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瘟疫是人类的对手、角力者,但不是敌人。2020年的春天,太多的中国人都在谈论十七年前的那段历史,用那场非典疫情反观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我们就像外语初学者一样,不得不把它译成我们的母语;那段去之未远的历史,突然成了我们的母语。当然,我们在历史的观照上还可以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2.
杜燕 《法国研究》2002,(2):199-206
《鼠疫》(LaPeste)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阿尔贝·加缪 (AlbertCamus)的一部长篇小说 ,在这部小说里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名叫奥兰 (Oran)的城市。自从一天早上 ,该城的里厄医生 (Dr.Rieux)在无意中踩到一只死老鼠之后 ,奥兰城的噩梦就开始了 :鼠疫患者一个接一个地死去 ,恐惧和不安笼罩着这个城市。《鼠疫》一书通过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面对鼠疫的不同态度 ,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荒谬和孤独的城市。《白鲸》(MobyDick)是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 (HermanMelville)的一部作…  相似文献   

3.
……有一些书,人们无法避开它们,它们一下子就征服了读者;而有一些书,它们的权威是慢慢地显露出来的。《鼠疫》无疑属于第二类。加缪也希望它这样。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应该防止责备这本书缺乏说服力。的确,在奥兰城的鼠疫中,人们不是象通过丹尼尔·笛福那今人难忘的日记所了解到的伦敦流行鼠疫时那样地居住,那样地生活:不象对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人物  相似文献   

4.
新书架     
罗伟清 《美国研究》2020,(2):I0002-I0002
世界瘟疫史王旭东、孟庆龙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本书依据翔实的史料,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世界历史上曾经发生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一些重大疫病的起源、传播和流行,人类当时的本能抗疫和以后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相关医学和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劳石 《德国研究》2007,22(3):72-73
德国在哪里,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德国人的气质如何,待人接物有什么特色?对这些问题,有一本用全球化的眼光,客观公正地审视1945年后德国的历史沿革和现实情况的书籍,对其进行系统的介绍,作出应有的评价,确实很有必要。它有助于加深对德国的了解,促进中德友好关系的发展。新近,中国  相似文献   

6.
金属活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最近,我们陆续收到中韩学者关于金属活字印刷起源的一些文章。现将其中具有不同观点的两篇文章刊登于此,供广大读者分析、参考。一、金属活字四刷术的研制度明印刷书籍分为木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其中木版印刷在新罗时代有了萌芽和推广,后来到高丽时代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在寺院、官署和宫殿的各种殿阁里都堆满了书籍和书板,儒教和佛教这两大文化有了重大的发展。高丽前期文物保护制度还算完善,但到了后期,一直受到文官压制的武官们先后发动叛乱,引起天下大乱。1126年由李资谦掀起的叛乱,使宫殿化为一片火海,放置在官署和殿阁…  相似文献   

7.
承栽着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1月8日~14日在北京胜利召开。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年的实践,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
养猫记     
苗炜 《新民周刊》2012,(6):86-86
有时候,我和它对视,很想知道它在想什么。这样的时候,我就快成为一个哲学家了。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曾经思考过:我们怎么看待动物?我们为什么要和动物保持亲密?  相似文献   

9.
敦煌学的研究起源于 1 90 0年 ,此年的五、六月间 ,在中国西北甘肃敦煌附近的莫高窟 ,一位名叫王元禄的道士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打开了第 1 7号洞窟 (即藏经洞 ) ,在这一洞窟中 ,发现了大约五万件不同材质的档案材料、写本、书籍和经卷 ,其文字包括汉文、吐蕃文、回鹘文、梵文、粟特文和于阗文等 ,它们在那儿被保存了近九个世纪 ,同时发现的 ,还有几百件帛画、纸画及印刷的书籍和绘画艺术品。由于此后不久各种名目的考察队的到来 ,这些物品今天被分散保存在欧洲和东亚的许多地方。这一事件 ,导致了一门对这批材料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敦煌…  相似文献   

10.
周洁 《新民周刊》2023,(23):30-33
中医药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千百年来治病救人的医学思想和技术,更包含着深刻的哲学底蕴和中式智慧。端午佳节,粽叶飘香。很多人家除了包粽子、赛龙舟外,还会插艾叶、挂菖蒲、佩香囊、洗药浴、饮药酒......艾叶、菖蒲、雄黄以及香囊中的草药,大部分具有解毒、防瘟疫等功效。端午习俗的背后,  相似文献   

