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薇 《法制与社会》2010,(15):297-297
民事主体的存在在于法律的承认,民事主体同时必须是具有独立意志和利益的主体。法律对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设定是出于一种特别的保护需要。  相似文献   

2.
民事主体功能论--兼论国家作为民事主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马俊驹  宋刚 《法学家》2003,20(6):56-64
特定功能的实现是法律赋予某类社会存在民事主体地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特定的社会功能通过民事法律关系更能有效地实现,则法律就应该赋予该类社会关系的主体民事主体地位.国家因为其特定的功能而成为民事主体.作为民事主体的国家,可以在物权、债权以及国家赔偿方面有效地发挥其功能.民事主体制度在特定功能的内在推动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民事主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其个性化的价值特点,对这些个性化的价值进行分析可以找出民事主体整体的价值定位。民事主体除了对社会和个人的价值之外,还应注意到它作为一种制度在整个民法体例构建中所起的作用,即民事主体的体系价值。  相似文献   

4.
民事客体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事客体与民事主体相对应的概念,是民法学中的基本范畴,但是当前民法教科书中普遍重视民事主体,而对民事客体这一概念却语焉不详。民事客体的概念、内容及分类等概念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5.
合伙列入民事交往活动,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但合伙究竟能否成为独立民事主体,或者属于哪一类主体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贾少玮 《法制与社会》2011,(11):247-248
由"松花江污染案"引出对于动物民事主体地位的讨论。"非法人组织"虽然不能完全的独立承担民事义务,但其被确认为民事主体已经被学界和实务界所认同。使我们合理界定民事主体,确立动物的民事主体地位有先例可循。纵观世界各国立法及司法判例,将动物视为一种"客体"是普遍做法但作为民事主体也并不少见。确立动物的民事主体地位是必要、合理性的。赋予动物平等的民事主体地位并不等于相同的民事主体地位。赋予动物民事主体地位的是社会向前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必须,也是对民法学说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事主体与民事诉讼主体有限分离论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启平 《现代法学》2007,29(5):143-152
对民事主体与民事诉讼主体的关系,我国现今学界主流持有限分离论。此论是对现行法律的误读及对两主体关系应然与实然的混淆。实体法与程序法在主体制度上的失衡,已成为两法共同有效地实现保障权利、解决民事纠纷、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等民事诉讼目的的巨大障碍。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团体的"三元"民事主体结构,应成为我国民事立法关于民事主体结构构建的基本结构。民事主体与民事诉讼主体,应当是内涵有别但外延一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民事执行主体,是指在民事执行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频繁参与民事执行活动的主体主要是执行法院、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民事执行各主体的利益需求是多元化的利益驱动集合体。民事执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并由司法介入的社会利益再分配。司法机关应当建立大审判、小执行格局,以缓解当前的执行难问题。并对执行调查权进行技术改革,达到执行主体之间的利益状态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9.
科学客观地确立司法拘留与民事拘留的关系,不仅是拘留理论深入研究的需要,也是拘留立法和拘留实践发展的需要,本文在考察对该关系的众多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当今的司法拘留与民事拘留是一种广义交叉关系和狭义全异关系,主张这两种关系中的“民事拘留”名称应被具有个别性的具体名称所取代。  相似文献   

10.
民事检察监督的主体是唯一的即人民检察院,而民事监督的客体却是相对广泛的,甚至是全方位的。民事检察监督的客体包括民事审理行为、民事判决行为、民事执行行为、民事审判人员在民事审判过程中的廉洁行为等。通过对民事检察监督客体的确定和研究,并探寻其中的逻辑关系,可以使民事检察监督又好又快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主体制度是民法的核心制度,是建立民事法律关系的先决条件.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民事主体二元结构面对急速变化的社会现实已经难以支撑和维持.事实上,非法人团体已经大量出现,直接或者间接的成为了民事主体.本文从民事主体制度的理论和我国立法现状出发,结合王利明教授和梁慧星教授分别制定的民法典草案,探讨了非法人团体在民事主体制度中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2.
环境质量的好坏关系我们当代每个人和子孙后代。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即公民、法人、团体对于一般的民事主体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提出的诉讼。本文从实例入手并比较外国立法,从而提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13.
非正规就业是为了解决城镇职工就业问题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就业模式,这种就业模式的载体是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该类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经营型经济实体,其民事主体地位以及与之相关的责任承担方式、内部组织形式等都亟待立法加以明确。应当对该类组织专门赋予其一类新的民事主体地位,并从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内部关系、外部关系的处理等四个方面明确该类组织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4.
作为资源分配的基本法,民法中的权利义务是为预定的归属者而设定的,这种归属者我们称之为民事主体。在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更替和思想文化的演变的合力作用下,民事主体经历了从"人可非人"到"非人可人"的复杂的历史变迁。为探讨推动民事主体制度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本源动力,功能论的观点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多元化的发展促进了文明社会交往主体的多样化和交往自由,鼓励民事主体去实现其权利是对人的权利的尊重和保护,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有错误判决的案件,有权按再审程序提起重新审判的主体。本文认为我国现行的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存在很多的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事再审程序的预期效果,有必要重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16.
民事调解协议和民事调解书是法院进行民事调解的重要法律文件,但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4]12号)(以下简称《调解若干规定》)等均未对民事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与民事调解书的法律关系予以界定。而且笔者认为,从法理上来看,现行法律对于调解协议与民事调解书的规定本身存在着诸多矛盾,  相似文献   

17.
张祎 《法制与社会》2012,(15):278-279
胎儿民事权益的保护愈来愈成为我国法律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我国现行民法不承认胎儿民事主体地位,导致胎儿的很多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的现状,有必要结合理论与实践来讨论胎儿应否具有民事主体地位,并探究确立胎儿民事主体地位的紧迫性和必然性,初步明确胎儿民事权益的大致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8.
家庭的民事主体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宁清同 《现代法学》2004,26(6):145-153
家庭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履行其社会职能,家庭在客观上具有作为民事主体的必要性,事实上也已经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实施者。家庭具有独立的意志和财产,在法理上具备作为民事主体的一般条件,现行的国内外法律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家庭的民事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9.
吴玲 《中国司法》2004,(8):19-21
一、民事执行权的性质世界各国法律对行使民事执行权的主体规定不同,但民事案件实行“审执分离”是共同的。从世界几个有代表性国家民事执行制度可以看出:执行主体为法院的一元制国家,如法国,执达员是设在法院的公务员,不是法官;执行机关与法院截然分离的二元制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民事执行由与法院毫不相干的行政长官实施;由法院和执行官共同行使执行权的混合制国家,如德国、日本,法院和执行官相互配合、相互协助,部分民事案件由非法官的执行官执行。民事执行权是司法权,还是行政权,或者兼有两种性质,各国对此的认识差异大,理论上分…  相似文献   

20.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确立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但对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并未明确规定,仅规定了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提起。文章认为公民、社会组织、检察机关均应有权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三者相互构成多元、有序的民事公益诉讼提起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