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左手伪装笔迹鉴定原理采撷与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案件中,行为人故意临时用左手做伪装书写,以掩盖自身真实的书写笔迹。左手伪装笔迹与右手正常笔迹之间虽存在较大差异,但可以通过比较检验对书写人进行同一认定。由于个体生理特性以及书写运动机理,书写人的左手字往往能够反映其右手书写活动中的某些书写动力定型,为鉴定左手伪装笔迹提供了重要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笔迹从其实质来看,是笔迹书写人书写技能和书写动作习惯的反映.笔迹鉴定结论正是笔迹鉴定人通过笔迹特征来认识书写人的书写技能和书写动作习惯,经过综合评断而给出的检材与样本是否同一的推断性意见.当检材或样本笔迹中出现漏笔画现象时,其是否可以反映书写人的书写动作习惯将直接影响笔迹鉴定人对笔迹书写人书写动作习惯的认识,进而影响鉴...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作案的笔迹分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涉及的老年人 ( 6 0岁以上的女性和 6 5岁以上的男性 )作案的动机特点主要为以大 (小 )字报、传单、匿名信等形式发泄对现实政府、某种社会现象、某个领导的不满 ,或为获取不义之财而伪装笔迹。这类案件可从老年人的言事特点和笔迹特点两方面进行分析。在笔迹鉴定时应注意 :(一 )正确区分老年人与中青年人病理笔迹。 (二 )正确区分老年人与摹仿笔迹。 (三 )注意老年人的笔迹样本是否张冠李戴。 (四 )注意老年人笔迹不易改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笔迹学的引导下,结合人的生理学、解剖学、精神医学等学科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分析研究更年期书写人出现的生理变化笔迹,探索更年期书写人的生理、心理、精神变化与笔迹之间的必然联系,正确选择笔迹特征进行综合判断,确保鉴定结论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5.
在办案实践中,笔者遇到一起条件变化笔迹的检验。由于当事人文化程度较低,平时很少从事书写活动,加上受到书写条件,如光照条件、承受客体、书写姿势、心理状态及书写环境的影响,使原本字迹数量较少的检材中笔划出现明显的抖动、弯曲和重描现象。这类现象是在书写人固有的书写习惯基础上产生的一些附带的、非本质的变化,但却往往给人一种特别象摹仿笔迹的感觉。因而迷惑性较强,检验中稍有不惧就容易出现失误,影响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对于此类条件变化的少量字且似有摹仿可能的案件的检验,只有运用辩证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认真、细致…  相似文献   

6.
笔迹是书写人书写动作习惯的反映,在教学中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先把握自己和同学的书写习惯,熟练掌握其笔迹特征,以利学生今后应对伪装笔迹检验时会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7.
书写条件变化对笔迹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迹鉴定过程中,由于检材书写人书写条件的不同,以及书写条件的变化,导至笔迹鉴定人员对书写条件变化笔迹和伪装、摹仿笔迹等常有混淆的现象。分析书写人受自身生理、心理状态影响和受制于特殊的书写条件、书写环境等因素,导至条件变化笔迹的形成原因、特点、变化规律,对笔迹鉴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笔迹特点鲜明,伪装情形较少,易检验识别。但由于样本少、书写条件差、形成过程复杂等因素影响,从而增加了实案的检验鉴定难度。在实践过程中可从分析案情、选取特征点、综合评判等三方面逐步进行检验鉴定工作。我国的笔迹检验对高水平笔迹的研究居多,而对农民工群体等低水平笔迹的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研究。随着我国农民工群体的日益壮大,对农民工中涉及笔迹鉴定的纠纷案件也越来越多,因而急需对农民工群体笔迹进行研究,以了解其笔迹特点、解决检验的难点、总结检验思路,提高司法实践中农民工笔迹鉴定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的日趋狡猾,给文件检验工作带来了新课题。为了探讨高位执笔悬腕书写笔迹的特点和规律,笔者对40份高位执笔悬腕书写的笔迹进行了分析统计,概括出高位执笔悬腕书写笔迹的特点、特征变化的一般规律及检验要点。检验此类案件,可以把笔顺、写法、错别字、字体的搭配比例、书面语言、标点符号用法等特征作为鉴定结论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笔迹组合特征在笔迹检验中的应用体系;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笔力变化组合特征、书写节奏变化组合特征、"神"态组合特征、细微书写动作组合特征以及整体搭配组合特征在笔迹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笔迹组合特征形态隐秘、层次深、实用性强,对于伪装笔迹、条件变化笔迹有较好的检验效果;结论:笔迹组合特征拓展了笔迹特征的内涵和外延,为笔迹检验提供了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左手伪装笔迹鉴定在司法鉴定中是难度较大的鉴定。左手笔迹和右手笔迹因个体大脑言语优势、利手的不同,以及社会规范对书写的制约会形成许多差异。鉴定中应抓住其基本特征,结合个案案情,综合分析与评断。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在经济往来、社会交往等活动中经常使用票据、借据、收据、协议书、合同书以及其它文件、凭证等。这些凭证、文件只要当事人一签名便生效。一些人为谋取私利,经常采用摹仿他人签名的手段,逃避打击、嫁祸于人,往往因此引发经济、民事纠纷案件。因此确定这些凭证、文件是否存在摹仿事实、认定摹仿人、出具正确的文检鉴定结论便成为澄清事实、明确责任的重要证据。笔者试结合办案实践,就摹仿签名笔迹检验略陈管见。一、真实签名笔迹的特点特征稳定。孩提时期识字伊始,学写自己的姓名;学生时代填表、署名;弱…  相似文献   

