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是与真枪真刀的“热战”相对应的概念,是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提出的,意思是不用枪炮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推行冷战,鼓吹“核威慑力量”,制造紧张的国际局势,恐吓第三世界国家,维持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统治地位。冷战结束后,世界主流是和平与发展。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有些人继续采用冷战时期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绝对对立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各种国际现象,主观上把社会主义当作天然的假想敌,看不到冷战的结束和两种制度的和平并存和发展竞争,只看见对抗和对立,就是冷战思维在现时代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给中国人民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带来对战后和平安宁生活的撞憬,但在现实面前人们的期盼很快就破灭。美帝国主义为消灭共产主义、独霸世界,纠合西方国家、笼络其他各国的反共右派势力,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敌,组成冷战对抗体制甚至发动热战,造成世界不得安宁。在这种反共政策下进驻日本的麦克阿瑟司令部,保留日本天是偶像、保留日本大财阀的根基,并极力扶持右派势力。中国国民党政府接管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的台湾,但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紧跟美国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发动了内战,把人民重新…  相似文献   

3.
一、中美关系的发展与世界局势的变化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为首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结成同盟。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结成联盟,并公开表示要在全世界范围内遏制共产主义势力的发展。从此两大阵营进入了长期冷战时期。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西方国家的政治变动洪韵珊曾几何时,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苏联解体之际,西方世界热烈欢庆他们赢得了冷战的胜利,认为这是西方战胜了东方,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然而,接踵而至的是自1990年从美国发端,而后波及欧洲、日本,卷入了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  相似文献   

5.
侯明明  李向阳 《创造》2001,(8):7-8,12
很少有学者把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和这个国家某一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某些敏感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民族问题的解决,却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安全。本文论述了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对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同时提请国家有关方面注意敏感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   亚州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人认为他们政治上打垮了苏联模式,经济上打垮了以日本和“四小龙”为代表的亚州经济,“美国最优论”开始抬头。因此,冷战结束后,美国对世界各地区和国际事务的“参与”不是减少,而是更多更广更深。   美国在推…  相似文献   

6.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打击“无赖国家”。那么,何为“无赖国家”?美国确定“无赖国家”的标准是什么?“无赖国家”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占据什么位置?一、“无赖国家”是美国政治文化的产物“无赖国家”(RogueStates,也可译成“流氓国家”)在美国并不是一个新词语,它源于美国特有的政治文化。在美国人看来,世界上存在着善良和邪恶两种势力,它们之间会经常发生冲突;美国是善良势力的代表,那些邪恶势力则被冠以各种含贬义的称谓,“无赖国家”就是其中之一。里根曾经将苏联称为“邪恶帝国”,老布什经常使用“叛逆国家”一词,小布…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依然抱着冷战思维不放,继续运用意识形态手段,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干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对中国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日趋复杂,具有更大的隐蔽性.我们必须保持高度政治警觉,以应对国际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冷战".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对南联盟的侵略战争后,世界格局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一超多强”的战略格局正在发生演变,而冷战思维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江泽民主席指出:“美国现在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特别是海湾战争以后,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气焰更加嚣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到处插手世界和地区事务,动辄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制裁,恣意侵犯别国主权甚至公开推行军事干预主义,这些已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美国总统克林顿1998年在上海访问时也不讳言其战略图谋,他说:“我…  相似文献   

9.
杨海云 《人民论坛》2012,(20):244-245
加强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是苏联文化与外交改革的重要内容。迅速扩大国际文化交流是赫鲁晓夫时期外交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对外"文化进攻"是苏联国际战略的重要方针。在改革的背景下,苏联的对外文化交流为树立苏联的国际形象、促进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维护世界和平奠定了基础。同时,苏联对外文化交流也存在着某些障碍。  相似文献   

10.
徐秀军 《人民论坛》2022,(14):88-91
冷战结束后,在美国的直接推动下,北约先后面向中东欧国家及原来苏联加盟共和国完成了五次扩张,并在推进新的扩张计划。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将北约作为霸权扩张、控制欧洲、遏制竞争对手和制造全球动荡的工具,并试图通过北约扩张提升战略竞争优势、抢占“后苏联空间”、制衡俄罗斯和攫取霸权利益。北约扩张给地区和世界局势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并将世界格局推向冷战思维加速强化、传统安全压力攀升和全球治理碎片化的歧途。  相似文献   

