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文学热”、“艺术热”是好事还是坏事?王:这个问题问得太笼统。一种“热”自有一种“热”的综合原因。这里有艺术本身的原因,也有艺术之外的原因,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方面。文学、艺术应该有自己的规律,然而,绝不排斥在外作用力驱动下的激变抑或钳制、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社会上弥漫着一股道德失落的氛围,各种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件屡见不鲜,人们对道德的追求渐微,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偏离。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整个社会范围内都出现道德底线失落的现象?本文就以社会学的视角,来探讨道德底线失落的原因,挖掘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3.
李慧 《世纪桥》2010,(13):28-28,36
崇高是电影、电视艺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对于崇高的探讨古已有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崇高在当代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留心生活,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崇高感的丧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基于此,本文针对当代电视文化中崇高感的失落以及当代崇高失落的原因进行简要论述,从而对当代崇高失落提出适当的挽救措施。仅此希望能够对当代崇高的复兴起到点滴的促进作用,进而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文学在思想内容上的开放、深化的过程,也是文学形式得到充分丰富发展的过程。没有开放的思想意识就不可能有开放的、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果没有开放的、多样化的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又怎么能适应和反映出当今改革、开放的社会思想文化。近十年的经验说明,我们的广大读者是能经受住这种急剧变化的文学态势的考验的。无论是什么类型风格的作品都有一大批欣赏者和拥护者。只要其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文学革命的百花齐放不正是我们文学发展的希望吗?新时期文学远不是成熟的文学,但新时期文学在艺术上的种种探索是自“五  相似文献   

5.
论文学的导向功能程王月任何时代的文学都属于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因而也就具有一定的社会导向功能。然而,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的其他部门、意识形态的其他领域,又有着明显不同,故其社会导向功能也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傅洁琳 《理论学刊》2008,(2):119-123
社会生活不仅仅是文学艺术的源泉和历史背景,而且文学艺术也参与社会生活、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构成,社会生活与文学艺术以及审美之间并非是完全不同、截然区分的两回事.艺术和审美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维度,艺术和审美对现实生活无疑具有渗透、凝聚和构塑作用.一方面,审美存在、审美活动在本质上无法离开社会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物质的社会因素若转变为审美内容,也必然会使审美的内容隐含着现代时空的社会效用、经济利益以及诸种社会因素的隐形谈判和潜在交易等,所以,文学和艺术的审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多向流通的、多层面的、多声部的复调之关系.此可谓新历史主义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7.
人列举了种种现象,试图表明曾经志得意满的文人有理山困惑与失落。比如高贵的文坛经过八十年代最后的喧嚣与浮躁之后,终于在时光摸到21世纪额头的时候,悲壮地衰竭了。、向居于社会生活中心的笔杆子被趾高气扬的大哥大挤到一边;成捆成箱的学术专著和严肃文学在庸俗文学的狂飙突进中唱着怀旧恋曲走进废品收购站。目前的文化景观对于文人来说多少有些残酷,结构性变化带来的大规模社会转型引起了各种社会角色地位的重新排列组合,经济生活的市场化进程波及到人文领域,产生了激烈的跌宕。文学既不是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也不是充分享受优惠政…  相似文献   

8.
1895年12月28日,当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位于地下室的咖啡馆里放映他们拍摄制作的短片时,他们一定不会想到,一门新的艺术正从他们手里诞生,更不会想到这门艺术日后会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在电影艺术诞生之前,人类已经有了六种古典艺术。这就是:恃(包括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因此,电影又称作第七艺术。前六种艺术,谁也无法确切地悦出它们的诞生日,但可以肖定地说,在人类的原始时期它们已经开始孕育。只有电影是大生一的产物,与电、光、声技术密切结合。是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生产形态以后的产物。因…  相似文献   

9.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因此社会进步实际上是人的进步,尤其是人的思想的进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就是育人,即培养文明的人。因此,大学教育的核心就是树立人文价值,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一点尤为突出。然而,由于量化考核的管理机制、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科学至上的实用主义以及办学宗旨的偏失等原因,造成了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要重建大学的人文精神,大学就必须去行政化,实行独立和自治;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加强公民的素质教育;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使失落的人文精神重新回归大学教育怀抱。  相似文献   