13.
与正常书写条件下形成的笔迹相比,复写纸复写笔迹的特征变化性更大,鉴定难度更高。本文阐述了从书写承受物、书写工具、书写时间、书写人心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析复写纸复写笔迹变化的几点主要原因,为全面掌握复写纸复写笔迹变化的规律和准确鉴定该类笔迹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汉字书写规范与书写动作、书写习惯之间存在一定的识别模式,任何手写汉字的笔形都在一定的程度上脱离规范,形成笔形特征.手写汉字中必然包括了书写习惯的特性表达方式,根据不同的方式能进行书写习惯的模式识别,从而认定书写人.笔形特征的特定性要素多、价值高、采用率高;笔形特征要素的不正常变化是判断笔迹伪装、变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因年老或疾病或受伤等产生的重症,容易造成书写人书写器官受损,无法顺利进行书写活动,使该期间书写笔迹产生大量变化,导致鉴定难度增加。本文通过分析重症病人笔迹的各种特点及形成原因,探讨其特征变化规律,归纳出相关检验要点,为正确检验此类非正常条件下形成的笔迹进行先期理论研究,以期于实践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病态笔迹成因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书写活动是极端复杂与微妙的,它是由脑、身、肩臂、肘等多个器官联合动作完成的,各部位发挥的作用不一样,各有各的机理、机制。在正常情况下,缺少任何一项,就不能完成书写活动,而其中一项一旦发生病变,写出的字也要发生变化,研究这种变化的特点及成因,对笔迹鉴定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笔迹鉴定属于比对型科学,其鉴定意见的准确率往往会与提供的检材与样本的质量紧密联系。鉴定人员在每一个案件中历经分别检验、比较检验与综合判断后,进而结合笔迹的特征分析笔迹的书写工具、判断书写环境、书写水平与书写习惯,最终得出科学性的鉴定意见,这种系统的检验方法均来源于同一认定的科学理论之上。  相似文献   

18.
心理分析是指对书写人书写某份字迹的整个书写活动过程的心理,以及受心理因素影响形成的笔迹特点进行分析。人的书写活动是通过人体各种有关器官,在大脑、神经系统统一的指挥协调下实现的,除了生理机制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外,自始至终伴随着书写人心里过程的参与,时刻影响着书写活  相似文献   

19.
笔迹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信息载体。从不同角度探求笔迹深层次的内涵 ,运用笔迹反映书写人这一信息资源 ,不仅能准确地认识书写人的书写技能和习惯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书写人的个性特征和书写时的心理状态 ,以及书写人的社会、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摹仿笔迹检验中,否定是某人所写比较容易,确定是某人所写,即确定摹仿人却十分困难。笔者在检验实践中,发现在一定的犯罪嫌疑人范围内,根据摹仿笔迹多元性来确定摹仿人比较有效,特撰写此文,与各位同行商榷。 摹仿笔迹多元性是指摹仿笔迹既具有被摹仿人的笔迹特征,又暴露了摹仿人的书写习惯,还存在与被摹仿人笔迹和摹仿人笔迹均不相同的特征的这一特性。 一、摹仿笔迹多元性的形成原理 (一)书写习惯的随意性决定了摹仿笔迹能反映被摹仿人的笔迹特征。 人的机体的各种运动或动作,心理学上分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随意运动属于意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