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理论》2016,(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其平等性、聚集性等特征的突显,网络成为中国民粹主义的主要阵地。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也是现实生活的延伸或反映。网民采取群起而攻之或非理性恶搞的方式,将怀疑和批评的矛头集中指向知识、权力、财富甚至法律权威。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遏制权威、关怀弱势群体的同时,极易造成社会冲突的一面也逐步显现。因此,需要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风险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民粹主义动态频频、兴风作浪,借助网络在西方国家有了新的表现。网络无国界,网络民粹主义在我国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一是与极端思潮合流,形成排外、仇富、闭关三种极端倾向;二是主要参与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三是"饭圈"群体具备一定网络民粹主义色彩,其背后是资本力量在推波助澜;四是暴戾情绪和制造对立是人们对网络民粹主义的直观感受;五是"后真相""舆论反转"等媒体景观日益增加;六是民粹主义者利用人们的"看客"心态,刻意制造话题并放大事件影响。这些新特征新趋势给我国发展带来挑战。应对挑战要求我们做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创新治理理念,破除传统的国家统治型管理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拓宽沟通渠道,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社会本体问题即民生问题,破除就话语论话语的操作窠臼;巩固和壮大主流意识形态,正确处理"一元主导"与"多样共存"关系;深入研究人们在具体"引爆点"上的心理取向和情绪动向,对未发生的舆情走向做好分析预判。  相似文献   

3.
崔聪  张励仁 《理论导刊》2020,(1):112-117
在网络新媒体赋权和互惠性利益诉求驱动下,网络民粹主义持续滋长,并且耦合其它社会思潮衍变新形态。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仇视精英、解构权威,造成社会分化和对政治国家的拒斥性认同,割裂了爱国主义的整体之爱;形塑想象的中心地区,排斥他者和他国,生成狭隘和盲从的爱国主义;侧重问题批判,只破不立,煽动群体非理性激情,阻碍爱国主义美德的适度表达。对此,必须把握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净化爱国主义情感表达的网络空间环境,正视普通民众权益诉求,并且借助规范性力量,引导爱国主义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9)
网络民粹主义以网络场域为传播媒介,立足"人民审判"的合理性这一政治逻辑,形成了从议题构建到社会动员的传播路径。它是民粹主义思潮在网络空间形成与传播的结果。扭转网络民粹主义倾向要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最根本的方法是创造和谐的社会秩序。国家一方面要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另一方面则要加强网络立法和网络监管,构建健康的网络公共领域,培养媒体的公共品格和公民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5.
网络民粹主义是由社会转型矛盾诱发的蔓延于网络舆情的一种立场、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其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既开阔文化视野、促进政治参与、激发了爱国情怀,又曲解正确认知、冲击科学信念、加剧了极端行为。为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引导网络民粹主义的着力点应在于:管好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管好阵地,以高校意识形态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引导大学生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管好队伍,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引导大学生做出理性的行为选择,进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晴朗的网络空间”等要求,明确了新时代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方向,凸显了警惕民粹主义网络化(即网络民粹主义)的新风险。网络民粹主义传承了传统民粹主义的“极端平民化”内核,通过非理性话语体系和网络参与的失范性行为,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社会引导力,弱化主流意识形态与多元社会思潮的交锋力。鉴于此,我们必须正视改革过程中遭遇的问题,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机制,规范民众相处的社会秩序,打造开放民主的网络参与平台,提升民众政治参与及网络道德水平,综合运用技术、法治手段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以达到消解网络民粹主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网络民粹主义:反话语表征与消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民粹主义是社会底层通过互联网的技术赋权与话语赋权,以话语策略生产参与公共政策的博弈,如参与公共事件舆论、社会运动等,集体聚合来影响行政权力。网络民粹主义在本质上仍然为民粹主义,其具有民粹主义反抗精英、推崇人民、批判性、暴戾性、非理性的基本特征。结合网络民粹主义反话语表征,可以发现其内在机理与背后折射出当前社会的发展弊端。以此提出改善民生、阶层糅合,话语融合、平衡阶层,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建设,网络社会组织的赋权,提升公众参与网络舆论表达的实践能力来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滥觞进行消解,从而使公共政策能够真正回归至公共利益的诉求。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为民粹主义提供了强大基础.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民粹主义对于网络舆论的影响日益显著.网络舆论引导中,特别需要对网络民粹主义依法进行科学、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9.
10.
张林 《理论导刊》2023,(5):79-87
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情感动员主要包括“悲情式”情感鼓动、“抗争式”情感激发、“闹大式”情感渲染、“狂欢式”情感宣泄等主要模式。通过“苦难”叙事激发普遍同情和愤怒,形塑“人民—他者”二元对立的话语空间,借题造势制造“民意至上”舆论审判,戏谑化表达煽动象征性“大众反叛”,是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的惯用手法。面对网络民粹主义多元化的情感动员及其潜在威胁,应该采取系统化、制度化、差异化、协同化的疏导策略,以社会公平正义消弭网络民粹主义负面情感,以完善的民意表达机制吸纳网络民粹主义自发性话语热情,对不同类型和阶段的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进行针对性情感导引,建构“技术—法律—道德”相结合的复合式情感规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28)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与变革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阶层分化的敏感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社会贫富差距日渐扩大,广大民众对于现状的不满情绪日益升级,其诉求得不到呼应,使得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司法审判的民粹化倾向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民意与司法之间的较量所产生的司法民粹化现象,找出其成因,并为其治理提供一定的建议。同时也为我国法治中国、和谐中国的建设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一份支持。  相似文献   

