断之否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平  赵莉 《行政与法》2006,(4):106-108
传统的观点认为,公用企业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同时也受到了法律的厚爱。但现实中,它不仅没有达到立法者的良好初衷,反而从一个社会福祉的创造者蜕变成了狭隘的经济人,而且是一个有着国家意志和行政权力作掩护的更容易掠夺消费者的经济人,对社会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本文通过对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肯定了公用企业也应该适用反垄断法,并就此考察了几个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16.
立法和主流观点以激励论为依据,将知识产权设定为一种垄断权,然而,这种纯粹向激励创新倾斜的制度,并不能实现最终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激励论本身以及新的经济理论和现实社会生活证明激励论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用是不成功的。知识产权应该仅是一种收益权或征收权,而非垄断权。  相似文献   

17.
入世与中国反垄断法的制定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晓晔 《法学研究》2003,(2):122-134
入世后 ,中国政府越来越注重竞争政策和竞争法问题 ,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和国际市场竞争。中国现行反垄断法规范尚未形成一个系统和完整的反垄断体系 ,对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制裁不力 ,缺乏独立的和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关。 2 0 0 2年 2月的反垄断法草案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企业合并、行政垄断和反垄断执法机关和程序的规定方面存在缺陷。虽然中国制定反垄断法存在压力 ,但是制定反垄断法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遏制跨国公司的垄断势力和改善国家的财政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8.
王为农  陈杰 《河北法学》2004,22(6):18-21
行政权力滥用是行政垄断的直接缘由,因此,破除行政垄断就要彻底清除行政权力滥用的土壤,实现依法行政、行政法治。我国正在进行的行政体制改革正朝着这样一个方向进行,《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等行政法律的出台也表明了中国行政法治的进一步深化。从依法行政的要素入手,对行政垄断进行剖析,分析其行政体制上的成因,继而探讨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实现对行政垄断的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19.
刘大洪  谢琴 《法学论坛》2004,19(4):47-51
当今世界各国在原有的自然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并不意味着对自然垄断理论本身的否定,相反它是从动态角度遵循该理论的体现.试图完全抛弃自然垄断理论的实践已被证明是错误的.对于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必须科学界定自然垄断行业的自然垄断业务部分和非自然垄断业务部分.自然垄断业务部分宜采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非自然垄断业务部分则应适用一般的市场竞争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