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今年9月2日,在美国的积极斡旋下,以色列政府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自治政府)同意在华盛顿就解决以巴之间最终地位问题重启直接谈判。9月14-15日,双方领导人分别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和耶路撒冷举行了第二轮谈判。但迄今双方未就谈判涉及的问题达成共识。巴以恢复直接谈判既体现出美实现其中东战略的迫切需求,也是以巴双方各自的主客观需要。然而,巴以各自对谈判所涉及主要问题的期望值相去甚远,且均面临各自内部“反和”力量的强大阻力。因此,直接谈判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一、“中东和平年”落空巴拉克1999年5月当选以色列总理后,曾许诺在15个月内与阿拉伯邻国实现全面和平,国际社会也对他寄予厚望,甚至把2000年估测为“中东和平年”。然而,2000年中东和平进程的进展却与人们的愿望相去甚远。巴以最终地位谈判未获实质性进展,9月底巴以冲突的爆发使和谈再次陷于停滞;一度被认为有望率先取得突破的叙以谈判随着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的去世而搁浅;黎以谈判也未因以色列从黎南部撤军而出现转机。和平进程的脆弱性进一步显露。(一)阿以关系全面倒退,地区局势骤然紧张。中东和平进程2000年初开局顺利。根据巴以双方上年…  相似文献   

3.
巴以签署奥斯陆协议是巴以和谈突破性的进展。随着谈判的深入,推进和谈难度增大,但在外力的调停下,经过艰苦的谈判,终于达成塔巴协议,是巴以和谈的又一重要成果。随着谈判更具体触及双方根本利益以及以色列大选临近,双方主和派遭受更大的压力和牵制。同右翼极端势力的矛盾和对立也有激化,拉宾被害即是突出表现。巴以和平进程虽受干扰,但终将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4.
耶路撒冷问题是巴以最终地位谈判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美国作为世界惟一超级大国和巴以和谈的调解人,在巴以和平进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美国对耶路撒冷问题的态度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支持国际化;2.默认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并以此为首都;3.要求巴以双方通过谈判解决.弄清美国对耶路撒冷问题态度和政策的演变,有利于认清美国中东政策的实质,有利于推进巴以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5.
最近爆发的加沙战事是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以暴易暴”、“冤冤相报”这一恶性循环长链条中新的一环,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哈马斯现象之所以产生并获得广泛影响与支持,是同以对巴实行双重标准的强硬政策分不开的。巴两大派的关系与巴以关系相互影响。以拉一派打一派不可能实现巴以和解。旷日持久的冲突给巴以双方造成巨大损失。以虽占军事优势并有美国支持,并不等于有了安全。中东和平的出路在于通过政治谈判实现民族和解。  相似文献   

6.
2007年11月,巴以双方在安纳波利斯举行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上达成了《共同谅解文件》,力争在2008年底之前达成广泛的和平协议。时至2008年底,巴以非但未就最终地位问题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反而爆发了较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巴以双方在1993年签署《奥斯陆协议》时将领土、定居点、耶路撒  相似文献   

7.
7月 2 5日 ,历时 1 5天的巴、以、美戴维营三方会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无果而终。然而 ,在此次谈判中 ,巴以双方首脑首次面对面讨论最为关键和棘手的巴最终地位问题 ,且取得了“很大进展”。戴维营会谈将会对未来的巴以和平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今后谈判的前景仍不容乐观。一、戴维营三方会谈的背景巴以 1 999年 9月初签署《沙姆沙伊赫备忘录》以来 ,以军先后两次在约旦河西岸重新部署 ,使巴方单独和联合控制的西岸土地达 4 2 .9%。此外 ,以方还开通了连接加沙地带和西岸南部希伯伦市的安全通道。 1 999年 1 1月 8日 ,巴以正式开始最终地…  相似文献   

8.
2005年,伊拉克重建有所进展,但安全形势未见根本好转,政局仍面临内战和分裂的危险;巴以和谈有所突破,但和谈前景不容乐观;伊朗核问题仍是热点,有关各方的谈判短期内不会取得结果;美国、叙利亚围绕哈里里遇害事件斗争仍未结束,但双方关系短期内将会维持现状。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刚刚开始的关于最终地位的谈判将包括以下6个方面,其主要内容、以巴双方的基本立场和解决前景分别是:1、巴勒斯坦建国(巴勒斯坦实体的永久地位)问题:1947年的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一个独立的"犹太人国  相似文献   