11.
冷战开始之后,为了应对苏联的挑战,美国国家安全的外延内涵从范围上和内容上都突破传统,即所有与美国利益相关的地区都被纳入美国决策者的视野。美国不仅要在军事上,更要在意识形态上与苏联一决高下。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为了满足国家安全的需要,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上实现了巨大突破。现代化理论是冷战时期美国社会科学研究达到顶峰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政府与学术界合作的典型代表。事实证明,这种有悖于学术中立的研究并没有将不发达国家引向繁荣,由于现代化理论过分注重西方经验反而给这些地区带来动荡。  相似文献   

12.
多极趋势不可阻挡“单极世界”是二战以后美国一直孜孜以求的战略目标。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争霸,目的就是想搞垮苏联,独霸世界事务。苏联的解体为美国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提供了良机。最近几年,美国领导人一再宣称,美国现在已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今后的任务是制订“有远见的政策”,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并使二十一世纪成为“美国世纪”。美国现在的国民生产总值77万亿美元左右,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一,仅军费开支就高达2600亿美元,而俄、日、德、法、英、中六国的军费加在一起只相当于美国军费的63%。美国在科技方面有27…  相似文献   

13.
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及在反恐旗号下进行的阿富汗战争,标志着冷战后过渡期或后冷战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美国新全球战略的全面推进。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结束。冷战后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基本格局,美国以其政治、军事、经济的综合国力优势,奠定了在全球范围内的主导地位。“9·11”事件打破了美国“本土安全”的神话,暴露出美国的脆弱之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国家发生剧变。苏联解体后,东西方之间的冷战时代从此结束,世界进入后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的格局不复存在,多极化的格局取而代之。 世界格局的大变化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其根本原因在于苏联东欧国家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体系的经济竞赛中吃了败仗。苏联解体的原因世人有不同的解释。但无论如何,以下三点显然是解体的主要原因。 第一,经济体制的功能逐渐衰竭,拖垮了苏联。  相似文献   

15.
从美蒙关系看美国的亚太政策倪峰,鲍淑云如果美国在蒙古“民主化”初期对蒙异乎寻常的关注可解释为是在中苏(俄)两大国之间打入一个“楔子”的战略冲动的话,那么作为后冷战时代世界唯一超强国的美国,自然不会放弃蒙古这个从“苏联的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的阴影中走出...  相似文献   

16.
周绍雪 《新东方》2009,(10):51-55
一、美国的超强实力 美国是苏联解体以后惟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领域,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实力最雄厚的国家。从经济份额而言,在冷战后时代,美国对世界的影响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冷战时期,1960年、1970年和1980年,美国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分别为25.9%、23.0%、21.5%。冷战结束后,1990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5554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段小蕾 《人权》2010,(1):41-45
上世纪70年代末,在冷战背景下,美国政府开始大张旗鼓地推行人权外交,输出意识形态,实行霸权主义:受其影响,其他一些西方国家也将人权引入双边关系领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美国迅速将人权攻势的矛头对准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在各种场合攻击我国人权状况,试图干涉我国内政。藏独、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顽固坚持用冷战思维构筑国际安全秩序.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出发,在批判冷战思维的基础上,积极倡导"新安全观",推动建立以"互利、互信、平等、合作"为核心内容的国际安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杜军 《传承》2011,(27):72-73,88
随着冷战序幕的打开,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军事以及政治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以冷战的方式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艾森豪威尔已经意识到了中东在美苏对抗方面的重要地位以及丰富的石油资源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价值。因此,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中东政策核心便是阻止苏联染指中东其次便是排挤英法的势力,以期达到在中东地区独占鳌头的目的,这样也配合了美国全球战略行动。一个国家任何一项对外政策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美国的中东政策更是如此。所以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中东政策经历了由杜勒斯计划到艾森豪威尔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美国霸权的和平红利,是指冷战后,美国在经济、战略、政治、价值观等方面获得的超出其实际力量的额外好处和额外影响。美国之所以在战后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和平红利是重要原因。经济上:冷战期间,为了与苏联搞军备竞赛,美国的军事预算远超出一般的防卫需要,给国家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