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北上苏皖的新四军领导干部中,有个廖海涛,上杭人,1928年 3月入党,是上杭苏区的创建者之一。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他率领红军游击队在上杭双髻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敌人抓去他的母亲、妻子和儿女,逼他投降,但他强忍亲人被害的悲  相似文献   

2.
革命据点村——上杭双髻山脚下大和坑,有一位梁大妈。她原名叫李新人,因夫家姓梁,村里人都叫她梁大妈。她年仅39岁,额上却挂着好几条皱纹。她家里只有一个男孩,由于敌人的多次洗劫,一贫如洗,然而每当红军游击队来了,她都想办法弄点好吃的东西来招待同志们,每逢圩天,她总要去赶圩,请乡亲们分头买点盐、肉等集中起来支持红军游击队。有一次,谭震林同志到大和坑检查工作,叛徒王来才知道后,跑到国民党军队158师告密。谭震林同志当天已离开大和坑,廖海涛同志因还有事留下。第  相似文献   

3.
回眸这一组在20世纪上半叶拍摄的有关重庆人发型、服饰、艺术像、生活照的老照片,可以窥见一些民风民俗鼎新革故进程的轨迹。“天下头等事业,人间顶上功夫”。辛亥革命后的剪辫,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社会生活领域中划时代的革命,它剪断了几千年封建传统意识长期拖在人自己身上的一条“尾巴”,演绎了破旧立新、移风易俗的进程。民国初年,女式发型主要流行的是“一字式”、“垂丝式”、“燕尾式”、“刘海头”和长辫,发髻有:“螺髻”、“包髻”、“连环髻”、“朝天髻”、“元宝髻”、“鲍鱼髻”、“舞风髻”、“香瓜髻”、“空心髻”、“盘辫髻”、“面包髻”、“东洋髻”、“堕马髻”等,还有“双龙辫”、“蝴蝶须”、“葵花红”、“半朵梅花”等等;20世纪20年代,男发更时髦于偏分式(俗称“拿破仑”式)与中分式(俗称“华盛顿”式);到了30年代,已呈现出一派“发式创新、头头是道、容光焕发、面面兼春”的局面了。一时美女俊男、花髻云鬓像无数道靓丽的风景线,穿梭于重庆爬坡上坎的大街小巷。只不过多了男发“波浪”的风起云涌,女式“卷花”的五彩缤纷。有对联道:理面美容,男子汉轩昂仪表;烫发添艳,女儿家绰约英姿。当时间的车轮早已把人们带进了21世纪,不难看出,当代一些流...  相似文献   

4.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随着近期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的热播,人们再次领略到当年铁道游击队神出鬼没打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壮举。当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山东微山湖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由王震将军题写碑名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  相似文献   

5.
何立波 《党史纵览》2008,(12):15-18
2005年8月.新版35集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在荧屏播出。该剧有一段情节.描写了“铁道游击队”护送刘少奇过津浦铁路时扣人心弦的故事。由于篇幅的限制.剧中没有对“铁道游击队”护送刘少奇和刘少奇关心“铁道游击队”进行详细的描述.实际上.刘少奇与“铁道游击队”之间.有着一段值得称颂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马路游击队     
几乎在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活跃着一支这样的队伍,他们挖马路、设路障,凡城里人都感受过他们的威力,可以称之为“马路游击队”。十多年来,只要不出差,我每天早晨都要骑自行车去游泳馆或水上公园,因此三天两头地要遭遇“马路游击队”,对他们的“战绩”也体会得格外深刻。比如,  相似文献   