12.
新近在欧美兴起的第三波民粹主义,已演变成一场政治运动。这种民粹在当下中国虽不存在,但以网络民粹主义的特有形式展现出来。网络民粹主义作为民粹主义的一种特有现象,既具有民粹主义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因网络技术的应用而衍生出的独有特质。网络民粹主义虽然具有一定的促进参与、让人民发声等积极意义,但是它的非理性、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反建制倾向则需要有效规制。无论是在理念价值、制度规范还是在实践层面,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都是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有力回应。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所倡导的理性协商、多元共识、制度化路径可以逐步消解网络民粹主义的负面效应,发挥正向有序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实现从网络民粹向网络民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卢梭的社会政治是极为复杂的,通常认为他的理论带有明显得民粹主义色彩.通过对卢梭的生活的社会环境原因以及卢梭的个人气质出发,探讨了卢梭的民粹主义思想产生的来源.并探讨了民粹主义的表现和特征.  相似文献   

14.
民粹主义与资本主义、全球化之间有着复杂紧密的互动、共生关系,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张所引发的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也是资本主义全球性扩张的必然结果。民粹主义在其全球化境遇中形成了全球联动特征鲜明、左、右两翼同时勃兴而右翼排外倾向尤为显著、反精英主义色彩强烈、反全球化呼声高涨等新的时代特征。当代民粹主义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生成于各民族、国家间及国家内部全球化收益的不均衡和不平等;滋长于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的内在缺陷与弊端。通过资本——劳动——市场这一全球化的一般逻辑来对民粹主义追根溯源,对于深刻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当代民粹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掀起新一轮的民粹主义思潮批判热潮。自此,民粹主义思潮批判发生明显的话语转向,主要表现为批判内容的杂糅化、批判话题的偏离化、批判主体的扩大化、批判方式的诱导化和批判视角的多元化。可以说,这是新形势下社会思潮相互碰撞、意识形态激烈斗争和经济权力紧张博弈共同作用的结果。转向后的民粹主义思潮批判以极强的隐蔽性、迷惑性和针对性,严重干扰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动摇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甚至直接冲击国家的安全防线。为此,必须实事求是、立场坚定,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民粹主义思潮批判话语转向的科学举措。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民粹主义的兴起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三次民粹主义浪潮具有四个方面的新特点:非经济因素主导推动、反全球化倾向、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后果具有严重不确定性。当今民粹主义者通过设置保护主义障碍、深化参与赤字主体转换、推进治理成本显著增加等途径,对改进全球治理造成巨大负面影响。为持续推进全球治理进程,当前我国应采取凝聚共识意志力量、推进治理体系变革、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推动构建疫后格局等策略。  相似文献   

17.
沈照艮 《学理论》2013,(6):121-122
我们不能站在一个回顾历史的角度去否定三大改造的历史功绩,相反正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一切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因而社会主义改造是伟大的,和民粹主义没有一点关系,所以至少在过渡时期,如石仲泉所言"从划分阵营来说,毛泽东不是民粹主义者,而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我们所要做的是尽量客观辩证地看待毛泽东以及其他老一辈的革命战士和他们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18.
民粹主义之"民"与人民存在重大分野,打着"民"的旗号却并不代表广大人民利益是它无法走出的悖论。民粹主义思潮的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以虚幻不实的"民"之主张形成意识形态迷障、以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干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依附性的思想内核加剧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意识形态真相,从指导思想、政治认同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挑战。当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构筑意识形态安全的网络防线,提升社会成员对民粹主义的鉴别和批判能力,以应对民粹主义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思想界,民粹主义大行其道,对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产生了破坏性影响。列宁从社会发展道路、阶级根源和哲学方法着手展开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这一批判过程中,列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的批判思路,抓住了“物质的社会关系”与“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内在贯通性及其阶级本质,在批判与阐释中传播和捍卫了“科学的意识形态”。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新时代抵制错误思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春芽 《政治学研究》2020,(1):102-111,M0006
西方国家民粹主义的兴起,是代表性危机的结果。从政党政治的角度,主流政党疏离社会、融入国家,由代表组织转变为统治机构,导致政治回应性的弱化。主流政党代表功能的萎缩,促使社会成员转向民粹主义的替代模式。为了控制政策议程,民粹主义政党仍然需要遵循选举政治的逻辑。民粹主义固然挑战了主流的民主模式,但它同样可以在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重构政党体制,扩展政治代表的渠道。只有客观地分析国家、社会与政党在代表性建构中的互动机制,才能准确地认识民粹主义的社会基础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