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6,(13)
正当下台湾的年轻世代,正是李登辉、陈水扁"去中国化"时代成长的,他们对大陆的认知,几近于零,或者是偏向的、不全的,以至于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祖国大陆不了解,甚至产生一定的误解。为使这些台湾青年能够了解大陆,进而认知大陆、消除误解、增进共识,近年来,两岸各领域各阶层开展了林林总总的各类青年交流活动,尤其是大陆在组织开展两岸青年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全力以赴,开展了一  相似文献   

2.
吴彤 《两岸关系》2007,(8):54-54
2007年7月8日至7月18日,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与湖南省政府联合主办的"情系湖湘——两岸文化联谊行"大型交流活动在湖南省举行。其中来自台湾的文化界精英有89人,来自港澳和大陆的文化界人士55人。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赴台湾考察,在与台湾工商界人士的接触中,我感到台湾民众绝大多数希望两岸关系稳定发展,他们十分关心大陆经济和改革开放形势,愿意与大陆进行经贸交流,有些台商甚至半夜找到考察团,商谈到大陆投资事项,其急切之情可见一斑。可见,两岸发展经贸关系具有广阔前景,应该扩大两岸交流,增进理解和互信,同时,两岸经贸关系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  相似文献   

4.
王瑞阳  唐金栋 《台声》2014,(9):64-67
8月1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在第六版刊登了“小天使们爱台湾”活动系列报道,参加第十四届大陆和平小天使赴台交流活动的厦门小天使们用稚嫩的笔写下了他们参加活动的感受,同时也开启了我们对那段快乐时光的回忆和对“两岸和平小天使交流活动”——这项两岸青少年交流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参与者年龄最小、影响范围最广泛的一项活动的追忆。  相似文献   

5.
于强  耿曙  李扬 《理论月刊》2015,(2):111-117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快速改善。为了争取台湾同胞的认同和支持,大陆推出了一系列惠台政策,这其中既包括到台湾的中南部向农民和渔民采购农渔产品,也包括和台湾方面合作,推动大陆居民赴台观光。两岸扩大交流的一系列政策使得台湾民众因此而受惠。本研究通过对2008年和2012年台湾地区"总统"选举和"立委"选举中,受惠于两岸交流地区的投票数据变化的分析,考察台湾民众在受惠于两岸交流活动之后,他们的认同和投票行为是否发生改变。统计结果显示,惠台政策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既定的政策效果,在部分地区,台湾民众的确将票更多的投向主张两岸和平发展的候选人。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1,(6):63-63
中华两岸文经观光协会于2002年1月在台湾成立,是一个民间社团法人组织,由台湾各地的中小企业及文化、法律、学术等专业领域人士组成。协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密集主办、协办或参与各项两岸经贸、文化及观光交流活动,以推动两岸交流、促进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7.
吴翠芳 《台声》2004,(9):48-49
“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互访交流活动”始于1992年,至今已有十三个年头。在这十三年里,已成功举办了九届。这项活动是由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台湾企划人协会共同举办的。 1992年8月,第一届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当时共有台湾小天使146人参与。第一次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以后的持续交流开了好头。 在过去的八届交流活动中,大陆共接待台湾小天使600人次,并有大陆小天使437人次赴台参访。该活动是目前两岸少年儿童交  相似文献   

8.
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后,台湾一批中高层人士已通过各种渠道、多种方式,与祖国大陆开展了广泛的交流活动。相对而言,一些基层台湾民众这种交流的机会还不是太多。为了让台湾一些基层民众也能有机会参加两岸多种交流活动,2013年以来,浙江海外联谊会与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以台湾青年和基层代表人士为重点,以举办活动为载体,不断拓展对台工作面,现已连续举行了两届三次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14)
正2016年初台湾两场重大选举结束,台湾政局巨变,两岸关系发展,也进入不确定时期,必然影响与冲击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尤其两岸经贸制度化合作。年初以来,整个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显著趋冷:两岸经贸制度化协商与互动机制中断,两岸大型经贸交流活动减少,两岸贸易持续萎缩,台商对大陆投资减少,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缩减,未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很不乐观。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5,(12)
<正>6月9日,两岸青年创业就业考察交流活动在上海开始第一站的行程。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同参加活动的20多位两岸青年交流座谈。张志军在听取了台湾青年团体代表、创业团队带头人及正在创业的青年代表的发言后说,希望台湾青年朋友通过在大陆考察交流,深入了解大陆各地  相似文献   