7.
抬头望北斗     
一、意外消息月光皎洁,繁星满天。在武夷山脉西段猪子(山东)寂静的山头上,除了警戒岗哨之外,游击队的战士们都已经睡熟了。但是,彭胜标和胡荧佳却久久难以入眠。他们是这支革命队伍的领导人,此刻心中有许多个问号在翻转。自从主力红军北上长征后,游击队被敌人重兵围困在闽赣边界的深山老林里。敌人实行了残酷的“五光”、“十杀”政策,用“移民并村”的恶毒手段,割断了红军游击队和群众的联系,又订立“保甲连坐”的制度,组织反动地主武装还乡团和自卫队,修公路、筑碉堡、架设电话线,对游击区进行层层封锁、步步包围,梳头般地“搜剿”了几个月。敌人的大部队撤走后,还留下独立第33旅、别动队和各县保安团“驻剿”,日夜监视,时常搜山。游击队的处境非常危险、困难。游击队在从长汀到瑞金的百里大山里,坚持斗争已经有两年多之久,和敌人进行过近百次大小战斗,有的是敌人派兵搜山“清剿”,有的是我军主动出击,攻打敌人的联保办事处,镇压叛徒和极端反动的坏家伙。尽管总的形势仍是敌强我弱,游击队却不但能在逆境中求生存,而且还不断地发展壮大,正式打出了汀瑞红色游击司令部的旗号。汀瑞游击队由陶古、瑞金游击队为主要力量,后来又  相似文献   

8.
在吉林省磐石县城西北20公里的三棚乡,有座红石砬子山。抗日战争时期,我南满游击队就经常驻扎、活动在这里。当时,游击队里有一位朝鲜族女战士,没人知道她的真实姓名,游击队里的同志都称她“侦察英雄”;在根据地的群众中,她说良己姓洪,从山里来,久而久之,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山里红”。她在执行任务时经常穿一身红衣裤,打鬼子、除汉奸,机智勇敢,每到百姓遇难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她的身影,因此又有好多人称她“红石女侠”。直到今天,当地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山里红”或“红石女侠”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9.
刘威  老柯 《党史纵横》2011,(6):29-30
抗日英雄、我国东北地区最早的一支铁路工人抗日游击队的创建者李延青,是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1902年生于莱州湾一个贫苦人家。掖县地处莱阳西北,民国年间,“西北菜子”以有头脑、许多人家都有男子“闯关东、下崴子”经商做买卖而闻名山东半岛。由于家境贫寒,李延青童年时便随父兄下海打渔,  相似文献   

10.
随着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的出版和影片《铁道游击队》的上映,铁道游击队政委方正的形象已是家喻户晓。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方正──1942年11月至1943年6月担任铁道游击队政委的文立徵却于1945年2月22日在鲁南临城县(今山东省滕州市西冈镇)丁家堂村牺牲,年仅34岁。关于这位英雄烈士的战斗经历,《山东军区抗日战争时期战史》附件《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我军革命烈士英名录》,将他的籍贯记作“江苏铜山县”;在烈士的故乡湖南省衡山县,由于“找不到入党证明人”等原因,不承认他的“烈士”身份,甚至认为他是“在外干坏事而下落不明的人”…  相似文献   

11.
在南靖、平和两县交界处,有一个被誉为“红色摇篮”的小山村——内炭坑。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留下红军游击队的足迹,寄托着对革命的一片深情…… 内炭坑由水头、旧厝、树下3个小村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三七年夏天,抗战开始以前,我在香港。西安事变后,华北国民党同红军已实现和平,而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国民党却仍在继续“围剿”。闽北的黄立贵就是在三七年的春天被打死的。国民党想消灭我们,他们说南方没有游击队。这时,我党一直在积极寻找南方红军游击队,而且途径很多。我知道的张云逸就是在西安事变后党中央派他到香港的,他的任务就是了解南方红军游击队的情况,并把他们改编为我党的一个统一的军队,实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一九三七年上半年,香港有  相似文献   

13.
《湘潮》1986,(10)
在药姑山周围的崇阳、通城、临湘几个县中,临湘壁山苏区游击队队长姚天才,是个传奇式人物。提起“姚天才捉‘姚天才’”那段轶事,人们更是津津乐道。一九三一年初,国民党临湘县团防局贴出一张告示,悬赏一千大洋取姚天才首级,活捉其人者加倍奖赏。告示贴出半年多了,姚天才领导的游击队却更加活跃。敌人无可奈何,只好在原来的数字上各加一千。  相似文献   

