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国政府将1999年定为“政府上网年”,大踏步地向电子政府的目标迈进。所谓“政府上网”,就是政府在因特网(INTERNET)上建立网站,进行信息传递和信息服务。目前因特网已经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用户最多、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跨国界的计算机网络,已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机网络连接。目前已有约2亿直接上网用户,并且每月正以15%的速度递  相似文献   

2.
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领域中,“电子政府”被列在第一位。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先行一步。美国联邦政府一级机构已经全部上网,而且几乎所有的县市已经建立有自己的站点,政府网站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效,用户可以通过直观地图的形式,查看到州,甚至到县一级的极其详尽的统计数据。新加坡政府网站具有了较为完善的在线服务功能,比如在其中心站点上,用户可以查到新加坡任意一个注册医生和诊所等。我国政府部门职能正从管理型转向管理服务型,承担着大量的公众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更应及时上…  相似文献   

3.
政府面临数字化浪潮洗礼随着全球进入由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网络时代,电子政府已经被列为世界各国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五个应用领域的首位。美国自副总统戈尔在1993年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以来,美国的每千人电脑拥有量和上网人数均在世界名列前茅,实现了从联邦机构到州、市、县几乎所有的政府机构上网。"电子政府"已经成为美国经济连续几年高速增长的"助推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现在已占美国经济规模的三分之一。  法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中较早走进电子政府时代的国家,已在电信通信网的数字化、政务化、智能化以及个人化等诸多领…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府的推进与行政法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电子政府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服务质量、促进行政公开。为此,我国于1999年开始了“政府上网工程”,积极地推进电子政府的建设。现在,我国的电子政府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然而,电子政府的推进给立法带来了新挑战,因为电子政府的建设与电子政务的开展“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电子政府行政方式最根本的特色是“电子化”。利用电子文件承载行政机关的意思表示,向相对人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行政决定,这些都是电子政府的应有内容。然而,现行行政法显然有许多规定不适用于信息时代的电子化行政方式。例如,行政法中关于“…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全球电子政府的创新者与领跑者,其政府网站建设已相当完善和成熟。1996年,美国政府发动“重塑政府计划”,提出联邦机构最迟在2003年全部实现上网,使美国公民能够充分获得联邦政府掌握的各种信息。2000年9月,美国政府开通“第一政府”网站(www.Firstgov.gov)。这个超大型电子政府网站,旨在加速政府对公民需要的反馈,减少中间工作环节,让美国公众能更快捷,更方便地了解政府,并能在同一政府网站完成竞标合同和向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网络时代”……,当这些词汇以惊人的频率出现在国人眼前的时候,中国的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正在飞速发展。网络迅速覆盖全国,各种公司、组织、团体、甚至个人纷纷上网,在网上和全世界进行业务往来,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构,承担着大量公众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更应及时上网,以适应末来信息化社会对政府工作的需要。一、政府上网的作用及现实意义所谓政府上网,也就是政府职能上网,在网上成立一个虚拟的政府,在Internet上实现政府的职能。政府上网后,…  相似文献   

7.
政府上网也叫网上政府、电子政府,是我国大.力倡导的一项强化政府职能、便民服务的措施。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截至2000年2月底,我国各级政府注册的网站已超过2300个,占我国近1.4万个WWW网站的将近1/5。漳州市、县(区)乡镇一级政府,拥有网站或者建起网页的占大多数,不少市直机关也上了网站。从普及率上看,漳州市政府上网堪称全国同级政府先进。  相似文献   

