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发展,人口流动,观念更新,推动着女性角色在家庭、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女性开始参与与男性相同的社会活动,但传统思想和社会操作的惯性,让女性承受着比男性更大的阻碍和压力.在角色演变中不甚如意的女性,不愿回退到原来的附属地位,在绝望之余采用犯罪的方式加以发泄.女性犯罪的控制和预防已是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发现女性犯罪的原因,就要对症下药,日后更要有针对性的预防.  相似文献   

2.
民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而这时期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由较为封闭落后的状态逐渐被引入新的社会思想和西方化的行为方式,典型的东方思维逐渐渗透外来的所谓文明。就女性的角色转化这个层面而言,纵然社会一再推行新的家庭观念和妇女解放思想,但这一时期的女性角色转换还是没能在大时代中得到相应的体现。本文拟从宋美龄女士个人出发略探民国时期的女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角色理论的"角色认知方式—角色行为—结果"框架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逻辑,探讨了中庸思维对女性管理者应对两类角色冲突(工作家庭冲突、能动共生冲突)的影响,构建了"中庸思维—工作家庭平衡行为—家庭/家庭成员满意度""中庸思维—矛盾领导行为—领导有效性"两个理论模型。通过对137份女性管理者的纵向追踪问卷调研,探讨了中庸思维对女性管理者家庭满意度、家庭成员满意度与领导有效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庸思维正向影响女性管理者的家庭满意度、家庭成员满意度及其领导有效性;工作家庭平衡行为和矛盾领导行为分别起到中介作用。相较而言,女性管理者面临更高的工作家庭冲突时,中庸思维对于她们工作家庭平衡行为的影响会更强;在工作复杂性更高的情境下,女性管理者的中庸思维对于她们矛盾领导行为的影响会更强。  相似文献   

4.
王也 《法学评论》2024,(2):53-64
在农村经济模式和人口结构变迁中,照料劳动日益成为中老年女性的家庭任务。然而,在承担繁重照料劳动责任的同时,农村中老年女性群体面临着严重的相对贫困及权利保障困境。造成此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的女性权益保障法体系主要以“社会劳动”为切口展开,但忽视了照料劳动对农村女性参与社会劳动的束缚。这一缺陷导致农村女性在“照料惩罚”效应作用下,难以获得实质性就业平等,并在农村家庭转型的冲击下面临进一步的权益减损。因此,相关法律制度的改进需要考虑农村女性面临的全周期交叉弱势,在充分认知“农村——女性——老年”交叉弱势危害的基础上,将照料劳动纳入法律保护与调控的范畴。这需要法律制度在承认照料劳动价值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手段优化照料劳动的分配机制,以保障照料劳动提供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角色社会化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本文主要运用角色理论来分析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这对于大学生"村官"更好的适应农村的生活和工作、更好的为农民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巍 《法制与社会》2012,(30):170-171
妇女的法律地位是研究妇女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衡量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标尺。孟德斯鸠说:"欧洲人认为,使心爱的女人不幸,不算厚道;亚洲人则认为,制裁女子,乃自然给予男人的特权,如果放弃,那才有点卑贱。"在几千年来的历史长河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观念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男权社会中,"女人"只是作为男性的臣服者、侍奉者而出现的,她不过是作为男性的附庸、一件私人财产的形象出现在文学的百花园中,造就了其在婚姻、家庭中卑微的社会地位。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伦理观念的进一步强化,理学在整个社会中的广泛渗透,妇女的地位就更为低贱。按照社会学中对女性"角色"的理论,妇女按角色划分可分成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三种,而不同角色的女性其社会地位、法律地位又有着不同的体现。本文试图从明清小说中的一些蛛丝马迹,仅探讨古代在室女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7.
女性监狱人民警察监狱是人民警察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监狱工作的特殊性,在男性监狱人民警察一直占主导的情况下,女性监狱人民警察基本处于“唱配角”的地位。同时,又由于受传统习惯势力的影响,在女性的角色一般被定位在家庭的社会大背景下,女性监狱人民警察的职业也难免受到冲击。所有这些,都给现时的女性监狱人民警察带来了职业角色的困惑,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女性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监狱事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和探讨女性监狱人民警察的角色定位问题,对于重新认识和确立女性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狱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大限度地释放女性监狱人民警察的社会潜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农村家庭暴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人口总数比例远远高于城市,家庭暴力较之城市更加严重。特别是因受封建传统观念影响,在家庭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女性极易成为受害对象。因此,必须积极关注农村家庭暴力,加强对农村家庭暴力干预,以保护农村女性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韩邈 《法制与社会》2010,(11):249-250
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也造就了越来越多的独身女性。然而由于缺乏婚姻和家庭基础,当前独身女性在生育上还是受到制约的。女性独身是由一系列因素造成的,无论是主观意愿还是客观后果,其对生育的诉求都不应该被忽视,她们的生育诉求具有特殊性,既能满足她们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也给她们提供了充分的角色体验。但是一旦诉求成功,却也造成了其子女社会化的问题以及自身角色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女性是社会和家庭的重要支撑力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女性犯罪呈上升趋势,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关注女性,预防和减少女性犯罪,是实现社会文明和谐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以下是对近年来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检察院受理的女性犯罪案件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论新农村建设中村委会的职能转换与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委会是我国基层村民自治组织,它在农村建设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中,村委会却是一个半行政化的组织,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角色失衡错位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委会需要将自身定义为一个服务型、协调型组织,从而真正实现村委会的本来宗旨。  相似文献   

