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人大》2007,(10):F0003-F0003
云南是一个森林生物资源大省,多样的气候类型、丰富的生物资源使云南成为地球上一个不可多得的绿色宝库,是万种植物的王国,千种动物的家园,是世界生物遗传物质极为丰富的天然基因库。丰富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成为全省、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2.
《创造》2013,(7)
生物产业大会虽然已经落幕了,但云南的绿色生态产业如何发展,却引起了各方人士的深思.云南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药材宝库"、"香料之乡"等美誉,以占全国4.1%的国土面积囊括了全国60%的高等植物、70%的中药材和59%的脊柱动物种类,微生物更是包揽国内外已发现的所有种类.森林覆盖率达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倍以上,是我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经济并不发达的云南,独特的生态资源是云南最突出的优势,也是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把丰富的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需要靠产业发展来实现,生物产业和旅游业将是云南绿色生态产业未来的发力点和突破点.云南也许不敢与沿海地区拼GDP,但"拼生态",云南一定有信心.  相似文献   

3.
原山林场位于淄博市西南山区,全场总面积4.2万亩,是全国国有林场500强,森林覆盖率达86.4%,野生动植物众多,林业资源丰富。1992年经林业部批准建立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原山林场开始依托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1997年以来,该场进一步明确思路,加大投入,实施景点带动战略,森林旅游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近三年多来,旅游投入达2400多万元。去年旅游收入实现980万元,是1996年的4.5倍;今年上半年旅游收入再创新高,达910万元,几乎和去年全年的收入相当;三年来,共倒挂补贴林业投入600万元,实现了林业与旅游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多次被国家、省和市评为先进单位。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4.
夏以普 《重庆行政》2016,(2):106-108
正"十三五"时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赋予了林业发展的新内涵:"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丰富林业发展内涵,林业产业建设就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林业产业发展的速  相似文献   

5.
生态资源即自然资源指的是人类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和生活的一切物质和能量;人文资源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活动过程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云南是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省份,又是特殊的地貌、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所赋予的丰富的生态资源,及多民族分布广泛而形成多元文化的人文资源丰富的省区之一。这为云南可开发、利用,产生经济效益提供了牢固的基础条件。但如此丰富的具有优势的省,却是一个贫困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云南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具有诸多资源优势的…  相似文献   

6.
夏以普 《重庆行政》2016,(4):106-108
“十三五”时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赋予了林业发展的新内涵:“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丰富林业发展内涵,林业产业建设就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林业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成败.为此,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建设生态家园,加快“三区一城、幸福涪陵”建设进程,促进全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拥有60.58%森林覆盖率的浙江提出大力发展"民生林业",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更丰富更优质的林产品,让森林更好地造福社会,让林业更好地服务人民。股份制合作,让林农获益最大化集体林改后,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农  相似文献   

8.
加快云南旅游商品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一直是云南旅游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云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到全省旅游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制约着旅游业对相关产业带动效应的有效发挥。因此,必须提高认识,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云南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尽快改革云南旅游商品生产销售滞后的状况,把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培育成云南旅游业的新的“增长点”。  一、充分认识加快云南旅游商品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旅游业是个由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要素组成的综合性产…  相似文献   

9.
《重庆行政》2010,(3):F0002-F0002,I0001-I0003
建设森林重庆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是维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推动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云阳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森林工程,实施生态兴县战略。城市森林之城、农村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苗木基地工程等“五大子工程”卓有成效。基本建成“生态系统稳定、林业产业发达、生态文化丰富、人居环境良好”的森林大县,生态云阳成为响亮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10.
1984年5月3日,经国务院同意,林业公安列入公安机关序列,实行林业和公安双重领导;林业部成立公安局。1998年,林业公安统一更名为森林公安,林业部公安局更名为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与铁路、交通、民航公安以及缉私、海警一样,森林公安是我国一支重要的专业警种和刑事司法、行政执法力量,肩负着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维护林区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保障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1.
广西是个好地方,山青水秀生态美。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森林资源,这是广西的品牌,也是优势。 得天独厚的亚热带气候加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广西生态林业拥有很多全国前列:到2010年底,全区森林面积为2.06亿亩,森林覆盖率达58%,居全国第四位;  相似文献   

