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社会主义两条基本原则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灭私有制和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的两条基本原则,但长期以来我们对此陷入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实践上冲击了这一错误和教条,但在很多问题上人们仍有疑虑。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论述的考证,可从源头上弄清“两个消灭”全面、准确、科学的含义,进一步破除仍然存在的错误和教条。  相似文献   

2.
刘国荣 《理论前沿》2002,(11):32-33
坚信社会主义,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性;是因为暂时的挫折并不能改变历史的趋势;是因为现代资本主义的种种变化并不能逃脱其灭亡的命运。同时,坚信社会主义是中国百年历史发展的唯一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3.
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波 《工会论坛》2005,11(1):120-121
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鲜明的特征。作为经济文化的产物 ,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紧密结合 ,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我国的文化产业正处于起步、探索、发展的初级阶段 ,当前 ,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具有五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有利于促进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良性循环 ,满足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 ;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的竞争力 ;有利于发挥丰富文化遗产的优势 ;有利于促进“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同时也是政治建设的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任务。因此 ,我们一定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从而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经历了由两个文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历史演进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立足当前中国具体发展实践,提出了五位一体布局下的五大发展理念。通过对中共历届党代会和中央全会文献的考察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五位一体建设的当代引领的进路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6.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四个全面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新的科学内涵,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活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实践拓展和理论创新上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7.
“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得出的必然结论。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未息、欧债危机不断发酵、世界经济持续动荡的国际大背景下,从“两个决不会”视角审视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对于我们科学地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中,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规律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它在理论上表现为从"三大因素"到"两个文明"再到"三个文明"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并历史性地发挥着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实践的巨大指导功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思想,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思想逐步扩展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建设思想。当前我国正处在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我国建设思想的发展脉络、深远意义和重要任务,才能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具有现实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理论上,要正视社会主义的复杂性、长期性,明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并不代表社会主义的发展会一路畅通,消除资本主义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自然而然地产生,非资本主义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实践中,在国际上要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系统研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关系、正确把握资本的特性与规律,客观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政党的贡献与不足。在国内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路中的资本主义因素,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让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组是落实党的领导和执政的中介机构,是把党的领导和执政贯彻到非党领导机关中的桥梁和纽带。应当以历史的视角、开放的眼光和改革的精神,系统梳理党组的历史发展轨迹,切实解决好党组的理论架构问题,充分开发党组的制度性功能和潜能,以党组的作用发挥拉动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论执政党政治权威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引起社会阶层的变化要求我党在坚持自身阶级基础的同时调适依赖的群众基础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统一构成执政党牢固的社会基础。社会基础愈坚实 ,政治权威愈增强。十六大报告将六个社会阶层作为执政党社会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疑会增强我党作为执政党的政治权威并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3.
对党的执政能力内涵的深入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论述了领导与执政的十个区别,并从这个角度,把党的执政能力概括为十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论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中的执政党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活中,要科学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共产党的主动作为是决定性的因素。为了有效地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向前发展,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正确把握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内涵,必须对依法治国条件下共产党所具有的领导党与执政党的不同身份以及与此相关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进行区分,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执政党与人大之间的两种意义不同的关系,还要抓准做好这些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论拓展党的执政资源的现实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权 《理论前沿》2004,(23):40-41
党的执政资源是指执政党赖以巩固和发展的一切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任何一个执政的党,都有自身的执政资源,如稳固的群众基础、系统的政治纲领以及严密的组织纪律性等等。但执政资源又是一个变量。曾经拥有的资源,如果不保护、不拓展,也会逐渐枯竭,以至消失。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的重大课题。建国以来,历代党的领导集体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相似文献   

17.
“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论断,不仅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实践的历史性课题和我们党历来全力关注并努力实践的核心问题,也概括了现代社会各国群雄竞争的时代潮流,既强调了发展在当代中国的突出地位,也进一步科学地阐明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里庄严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不断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怎样才能不断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执政党为其权威的建立努力寻求社会利益的基础;社会利益结构的变迁蕴含着对执政党权威形成挑战的因素,要求执政党构建和谐的社会利益关系,维护其执政权威。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纬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和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深度来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建设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