12.
女性是社会和家庭的重要支撑力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女性犯罪呈上升趋势,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关注女性,预防和减少女性犯罪,是实现社会文明和谐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以下是对近年来舍肥市瑶海区人民检察院受理的女性犯罪案件的综台分析.  相似文献   

13.
边静 《法制与社会》2010,(21):218-218
如今,农村女性的流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贵州省农村女性流动特点和影响因素作了简要分析。农村女性的流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尤其是婚姻和家庭因素限制了农村女性的流动,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相应的思考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中青年女性购房比例增加,打破了传统以男性为主体的性别购买结构。论文基于性别角色视角,采用CFPS 2014年、2016年和2018年数据,研究在社会转型和家庭少子化双重背景下,社会性别角色变换对青年女性住房获得的影响机制。中国的工业化和性别平等政策增强了女性的个体独立性,高等教育普及化增强了女性的职业和经济能力,少子化等家庭结构变迁改变了女性的家庭角色和家庭财产分配格局,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青年女性的住房获得。数据分析显示,个人和家庭禀赋对青年住房获得的影响显著。在住房产权获得上,技术精英和高收入青年女性具有显著优势,“独生子”和“独生女”具有优势,“非独生女”处于劣势,父辈教育程度和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个体和父辈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对青年女性住房资产获得有显著正向影响。论文从社会变迁和角色变化的角度解释青年女性购房现象,探究了住房市场变化的社会文化根源,建议政策制定者关注女性的个体化住房需求,并建立更加平等的住房权益分配和继承制度。  相似文献   

15.
正现代女性在职场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受其生理特点和社会角色的影响,职场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尤其是育龄女性,存在怀孕、休产假、哺乳、照顾家庭等一系列可能会影响工作的问题,用人单位为减少用人成本,往往会作出诸如就业歧视、克扣工资、违法解雇等侵害女职工权益的行为。遇到这些不公待遇,职场女性应如何正确维权,法律又是如何在女职工权益和用人单位自主管理之间实现平衡的呢?案例一:员工"隐婚"被辞退,企业构成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16.
王海燕 《政法学刊》2006,23(3):24-26
家庭暴力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它不仅影响家庭和睦,严重摧残女性的身心健康,而且成为当今社会女性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直接诱因。农村受虐女性经历困惑、伤心、绝望无助、报复泄恨等心理变化,最终形成了犯罪心理并在特定情景下激化成暴力犯罪行为。应据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女性暴力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家庭暴力——一个古老而丑恶的现象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家庭生活中。特别是在贫穷落后的农村,家庭中的妇女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其遭受的家庭暴力更为严重,更为突出。但由于缺少相应的法律制裁措施和受害者的软弱、顾虑而被掩盖在了厚重的家庭生活内幕之后,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农村妇女遭受的家庭暴力的原因及特点,提出几点看法,有望能对农村的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父母辈在“单独二孩”生育政策下对其子女生育二孩的意愿展开研究,重点分析影响父母辈意愿的相关因素,并针对父母辈扮演的不同家庭角色进行意愿比较.本项目组调查了合肥市400名城乡父母辈人群对于其子女生育二孩的意愿,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父母辈传统生育观念未根本改变,以农村尤甚;男性的性别偏好高于女性,以男方父亲尤甚;头胎孩子的性别影响父母辈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19.
塞壬 《法制与社会》2011,(16):24-24
毕业生围城四幕剧:毕业、职场、日常生活与言情剧。毕业生,与大学挥挥手,然后被冠之以“社会人”的新角色,扮演十余年的学生角色开始失语,家庭、爱情、生活中曾充当的旧角色也被添加了新意味。毕业生、职场人、情人与附属于家庭中的个体,四个角色刻画得深刻与否,角色互换自如与否,都在考验毕业生的演技。无奈何,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是演技派。  相似文献   

20.
李思岐 《法制与社会》2010,(12):264-265
大量的法律文学以及法律电影作品中的女性角色都有着一定的类型化,本文通过对经典的女性角色进行梳理、归纳,从而找到在这种类型化的背后存在着的问题:男权规则代替法律作用于社会生活,并就此隔离了女性于法律发生关系。同时,这亦是看到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另一个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