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冶钢 《求实》2006,2(Z4):47-48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这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十分重要的课题.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下私人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结论中提出了这一新概念.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最重要代表,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对新民主主义文化进行了系统论述.从文化发展角度看,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形成时期的重要思想在发展战略、政治-文化话语转换以及文化现代化等方面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中的科学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科学的社会功能的重要理论,在认识上强调了真理与实践的关系,促进了科学技术与当时社会生产实践和革命实践的结合.这一思想的形成,体现了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的继承和近代以来科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结果.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中的科学现与所谓"唯科学主义"的指认存在着异质性的区别,对于如何认识科学在当代社会运用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劳资两利"思想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中极具中国特色的内容.这一思想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模糊到明晰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动态性、差异性和超越性的理论特点,并在实践中得以彰显和发展.我们要以毛泽东"劳资两利"思想为指导,建构非公有制企业雇主与雇工间战略伙伴关系,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共产党和群团的组织制度,不断调整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不能成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一直是我国思想界研究的热点.有人编造"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把它说成是毛泽东的.部分学人将其当作学术上的新发现和理论上的新观点加以宣传,欺骗了读者,毒化了学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毛泽东创造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性质根本不同和对立的两种思想体系.目前思想界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学术分野,已经转变成当代中国向何处去的一场斗争."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不仅是国内某种政治力量用来否定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纲领,也是用来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纲领,理论上不能成立,政治上极为有害.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民主共和国"的构想,经历了从"三民主义共和国"思想到"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思想的演变历程。"三民主义共和国"设想是在中国建立一个英美式的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主张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经过比较,中国共产党人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7.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本文从新民主主义宪政实施的条件、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内容和新民主主义宪政实践的历史启示三个方面分析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学者们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其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笔者认为,毛泽东研究新民主主义文化时运用了唯物史观法、阶级分析法、扬弃分析法和唯物主义法等方法.学习、研究、运用毛泽东研究文化的方法,就能够为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一个很好的工具,就能够大大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基本纲领(一般纲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向全党指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道路、模式的伟大纲领,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的重大体现,它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研究并制定了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方略,具有丰富的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10.
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史的研究中,大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向来为研究者所关注。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论述大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和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文章占了相当大的数量,而对土地革命战争十年中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探索却较少论及。以至迄今为止,人们对毛泽东怎样实现从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初步认识到理论体系确立的飞跃,并不很清楚。出现这种状况,客观上是由于毛泽东从大  相似文献   

11.
12.
李永忠 《党史纵横》2004,(10):21-21
今 年是 邓小 平 百 年 诞辰 ,又值 中 华 人民共 和 国建 国 55 周 年 。 从 报刊 、广 播、电视 、网 络 大 量 的 文 章 节 目 中 ,从 人 们 对 他的 真 切 怀 念 中 ,我 感 到 ,作 为 改 革 开 放 总设计 师 的邓 小平 同 志 ,似 乎 从 来就 没 有 离去,他其 实一 直 就在 我们 中 间。 25 年 的 改 革 开 放 ,使 “中 国 式 ”的 社会主 义 ,从横 向 看,既 不 同于 世 界 别 国;从纵向 看 ,也有 别 于自 己过 去 。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之所 以 成 功 ,我 以为得 力 于总 设计 师 邓 小 平 “做 模 型 ”、“建样板 间 ”的方 法 …  相似文献   

13.
说"诚"道"信"     
"诚",是儒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中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古代的思想家从天地生养万物的自然过程中,看到了天地真实无妄、自强不息的特征,就把这种特征称作"诚",并由此推出人的行为准则:"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曾提出:"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自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曾国藩也说:"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也.故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此在己之诚也".所有这些都对人的本性、人的价值、人的使命提出崇高的要求,并激发人们用"至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我们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要着重把握“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根本要求和历史地位等。为此,需要回答“三个代表”与“两个先锋队”的关系。“两股进步潮流”与“两个先锋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没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五种社会形态”的顺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开始,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5.
年轻时,他首创亩产皮棉超百斤纪录,是远近闻明的"棉花刘,离休后,他带领农民科技致富,使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村民们争着抢着让他去讲课搞培训,人们又开始叫他"抢手刘",他就是彰武县离休老干部刘承福.  相似文献   

16.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我们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判断标准.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三个代表",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任务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也成为衡量我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根本标准.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刻,从不同角度,对当代中国的同一历史性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了判断标准,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一致的,两者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7.
“历史周期律”作为反映历史、社会、国家、民族、政党、政权的兴盛衰亡的一种历史现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思考和探索的共同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重温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牢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的重大意义和生命力在于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现实问题,对“三个考验”的挑战作出了适时而有力的回答。  相似文献   

19.
~~“三山计划”与“南进政策”@李海涛 @张成林~~  相似文献   

20.
研究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思想的论者,往往要引用毛泽东于1926年9月1日写成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里的一句话:“中国革命的形势只是这样:不是帝国主义、军阀的基础——土豪劣绅、贪官污吏镇压住农民,便是革命势力的基础——农民起来镇压住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中国的革命,只有这一种形势,没有第二种形势。”但是,论者在引用的时候又往往将“形势”作“形式”。虽只一字之差,然兹事体大,它歪曲了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本人思想发展历程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