10.
2010年9月初,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华盛顿正式重启双方中断近两年的直接谈判,巴以和谈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巴以和谈自1991年启动以来,已走过近20年的时间,虽然1993年《奥斯陆协议》的签署给巴勒斯坦问题的最终解决带来了一线曙光,但是巴以和谈进程并未如人所愿,一直因分歧过大而步履维艰,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讲屠.  相似文献   

11.
对巴以冲突及其前景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巴以争端久拖不决 :一是巴以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犹太人定居点、难民问题、耶路撒冷地位问题等都是棘手的问题 ;二是巴以力量悬殊 ,以色列在和谈中拒不让步 ;美国的态度也是中东问题和巴勒斯坦问题长期僵持的关键。但从长远看 ,和平进程还会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巴以双方在谈判中虽存在根本分歧 ,但并非没有妥协的余地 ,巴以 (中东 )实现和平也并非不可能。  相似文献   

12.
中东和平进程面面观陈双庆廖百智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后,中东和平进程接连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自1996年6月,以内塔尼亚胡为首的以色列右翼政府上台以来,和平进程又连连受挫。巴以谈判久陷僵局,叙以、黎以和谈难以启动。中东和平进程的参与者除阿以双方...  相似文献   

13.
巴以和平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开始的阿以和平谈判,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双边谈判首先取得历史性突破。1993年9月9日,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互换信函;宣布相互承认。13日,巴、以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宣言规定;巴、以将就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实行自治进行谈判。谈判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解决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杰里科首先实行自治;第二阶段,讨论在约旦河西岸扩大巴自治问题;第三阶段,谈判巴自治区最终地位、耶路撒冷、犹太太定居点和巴难民遣返等问题.又称“最终谈判”。…  相似文献   

14.
《希伯伦协议》签署以来的中东和平进程陈双庆一、耶路撒冷争夺战提前揭幕按照巴以1月17日签署的《希伯伦协议》,以军应于3月开始分三个阶段撤离约旦河西岸的农村地区。各方关注的焦点开始转向有关巴的最终地位谈判和恢复叙以和谈。然而,正当巴以双方就以军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5.
1999年5月,以色列工党领袖巴拉克当选为以色列总理,7月组阁执政后表示要实现已故前总理拉宾所倡导的“勇敢者的和平”,使长期陷于停顿状态的巴以和谈出现转机。9月5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在埃及西奈半岛签署了《沙姆沙伊赫协议》,巴以双方将于2000年2月达成最终地位框架协议,9月签署最后协议。1999年11月8日,以、巴最终地位谈判拉开序幕,持续近一个世纪的巴勒斯坦问题能否在短短的百余天内拿出一项永久性解决方案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政治重建在美国的计划下按部就班地进行,但其国内安全形势严重恶化,暴力活动愈演愈烈,使得美国在短期内难以从伊脱身;巴勒斯坦领导人更迭,巴以双方表示了和谈的愿望,和谈有望重启,但谈判前景不容乐观;伊朗核问题极为突出,将是今后一年里中东局势紧张的新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7.
巴拉克上台后给久滞不前的中东和平进程带来了新转机.巴拉克已表示,准备在15个月内同巴、叙和黎达成和平协议.1999年9月,巴以达成“沙姆沙伊赫”协议,最终地位谈判也随之展开.叙以谈判也有望取得突破.但是要最终实现中东全面、公正、持久的和平还将征途坎坷.我们衷心期盼阿以早日了结百年恩怨,携手迈向新的世纪.  相似文献   

18.
〕巴拉克上台后给久滞不前的中东和平进程带来了新转机。巴拉克已表示,准备在15 个月内同巴、叙和黎达成和平协议。1999 年9 月,巴以达成“沙姆沙伊赫”协议,最终地位谈判也随之展开。叙以谈判也有望取得突破。但是要最终实现中东全面、公正、持久的和平还将征途坎坷。我们衷心期盼阿以早日了结百年恩怨,携手迈向新的世纪  相似文献   

19.
巴以冲突给双方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使中东地区局势进一步动荡不安.尽管巴以双方在5月下旬相继接受<米切尔报告>,6月13日口头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协议,6月底美国国务卿又到中东进行斡旋,布什在接待来访的沙龙时也在停建定居点问题上向以施加了压力,但由于巴以之间诸多根本性问题的存在和有关各方立场的巨大差异,预计国际社会的诸多努力短期内难以挽救巴以和谈.7、8月以来,巴以冲突明显加剧,双方伤亡增多,局势趋于紧张.  相似文献   

20.
经过半个世纪剑与火的争斗,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终于在1993年正式签署了关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通称奥斯陆协议),该协议表明巴以双方相互承认并承诺以和谈的方式解决巴以争端。考虑到解决巴以冲突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奥斯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