12.
云发〔2006〕19号(2006年9月14日)为充分调动林农和社会各界造林、护林、用林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促进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云南实际,特作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决定。一、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林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云南是我国的四大重点林区之一,林地面积广、森林覆盖率高、活立木蓄积量大、林种资源丰富,林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可持续发展中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高度重视林业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林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深化林业改革,…  相似文献   

13.
董加云 《群众》2023,(22):40-41
<正>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载体,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阵地。2023年新出台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提出,不断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补偿制度,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作用。江苏森林、湿地资源少,但林业二三产业发达且三产融合程度高,在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方面具备“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着力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对于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林业分类经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社会对林业的生态和经济的两大需求,按照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不同,相应地将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并分别按照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1995年原国家林业部正式提出把林业分类经营改革作为整个林业改革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龙头性的工作来抓,并在一些省开展了试点研究。但由于分类经营不仅要解决好一系列技术性的问题,还必须进行与其相关的经营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经济政策、管理措施和组织形式等多方面的深层次的综合配套改革,具…  相似文献   

15.
适应市场的需要,发展“三佳”林业中共江西省委常委、江西省副省长舒惠国所谓“三佳”林业,是指水续经营、开发利用森林的多种效用。追求其最佳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最佳境界。它有两个属性:一是强调“三佳”林业是一种动态的林业经营思想,三种效益在...  相似文献   

16.
叶学明 《今日浙江》2008,(16):48-48
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是促进城市林业和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对于文化厚重、生态优美、独具魅力的龙泉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率先实现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保护生态的国际潮流的兴起,生态旅游已是国际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保护和发展生态建筑成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云南不仅有着意蕴深长、保留完整的古建筑群,还拥有众多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其中不乏具有浓郁民族风情、体现古朴原始观念的生态型建筑,这是云南旅游业有待开发的不可多得的特色旅游资源。如何保护和发展云南的民族生态建筑,大力促进特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一、生态建筑的涵义和特点生态建筑是现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过去…  相似文献   

18.
晏瑞琴  敬龙军 《前沿》2010,(2):53-55
生态体育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回归大自然,在自然环境中享受和体验运动、休闲、健身的乐趣。由于生态体育旅游是生态旅游与体育的融合,它既可以体现体育的产业链条作用,又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效益。本文以生态旅游和体育旅游的相关理论,针对我国西部省份云南丰富的体育生态旅游资源基础,对云南生态体育旅游经济的发展策略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玉溪作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建设生态城市,既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又有优越的发展条件,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境内河流纵横,森林茂密,湖山连绵,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和环境基础。珠江、红河两大水系纵贯全境,形成了14960平方公里的积水面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的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部分)四大湖泊构成了名副其实的高原水乡;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植树造林活动,使森林覆盖面积逐年提高。二是中心城区面山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启动和“三湖一海”径流区新造林项目的落实,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旅游环境及发展战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 ,标志着人类社会科技和生产力加速发展的旅游业异军突起 ,在世界各地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 ,已经取代石油业和汽车制造业成为国际贸易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 ,中国已成为继法国、美国、西班牙、意大利之后的第五大旅游胜地。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 ,以其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浓郁的民族风情 ,丰富的自然资源 ,迷人的胜迹景观 ,茂密的原始森林 ,奇异的山川地貌 ,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为使云南旅游业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 ,有必要对云南省的旅游环境进行客观地分析 ,以便发挥优势 ,找出问题 ,制定战略 ,为云南旅游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动力。一、云南旅游环境分析1 政治环境。1994年 ,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旅游业 ,把云南建成旅游大省 ,使旅游业成为云南省新的支柱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 ;明确了云南省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把旅游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以资源为基础 ,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发挥地缘优势 ,实现适度超前发展 ,坚持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并举 ,开发和保护并重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 ;并且提出了2000年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