11.
《两岸关系》2006,(7):5-5
6月14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对两岸航空业民间组织就两岸客运包机节日化和开办两岸专案包机达成共识一事接受采访时说,积极推进两岸直航是我们的一贯主张,我们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随着两岸经贸关系不断发展和两岸人员往来日益密切,早日实现两岸直接通航,已成为当前两岸交流中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两岸直航是每年数百万到大陆经商、探亲、旅游的台湾同胞的需要,是众多台湾工商企业界人士在大陆经商、发展事业的需要,是实现两岸民众旅游正常化的需要,是台湾水果、蔬菜到大陆销售,降低运输成本,照顾台湾农民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2002年,两岸关系虽然出现一些波折,但两岸民间交流继续保持热络势头。大陆精心维护两岸人民多年的交流成果,坚持不懈地推进两岸交流。海峡两岸社会各界人士积极踊跃地参与两岸交流活动,把两岸交流和人员往来进一步推向广度和深度。截止2002  相似文献   

13.
交流短波     
两岸电子出版研讨会在台湾举行 由台湾民间主办的“两岸电子出版研讨会”,6月15日在台北科技大楼举行。来自祖国大陆的12名及台湾的18名电子出版业界代表展开了为期十天的交流活动。 台湾“光复书局”总经理林宏龙说,这次研讨会针对台湾地区出版业未来十年发展策略及大陆电子出版品  相似文献   

14.
<正>金风习习,硕果飘香。首届海峡两岸中学生手球交流活动于9月19日至24日在山东昌邑举办。本次交流活动突出手球文化的主题。在举办活动的同时,首届两岸教育教学管理研讨会也拉开了帷幕。开幕式上除手球交流活动等环节外,还安排两岸师生互动交流、欢迎锣鼓、阳光健身操、太极扇等活动。活动中,台湾师生亲身感受到大陆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扩大了两岸师生的交流内容,促进了两岸师生深入交流,进一步拉近了两岸青少年之间的感情。以手球为媒,同时开展教育教学管理研讨会。台湾师生分别到昌邑市第一中学、昌邑市文山中学、潍水学校、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21)
正从台湾8县市首长登陆沟通之后,两岸交流活动产生了化学变化,虽然民间交流活动仍持续,但如果有大陆官方色彩的组织来台交流,现在都"希望"能够在蓝营8县市办理。过去一直在高雄举办的"北京特色周"活动,明年暂定换到新北市举办,原本今年底在彰化举办的两岸狱政交流,现在也朝向在新北市举办。谁执政是次要的,只要两岸和平就能创造双赢,更可以让老百姓过得和乐。可惜到目前两岸僵局仍没打开,真的令人堪忧,因为两岸和平是台湾发展的前提,不要让两  相似文献   

16.
“希望两岸尽快直接‘三通’,台湾的政客我不敢说,只要是台湾企业界人士绝对赞成两岸‘三通’,我们这些已在大陆扎根搞企业的人当然赞成两岸统一,我们不愿涉足政治,但是,不能两只脚踏着两岸还要  相似文献   

17.
1、1992年9月,台湾航运界派出了以台湾船联会理事长杨景璇和中华海运研究协会理事长池孟彬为首的代表团访北京,并赴厦门出席第一次海峡两岸海上通航学术研讨会,台湾43位航运界人士参加了会议。这是两岸航运界首次大规模的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8.
高旭  张亚静 《台声》2023,(2):70-72
<正>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两岸同胞相向而行,不断走亲走近。他们有的是深耕地方产业的台商代表,有的是两岸交流领域的资深人士,有的是初到大陆工作生活的台湾青年,还有两岸婚姻家庭中的台胞小朋友……2022年,他们过得怎么样?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讲述。  相似文献   

19.
6月中旬,“千岛湖事件” 已审理完毕,3名案犯被判处死刑.回过头来看,事件发生后,台“陆委会”4月6日决定停止招揽大陆旅游团,并考虑宣布大陆为“危险区”.台“经济部” 宣布暂停开放台商到大陆投资开发工业区.13 日,该部又为配合“陆委会” 暂停两岸文教交流,决定暂停审查台商赴大陆投资案和开放大陆农工原料进口.这些决定在台湾各界引起不同反应,虽然部分人士表示支持当局的行动,但大部分人士认为,台当局不应将一旅游意外事件情绪化、泛政治化,更不应将两岸经贸交流作为抵制筹码.他们指出,两岸经贸相互依存,经贸交流停不了,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是无法阻止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编辑布吹风     
《两岸关系》2002,(7):3-3
国台办主任陈云林5月21日关于尽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的讲话,在台湾引起了巨大反响。连日来,台湾各界人士纷纷发表谈话,希望台湾当局尽快授权民间人士与大陆协商两岸“三通”。一些有影响的工商界人士还主动请缨,愿意得到授权后参加两岸“三通”协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