8.
刘邦凡 《电子政务》2005,(15):93-97
一、政府上网工程建设与管理 1.什么是政府上网工程 政府上网是指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利用互联网等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互联网上建立正式部点,推动我国政府办公自动化与政府网上便民服务,在网络上实现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中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9.
刘邦凡 《电子政务》2005,(16):93-97
一、政府上网工程建设与管理   1.什么是政府上网工程   政府上网是指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利用互联网等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互联网上建立正式部点,推动我国政府办公自动化与政府网上便民服务,在网络上实现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中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0.
所谓“政府上网”,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利用Internet或In-tranet等计算机通信技术,在因特网上建立正式站点,实行办公自动化与网上便民服务,在网络上实现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中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从2000年“政府上网”工程的全面展开到现在,在互联网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政府站点,它们在实现政府管理职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政府上网”工程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存在问题 我国政府网站的域名大多不规范:一是一些政府部门将其主网页建立在非政府域名甚至是商业网站上,从域名上难以分辨其是政府网站还是非政府网站。二是部分建成较早的政府网站抢占了易与其他政府部门混淆的域名。在以地名缩写为前缀的政府域名中,有些地方缺乏全局意识,没有考虑到重复的情况。三是政府网站的域名有的采用英文全称,有的采用英文缩写;有的是拼音全称,有的是拼音缩写;有的政府域名直接加上了所属行政区划的缩写,有的却以连线表示,让用户很难记住。四是从同一部门看,域名也是五花八门。如同是财政局,两个省的财政局从域名上看不出任何关系,更与上下级单位缺乏衔接和统一,造成政府信息资源特征的混乱。五是各省、市、县、乡没有形成统一的域名...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是全球电子政府最发达的国家之一。90年代推出”IT2000”《智慧岛计划》,创建全球首个国家宽带网络——新加坡综合网,覆盖全国98.4%的地区,政府部门实现上网:2000年宣布“Infocom21”《资讯通信21世纪蓝图计划》,包括e政府计划、电子商务、电信开放、全民上网等,拟在5至10年建成全球最大的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子政府的建设始于“三金工程”。1993年12月,在全球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我国中央政府决定启动“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由此拉开了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序幕。1999年1月,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四十多家部委(办、局),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2000年10月,我国的“十五”规划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方针。我国电子政务由此进入了以网络应用为基础的快速发展阶段。按照“十五”期间全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我国电子政府建设工作将主要围绕“…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上网工程与企业上网工程、家庭上网工程这三大上网工程,是中国电信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推动我国全面迈入网络信息时代的世纪“三部曲”系统工程。其中政府上网工程是世纪“三部曲”的开篇,最具有代表性、影响力。这一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向网络信息时代逐步迈进,同时也成为提高全社会经济效益、提升我国国际形象、显示我国综合实力及国家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政府上网工程建设与管理1.什么是政府上网工程政府上网是指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利用互联网等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互联网上建立正式站点,推动我国政府办公自动化与政府网上便民服务,在网络上实现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中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政府上网工程是中国电信、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联合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各组成部委办局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发起,得到各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在统一规划、协调下,组织各级各地政府的信息部门、电信部门和科研机构、IT企业等力量,旨在安全有序、高效经…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一年是我国因特网发展最为迅猛的一年。“政府上网”、“电子商务”、“网上拍卖”、“网上购书”……这些不久前还很陌生的概念,已逐渐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因特网正在摆脱过去的“贵族”身份,迅速走入普通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广西政府上网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裕伟 《桂海论丛》2002,18(2):76-78
政府上网是网络经济时代构建新型政府———电子化政府的基石 ,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宏观需要。在国内外电子政府建设浪潮的推动下 ,广西政府上网工程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 ,但仅处于起步阶段 ,政府上网任务仍十分艰巨 ,各项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入手,以中国政府网行政许可上网的案例为切入点,探索我国政府网站打造服务型政府、推进电子审批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分析了电子行政审批与传统行政审批的区别和联系、我国电子行政审批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电子行政审批在改善政府公共服务上的意义和作用,探讨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电子行政审批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构筑了一个全新的网络行政环境,但是,政府上网营造的并非是一种单纯的技术环境,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环境交叉融合,使行政环境更趋复杂。因此,它需要通过新的流程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职能,要求政府对传统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规范、再设计和再造,这一过程本身就充满了许多挑战。电子政府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和障碍,需要以创新的方式和创新的行动加以解决。毫无疑问,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是电子政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信息安全管理是电子政府的首要问题由于电子政府的运行主要是依靠网络和信息技术来支撑…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政府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双重身份于一身的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产物。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这种双重身份和双重职能尽管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诸多的现实合理性,但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这种双重身份及职能已到了应该分离且必须分离的地步。它是解决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和处理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关系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从提出“职能”概念开始,经历了“经济职能转变”“加强公共管理职能”“公共服务职能优先”三个理论阶段,与实践中的“计划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适应型”向“自主型”转变的过程基本同步。当前,地方政府面临着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挑战。创新体制机制、释放社会活力、应用现代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提升公共服务需求管理能力、资源保障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必将重塑公共服务能力结构和功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面向治理现代化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差异性研究作为“小切口”,有助于做好政府职能转变这篇“大文章”,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福祉增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