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30年改革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30年的改革,中国农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制度取代了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这个根本性改革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得农业发展越过了长期短缺阶段,呈现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新格局,解决了亿万人民的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革和小城镇发展,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经济社会进入建设新农村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施红 《长白学刊》2009,(3):93-9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成就得益于改革。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资源约束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压力加大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等。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需要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铁路迄今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辉煌历程.六十年来,我国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正在继续发生着极大的变化,未来我国的铁路将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美丽画卷.我们拟从中撷取几片绿叶,通过一篇短文将我国铁路六十年的建设历史予以描述,作一个非常简单的回顾.  相似文献   

4.
从2002年3月21日开始,河南省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一场触及到农村方方面面的重大变革——农村税费改革,以减轻农民负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让农民修养生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这是中国继土地革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农业基础、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而推行的影响农村分配关系的第三次重大变革,对我国农村的长期稳定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事业以及农村民主法制建设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河南省的改革实践证明,农村税费改革是最受农民欢迎的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09,(8):62-62
陆学艺在《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1978年至1984年农村第一步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初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初步解决了粮食和其他农产品长期短缺的问题,并由此推动了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了生产力大解放、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大大加快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步伐,为中国的重新崛起奠定了物质和思想基础。但自1980年中期以后,因为农村第二步改革没有跟上,农村形势时晴时阴,变化不定。总结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也给人们留下新的思索和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7.
《政策》2008,(12):31-34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从农村发端。30年来,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性文件。尤其是改革初期的5个和近5年的5个共10个中央“一号文件”.一直引领着农村的改革发展。30年来,湖北历届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改革创新,扎实工作,推动了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  相似文献   

8.
姚作汀 《政策瞭望》2008,(11):36-39
中国改革源于农村改革,中国发展源于"三农"贡献,认真总结农村改革30年的基本经验,对于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提出新时期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举  相似文献   

9.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对2010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两个千方百计”和“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即千方百计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5000亿公斤以上,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在6%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10.
李莉 《时事报告》2003,(4):42-44
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我们以占世界近10%的土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但在新的世纪里,农业发展不能停留在温饱水平,而要从“吃饭”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变。在此过程中,最突出的矛盾,是人多地少,土地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土地制度变革给农业和农民阶级带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三次土地制度变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一次土地制度变革都给中国农民的社会地位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反过来,农民阶级地位和作用的变动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农村的社会进步。特别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标志的第三次土地改革,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三次土地制度变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一次土地制度变革都给中国农民的社会地位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反过来,农民阶级地位和作用的变动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农村的社会进步。特别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标志的第三次土地改革,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致研 《中国发展》2001,(1):58-60
一、浙江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村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增加幅度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1997年以来,全国农民收入增幅连续4年下降,浙江却持续4年上升,浙江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已跃居全国各省区  相似文献   

14.
15.
毛凤藻 《政策》2012,(2):49-51
一、2011年全省经济发展回顾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面对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环境趋紧和全省自然灾害频发的严峻考验,全省各地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发展出路探:农业资本与劳动力良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宗益  周靖祥 《求索》2010,(1):1-5,26
本文在农村发展面临“空心化”问题分析基础上,借助1978年-2008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诸要素中,劳动力、资本对农村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显著,土地的贡献不显著,其他变量如贷款、农村市场化和财政支农等也都不显著。未来农村发展的出路就在于时机把握、条件创造和农村发展能力培育,实现资本和劳动力的良配。  相似文献   

17.
刘望秋 《传承》2013,(6):40-42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经历了"土改"、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化大革命"内乱、改革开放新时期等不同阶段。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历程再次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8.
刘望秋 《传承》2013,(8):40-42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经历了"土改"、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化大革命"内乱、改革开放新时期等不同阶段。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历程再次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9.
周莉 《两岸关系》2009,(12):22-24
2009年台湾经济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出现负增长。不过,由于两岸经贸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展望2010年,台经济将有望恢复4%以上的正增长,更加紧密的两岸经贸关系将成为台湾经济明显的拉动因素。  相似文献   

20.
陈柏槐 《政策》2005,(2):13-15
2004年,中央和省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加上农产品市场行情较好,气候条件总体有利,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好形势。可以说,2004年是近年来农业发展环境最好、农村改革力度最大、农民负担最轻、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农业发展既有很多有利条件和基础,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政策的强刺激效应减弱,承包土地纠纷增多,生产资料涨价,基础设施老化,农民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