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丽江木氏土司与噶玛噶举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心愚 《思想战线》2001,27(6):77-80
噶玛噶举派在康区的长期经营和木氏土司崛起后向康南地区的扩张,使双方建立长期密切关系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新兴教派的出现和形势的变化,这一关系也呈现出三个大的阶段性变化,其变化的实质是基于利益之上的相互利用与相互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
丽江兰     
陈丽萍 《今日民族》2002,(11):54-56
走进丽江,如同走进神圣的殿堂。通透圣洁的蓝天、古朴壮观的木王府、令人神往的小镇古城、长年不化的玉龙雪山等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神秘悠长的东巴文化、旋律优美的纳西古乐乃至“鬼才”宣科的奇妙经历,无不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游客,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1999年丽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的殊荣,丽江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陈鸣 《今日广西》2008,(14):65-67
1996年,云南丽江遭遇7.0级大地震,这个城市并没有像人们一开始想象的那样,将在废墟和悲伤中艰难喘息;而是出人意料地用了两三年时间便脱胎换骨,最终一跃成为世界级旅游城市。在丽江生活的纳西族、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也在重建中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4.
情系丽江     
人人都说丽江好,我久已心向往之,直到今秋才偿夙愿。短短十天对丽江的游历,虽说很不深入,但却在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美好印象。丽江之美实在名不虚传,纳西文化着实令人惊叹,使我大长见识,大动感情。  相似文献   

5.
伍莉  万永林 《思想战线》2006,32(2):117-122
有明一代,丽江磨些土官木氏与中央王朝之间结成了良性互动的君臣关系。洪武年间,阿甲阿得倾心归附,朱元璋赐以木姓,授世袭土知府职,委其镇守滇西北、屏藩藏区的重任,开创了两者之间良好的君臣关系。木氏与明王朝之间良好的君臣关系,反映了中央王朝对磨些强大的政治吸引力和影响力,体现了磨些氏族对统一王朝的归属认同感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6.
时下热播的40集电视连续剧《木府风云》,讲述了明代云南丽江木氏土司统治时期,家族内部腥风血雨的争权夺势和权力更迭的恩怨情仇。明朝木府发生政变,年轻的木增来到京城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成后回到家乡带领族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歌颂了木府开放亲和、诚厚谨慎和勇敢善战的民族精神。阿勒邱身负家仇潜伏木家20年,心机城府极重,  相似文献   

7.
丽江古城纳西和汉文化的相互影响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福泉 《思想战线》2005,31(2):48-53
自明代以来, 一批又一批的汉族移民定居古城, 陆续接受了纳西人的语言、服饰及生活习俗, 同时也将内地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带入了纳西古城。在历史的进程中,藏、白等民族也有不少人定居古城, 与纳西人通婚。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互补, 使这座古城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成为一个突出体现了中华各个民族“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典型社区。  相似文献   

8.
云南丽江,美丽而神奇。那天,本该是早晨到达丽江的,因飞机故障,延迟到午后,候机的烦燥心情与旅途的疲惫笼罩着我们,可当我们一踏入丽江古城,那份不快刹时烟消云散。天上飘着丝丝的小雨,我们漫步在古城的街头,品味那浓郁的民族风情,欣赏那深厚的人文蕴涵。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与使用为基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以此为出发点,分析旅游产品的资源、服务和宣传三方面与知识经济的藕合点,从而认定,旅游资源本质上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与加工环节,为游客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旅游配体是分配与共享信息的手段或工具,旅游资源和服务的宣传则是信息传播迅道.云南丽江旅游业之所以获得迅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开发建设与知识经济的运行原理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曾谦 《求索》2006,(3):135-137
章太炎对佛学具有十分浓厚的兴趣,曾对佛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它借助自己深厚的学术背景,以一个中国学者的眼光对佛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释;认为佛学具有无神论的特点,提出用佛教来鼓舞民众,进行革命的观点;他对佛教各派进行评判,提出了进行佛教改革的主张。  相似文献   

11.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晨曦中,在婉转悠扬的歌声伴奏下,长途汽车一路颠簸,终于驶进了这个既现代又古典的城市——丽江。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一个海拔2400米的高原小城。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古香古色的市容建筑以及东巴文字、纳西古乐等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绵延至今,这里因此被称作  相似文献   

12.
丽江情绪     
<正>一种出于天性的欢乐,一种不设防的放肆和纵情,醉倒了丽江的不眠之夜。初到大研镇,就像一脚跌进了明清时期的秦淮灯影里,歌声如潮,灯幌似海,穿街过院的玉龙雪水在歌楼和酒幡底下泛着红光、淙淙轻吟。已经过了子夜,依楼带  相似文献   

13.
在春和景明、政通人和的美好时节,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玉龙县于4月10日迎来了50周年华诞。  相似文献   

14.
韩玉玺 《人大研究》2002,(11):46-46
丽江古城犹如一颗闪光的明珠镶嵌在滇西高原之上。这里地势虽高 ,但冬无严寒 ;纬度虽低 ,但夏无酷暑。整个古城群山环抱 ,泉水绕流 ,城依山建 ,水绕城走 ,花繁林茂 ,环境优美 ,被誉为“高原姑苏”。古城始建于明代 ,街道以四方街广场为中心 ,向四方辐射 ,建筑物多为二层木楼 ,临街而建 ,鳞次栉比。这些建筑原为民居 ,现大多改为商铺。别具情趣的是 ,凡有街道处 ,便有清水流 ,街因水设 ,水随街行 ,曲径通幽 ,流水引胜。在街与水的接连处 ,是一座座古桥 ,似初月 ,如弯弓。街旁、水畔、桥边 ,奇花锦簇 ,杨柳依依。街市上店铺林立 ,茶座、酒楼、…  相似文献   

15.
闻名遐迩的丽江古城边,有一座鲜为人知,但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村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相似文献   

16.
我从东海之滨来到了滇西北高原、当我轻轻敲开丽江古城的大门时,不禁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小桥流水、古街曲巷、繁花碧树、青砖灰瓦、垂柳依依,更有城头那两架高大的水车在喷珠扬玉,咿呀咿呀地唱着歌……  相似文献   

17.
丽江印象     
早就向往彩云之南,那里,有风姿万种的阿诗玛、有风花雪月的大理、有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但一次匆匆的云南之行,脑海中刻下最深印记的,却是对丽江的感怀。  相似文献   

18.
正《被遗忘的王国:丽江1941—1949》是俄国人顾彼得关于丽江的回忆,1955年用英文写成,1 9 9 2年由云南人李茂春(纳西族)翻译出版。因为丽江的名声,这本书一直畅销,我读的这本是2007年版,已经是第6次印刷。关于丽江,今天有很多书,有学术著作,也有大众的文化读本,《被遗忘的王国》放在其间,显得有些特别。总体来说,这是一本比较难以归类的书,尽管它把丽江古城  相似文献   

19.
叶思孔 《今日民族》2002,(10):40-41
  相似文献   

20.
陈坚 《今日民族》2009,(7):34-37
纳西族人民世代居住在风景秀美的丽江地区,山水怡情,创造出纳西族灿烂的历史文化;而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孰古精神”则是纳西族人民自古以来的精神生活写照.这种精神反映在生活中便是一种务实平和的人生态度。在过去的数百年间.丽江纳西族创造出其独特的城市营建方法和园林文化样式,它作为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城建、园林文化形式被人们所喜爱,对其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