14.
山城枪声     
三十年代初期,福建漳州出现一支共产党游击队,队长王占春,勇猛过人。20几名队员,人人身佩一枝驳壳枪,个个英勇善战。他们经常在漳州附近的九湖、上下南乡、石码一带活动。乡间的土豪恶霸、流氓地痞,如果胆敢仗势欺人,横行乡里,一且让游击队知道,就甭想活命。老百姓把游击队视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好汉,称他们是王占春的“短枪队”。这支“短枪队”为民除害,威震敌胆。反动派兴师动众下乡“清剿”,见不到游击队的影儿,就拿老百姓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积极倡导并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国民党顽固派坚持片面抗战和反共立场,把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和力主抗日的民主进步人士、青年学生视为眼中钉,肆意镇压。现就国民党顽固派在江西制造的一系列反共反人民的暴行概述如下: 一、诋毁、偷袭抗日游击队 “芦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于1937年10月达成一致抗日的协议,宣布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组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国民党军停止大规模“清剿”游击区。但国民党江西当局的顽固分子仍然坚持反共立场,念念不忘消灭红军游击队。他们借红军游击队整编之际,恶意散布“共匪要求投诚”、  相似文献   

16.
一状告出个游击队 1937年10月间,一张状纸摆在中共中央分局项英、陈毅的案前:“……共产党游击队在汀瑞公路上拦截客车,危害地方治安、破坏国共合作,应严加管束……”  相似文献   

17.
一 1937年7月,三南游击队与中共赣粤边特委失去联系已近3个月了,他们不知山外的局势。只是,国民党在三南地区的兵力部署发生了令他们捉摸不透的变化:国民党军第四十六师进山“围剿”的军事行动突然停止,而江西保安团的骚扰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频繁,总像幽灵似地围着三南游击队晃来晃去。 三南,包括龙南、全南、定南3个县,位于江西、广东交界,是九连山脉西北端的一片山区,黄牛石,大鹅峰等千米高峰耸立其间。 三南游击队,是1935年4月  相似文献   

18.
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事迹举世闻名,曾教育、鼓舞着全国人民,很值得我们讴歌。铁道游击队最小的队员──张书太,一直默默地生活在我们身边。他10岁就参加了游击队,多次出生入死、深入虎穴机智、勇敢地完成了连成年人都难以完成的任务。早在50年代,著名作家刘知侠(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的作者)就以他为原型与主人公,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小队员》,后又改编成连环画本,书中许多传奇般的故事,曾教育着千千万万的青少年。他10岁就成为铁道游击队秘密侦察员张书太子1930年出生在枣庄薛城渐庄一个贫农家庭。他家里很…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以来,在有关反映闽东三十年代工农武装斗争的论著中,都把闽东工农游击队下属的七个支队的名称,写成“闽东工农游击第×支队”,中间漏了一个“队”字。笔者认为,这是不符合史实的。根据现有找到的盖有第七和第十一支队队部印鉴的两张收条来看,第七、第十一支队是闽东工农游击队第七、第十一支队,而不是闽东工农游击第七、第十一支队。照此类推,一、三、五、九、十三支队也应如此。希望在今后的论述中,注意  相似文献   

20.
赵尚志1925年2月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学习,积极参加了支援“五卅运动”的爱国斗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入黄埔军校学习,学完派回到东北工作。他两次被捕入狱,都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情操。“九一八”事变以后,他开始了反抗日本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赵尚志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创建珠河游击队,开辟哈东根据地,建立抗联第三军,转战松花江两岸,远征黑嫩平原,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极大地鼓舞了东北人民抗日救国的士气。自从珠河游击队创建以来,日军就视赵尚志和他领导的游击队为心腹之患,一直把赵尚志列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