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钢  段棋 《学理论》2009,(19):64-66
邓小平理论既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本文从近五年学者所发表的文章中选择有代表性的观点,即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邓小平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李艳 《理论导刊》2005,(11):86-87
文化是教育的本体,教育是人类文化发生发展的一种生命机制,教育过程是人类文化传递和建构的过程,人类总是借助教育来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文化传统是历代延传下来的深层文化积淀,没有文化传统就不会有教育,文化传统规定了教育发展的前提,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以传统为前提,接受传统,根据民族的文化传统来采取特定的教育行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契合性和通约性,但二者的地位又不是等同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自始至终是立场、观点、方法的供给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则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内涵转换、立足本根、筛选分流、兼容创新分别提供了理论指导、认识指导、选择指导和发展指导,进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注入了现代性活力。同时,厘清二者关系对于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解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前现代时期其社会内部已经滋生了许多现代性因素,创造了一个具有秩序性的社会环境。然而,作为前现代时期世界楷模的中国,在近代世界格局发生急剧变化的形势下,当朝政府却封闭保守,并渐趋衰落腐朽,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阻碍。作为根深蒂固的官方意识形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熏染出文化中心主义、崇古主义的保守心态,影响政府决策,阻碍现代化启动,从而阻碍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18)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重建,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系统的文化实践过程和社会实践过程。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运用辩证的方法才能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传统文化发挥的重要作用,着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以来立足于国家治理现实境遇,通过进行继承与发展,将传统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作为治理基础,礼法并施、德主刑辅思想作为治理理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作为治理方式以及和而不同、天下大同思想作为治理目标,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基础,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荣荣  古世平 《学理论》2013,(16):33-34
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内在联系。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互动融合等内容展开探讨,并认为坚持中国的社会主义特色,必须要继续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化,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具有中国的性格、中国的气象、中国的风韵,使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真正意义上获得其现代的形态。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从概念、历程、方法论、传统与现代性等方面,对我国近十年来有关文化现代化的研究成果作了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围绕先进文化的建设问题,就理清文化现代化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坚持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视角,科学制定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等问题作了初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科学社会主义》2021,(4):75-82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并在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互相推进,但历史与逻辑的进程并不完全一致,主体也不完全相同,性质也不一样。因此,不能只从广义上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作是一体的,或者说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不能割裂开来,而应把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看作是一对文化矛盾并努力化解。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是塑造现代社会基本构架的强大力量,也是决定现代人生存命运的关键要素。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现代性都有不同的实现形式。现代性在中国的生成与建构,是与传统文化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现代性的建构,成为传统文化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和方向。厘清现代性语境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内在联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杜婷婷 《学理论》2010,(24):146-147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经历了曲折与复杂的过程。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着相同的经历。一些国内外学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阻碍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事实上,中国的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内涵,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在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只有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恰当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的现代化才能保持活力与创新精神,中国才能走出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行政现代化的文化战略--中西传统文化比较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西公共行政的文化底蕴的分析 ,揭示了因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而显现出不同行政范式的特征。同时 ,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背景下 ,探析了中西公共行政的发展趋势。中国作为后发型国家 ,行政现代化面临着深刻的困境和严峻的挑战 ,通过分析和比较 ,中国可以采取阶段创新的文化战略 ,以推进中国行政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既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层面,也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有力杠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也同样离不开文化方面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形成了三类文化并存,两大矛盾突显的格局.为了推动文化的现代化,中国的文化建设应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以法治文化建设为重点,着眼于创新。  相似文献   

14.
张楠 《理论视野》2023,(6):64-69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在的本质性关联。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集中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所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的现代表达。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性、人文性、包容性等方面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与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5.
论定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文化“精华———糟粕”的二分思维方式 ,使理论界长期陷于“批判———继承”的争论之中。要摆脱这种思维模式 ,关键要以现代化为时代坐标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上 ,确立定位传统文化的若干原则 ,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浅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当今法制建设的阻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阻碍作用。作者指出 ,只有在正确地认识到传统法律文化对法制现代化建设阻碍作用的基础上 ,才能肃清其消极影响 ,顺利地实现社会主义法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江淮  宗麟 《民主》2004,(12):21-23
2004年11月1日至4日,“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在江苏文化名城淮安市召开。来自两岸三地的文化学者欢聚一堂,共同就全球化大潮中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问题进行了研讨。大家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会场内外,始终充满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尊其所异的融洽氛围。记者在会议间隙,拜访了几位学者,请他们深入谈谈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是党在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对于我国政治建设的问题、任务和要求有着正确的认识和指导,推动了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在范式上的转变,对政治文化建设和政治社会化工作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邓小平理论对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探索遵循了政治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时代性、社会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思想性等本质特征,有力地推动了政治社会化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齐勇锋 《求知》2012,(1):17-18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民族振兴、文化复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时代主题.给我国的文化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推动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转换.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成为新的市场消费热点.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文化经济功能的扩张使民族文化复兴之路从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的范畴拓展到了经济层面.即文化产业领域。从而赋予文化建设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传统政治文化的自身特点和消极因素,严重制约了政治现代化发展进程.为顺利实现这一社会发展重要目标,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实现转型的基本途径有:自上而下的政党文化的创造性更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现代民主法治社会:扬弃西方政泊文化--建构中国现代政治文化的他山之石;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客观对待传统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