10.
贾振勇 《理论学刊》2013,(1):115-121
金庸小说从挑战文学研究的固有知识谱系、价值秩序到最终被接纳并跨入经典行列,这一学术案例既体现了近30余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内在变革和演进,也让我们感到依然面临深层次的问题和症结。金庸小说的经典性和独创性既不在于名列"最受欢迎的作品",也不在于它将通俗武侠小说提高到与严肃文学比肩的地位,而是在于它扩展了文学的理想疆界,在于它立足现代社会的精神视野,以江湖武侠的表象世界重新绽放出久已失落的中国文人的气度,以文学的方式延续了现代中国精神世界与古典中国精神世界中一脉相承的文化元气,并由此标示出现代中国精神世界与古典中国精神世界一以贯通的内在连续性。只有回归文学的本源和中国文学的共存秩序,才是文学研究和文学史述史创新的根本支点,才能栖居于文学艺术的天然、澄明的真理之境。  相似文献   

11.
魏晔玲 《前线》2014,(5):59-59
<正>马克思在《导言》的结尾部分还以希腊神话为例专门讨论了文艺创作与社会发展的关系。01社会发展与文艺创作的不平衡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见《导言》)指出社会发展与文艺创作的不平衡,是一种辨证的、实事求是的文学观念的体现。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07,(7)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内思想活跃的先锋作家,大量汲取西方文学的营养,结合中国社会的现实,形成自己的风格,王小波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不仅在风格技巧上受到西方文学流派的直接影响,在思想上也更加自由,与其笔下所描绘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论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仲崇东 《新视野》2001,4(6):43-45
一意识形态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中,意识形态理论前后也发生了不断的变化,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发展过程。具体讲,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1.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概念。意识形态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包括意识形态诸形式。它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他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1]也就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决定社会的精神生产。2.对意识形态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对现…  相似文献   

14.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的,因此,坚持文化改造与社会改造并举,以中国现实为立足点,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对外来文化进行改造,是建构社会主义新文化所要坚持的基本方针。一、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文艺为群众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就看到了工农群众的巨大力量,提出了“平民的文学,现代的文学,有生命的文学”的口号,批判了当时新文化运动脱离广大民众的倾向,强调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应当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李海燕 《理论学刊》2014,(3):112-117
与艺术批评相对应,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对文学创作进行伦理和道德的考察,对文学所描写种种善恶现象和思想旨趣进行历史的阐释,并以特定的价值观为准绳作出现实的评判。初唐史家在江左余习甚浓的时代,从作品、作家、社会风俗、道德旨向等层面对前朝文学进行了伦理学批评,指出了南朝以来文学伦理价值的缺失,在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道德义务的基础上同样也尊重和提倡文学的艺术价值,为此后的文学发展包括涵养波澜壮阔的盛唐之音创设了宏阔的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16.
本章讲述了“什么是文学”这个文学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从三个层次来探讨;第一个层次,论述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着重弄清文学和其它意识形态的共同本质;第二个层次,论述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着重探讨文学区别于科学和其它意识形态的特征;第三个层次,论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着重探讨作为一种艺术的文学与其它艺术的区别。在讲述上述三个层次的问题时,突出地讲到了文学的源泉问题、文学的审美特质问题,形象性问题、真实性问题和典型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艺术作品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由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共同完成的。艺术作品是否成功,能否在人们心中产生共鸣,创作者的艺术功底、个人修养、社会阅历、作品题材等很重要,欣赏者有一定的常识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8.
陈晨 《理论学刊》2005,(12):115-117
左联后期作家以其创作实绩突破了20世纪30年代初左翼文学的公式化和概念化倾向。他们的现实主义创作保留了启蒙文学的人性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现实主义的核心内涵———“人文主义”。尽管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介入限制了左翼作家对艺术的追求,但这些作家对现实主义的探索,于我们今天理解现实主义依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褚永慧 《世纪桥》2012,(15):43+68-43,68
随着社会语境和消费文化的影响,当下文学作品大量的出现。在众多的作品中不乏一些优秀的作品,然而当下文学魅力却在衰微这也是事实。电子信息出版物的出现以及网络文学的充斥是影响当下文学魅力衰微的原因之一,但是主要的原因在于当下文学作品本身存在着问题,致使文学逐步的走向世俗,文学魅力逐步衰微。  相似文献   

20.
明清俗曲能够成为一种融文学、音乐与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文人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明清文人身体力行参与到俗曲的采集、整理、创作和出版中,有利于俗曲的长久保留和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俗曲内容庞杂,涉及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文人作为封建时代的重要群体,也是俗曲不可缺少的关注对象。俗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人的文艺主张和生活态度,是研究明清文人的重要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