11.
黄祺 《新民周刊》2023,(17):34-35
<正>我认为这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力之一,我们始终如一地发展我们的专长,并转化成解决患者需求的药品和治疗方案。2023年4月,《新民周刊》专访了益普生中国总经理Guillaume DELMOTTE,他带领益普生中国成功经历转型,剥离多元健康业务,成为专注于肿瘤、罕见病和神经科学的生物制药公司。来到中国之前,Guillaume DELMOTTE阅读了不少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对中国先贤的哲学观特别感兴趣。举家搬到上海后,他的两个女儿在学校里接受法语和中文双语教育,而他自己也正在学习中文。作为跨国企业益普生在中国的掌门人,Guillaume DELMOTTE希望从不同的角度更深入地理解中国。  相似文献   

12.
1983年第5期苏联《政治自修》杂志发表有关苏联出版物的一组资料,摘译如下:在苏维埃政权年代共出版了340万本书籍与小册子(以出版为单位),总发行量为570亿份。书籍与小册子用159种语言出版,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比较文学?我们一直在提这个问题。现在我们能够回答它了吗?我们已经展示的不断积累的材料给人的感觉多样而眩目。为了经得住比较学者所受到的尝胆似的引诱,——应当承认这一点,我想从对象与方法两方面重新把握比较文学。比较文学的对象象大千世界那样复杂,而且又永远飘忽不定。它目前论述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重庆开县麻柳乡创造了备受推崇的“麻柳经验”。麻柳的“八步工作法”荣获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麻柳乡人民政府荣获了“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麻柳经验”彰显了一个道理:我们其实用不着刻意去向外来世界学习什么模式,只需要尊重生活中最朴素的常识、经验和智慧,就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问题,创造和决定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珠兰 《新民周刊》2022,(8):46-53
世界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该呼唤什么?看完《人世间》,会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社会组织结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结构,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年前,读完《人世间》原作,李路眼前一亮。一方面,李路早想拍一部工业题材的电视剧,因为“这么多年,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发展成现在这样,经济总量发展到这般规模,居然没有一个影视剧来描写工人阶层,不管是农民工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人。  相似文献   

16.
街角书屋     
宋明炜 《新民周刊》2012,(20):79-79
逛小书店的乐趣,在于邂逅,你会真正遇上梦想中的书,有时候甚至是百分之百的完美书籍。要不是去小书店淘书,我大概永远不会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本书:《丹麦梦想的历史》(The History of Danish Dreams)。此书作者是80年代如我们的余华、苏童这样的青年先锋作家,小说的丹麦文版问世于1988年,英文版是在...  相似文献   

17.
赵雨舟 《法国研究》2002,(2):181-191
关于《鼠疫》 ,我不宜妄言它是加缪最好的作品 ,但我认为它是加缪作品中最令我震撼的 ,甚至可以说是少数能令我心脉随之共同搏动的作品之一。它奏出了生命中抗争的主旋律 ,它系人类的共同命运于个人 ,它表现了人在“自由选择”之后的伟大 ,更有摧枯拉朽的力量。诺贝尔文学奖对他褒奖的原因便是“阐明了我们的时代对人的良心提出的问题”。不过在这部作品中 ,我更关注雷蒙·朗贝尔 ,而不是故事的“同叙述者”、作品中最具奉献精神的里厄医生。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 40年代的某一年 ,地点在奥兰城 ,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沿海的一个省城。但是就…  相似文献   

18.
当代俄罗斯文学中存在女性主义文学,这是勿庸置疑的。那么,当代俄罗斯女性主义文学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它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开始获得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这是我们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当代俄罗斯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19.
加缪(Albert Camus 1913—1959)1913年11月7日出生于北非的阿尔及尔。出版过戏剧作品与两部著名的小说:《异乡人》和《瘟疫》,以及两册沉思集,《薜西弗斯的神话》和《反叛者》。1957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本文试图根据加缪的主要作品以及他早期的一些日记、随笔,并联系他的家庭背景,对他的“荒谬哲学”作深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的改革已进行了五年多,但却看不出在哪些方面有什么进展,更谈不上取得什么实际的效果。在改革过程中犯了许多错误,政策极不稳定,一会儿左得可爱,一会儿又右得出奇,即使发现了问题也找不到症结所在,在复杂的情况下把握不住正确的方向,当然也就谈不上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使我们考虑到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主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的那些领导改革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