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在江西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陈列馆工作时,曾有幸敬访当年草拟红军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命令的郭化若中将.这位被誉为军中第一个研究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儒将,认真看了我的访问提纲,然后回答了我提出的7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刚刚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十行百佳"妇女荣誉称号,才从北京领奖回来.在这之前,我还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人民满意的检察干警"、"全省巾帼十杰"等10多个称号.我只不过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分内的工作,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将以更加勤奋的工作,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3.
肖延  刘聚波 《党史纵览》2006,(10):34-37
当红军要"三个条件" 1921年1月,我出生在四川巴中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8岁时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的我只有靠给地主放牛为生.不幸的是,1933年8月的一天,牛犊掉下了山坡,我怕地主找我赔钱,就在灌木丛中躲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一日,我去"安全之路"超市买牛奶,付款时扫了一眼收款机旁的当地报纸,头版头条的黑色标题映入眼帘--<垃圾公司涨价两元>. 哦,我没当回事儿. 在美国呆了一段时间后,我对本市的垃圾处理很有好印象. 比如,我买丁房子还没等搬进去,垃圾公司就在房前放了一个1.4米高的大垃圾筒,灰色的,底下有三个轮儿,推、拽均可;两个蓝色回收箱,一个用来装纸类垃圾,一个用来装易拉罐、玻璃瓶子、塑料瓶子等.  相似文献   

5.
这辈子能成为一个音乐人,并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首先要感谢我的家庭.尽管我的家庭环境跟音乐一点儿都不沾边. 小时候,几次听妈妈神秘地跟别人说我是"暮生",很多年后我才知道,"暮生"是出生之前就失去了亲生父亲的腹遗子. 我的亲生父亲是个木匠,在一场战乱中意外身亡.为生活所迫,母亲带着几个孩子改嫁了.继父王崇富是个勤劳、本分的渔民,常年在外奔波劳碌,拼着命赚钱养活一家老小.  相似文献   

6.
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多年前,我在北京一所大学的商学院做有关领导力的演讲.有一个MBA学员站起来提问,他说:"我对当领导不感兴趣,我该怎么办?"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领导力跟当领导不是一回事. 关于领导力,有各种各样的误解.把领导力跟当领导混为一谈,可以说是对领导力的头号误解. 不只我一个人这么认为.马克斯维尔本来是个牧...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特教从业者,5年的经验积累让我成了行业的"半个专家",领导便派我去另一个城市新开的分校做教学支持.我本以为会不辜负领导厚望,大展拳脚,没承想却是我"社死"(社会性死亡,指在大家面前丢尽了脸)的开始. 来到新学校后,分校领导召集全校老师为我接风,一上来便让我给大伙儿讲两句.我事先毫无准备,加上领导把我"抬"得很高...  相似文献   

8.
"文化大革命"以前,我担任国务院秘书厅秘书室主任."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国务院秘书长周荣鑫就被打倒了,几个副秘书长也靠边站了,还有一位副秘书长许明被逼自杀了.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成立了一个国务院值班室,周恩来总理和李富春、李先念几位副总理,指定我担任国务院值班室主任.以后又叫我主持国务院办公室的工作,一直到粉碎"四人帮".  相似文献   

9.
王碧薇 《党建》2021,(11):50-52
他是话剧《茶馆》中命运曲折的秦仲义,他是电视剧《封神榜》中仙风道骨的姜子牙……一个个戏剧角色深入人心,一个个荧幕形象活灵活现,他就是把戏看得比天大的表演艺术家、话剧导演蓝天野. 2021年6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灯光璀璨、气氛热烈,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蓝天野神采奕奕走上领奖台,在那里,习近平总书记为他郑重佩戴上"七一勋章"奖章.这份殊荣,是对蓝天野70余年艺术生涯所取得成就的褒扬,也是对他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只要党需要我、观众需要我,我就要发好光和热"信念的礼赞.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正月十一这天,在佳木斯会同医院,一个小伙子握着一位中年男人的手,惭愧地说:"于叔,谢谢你,作为我爸的亲生儿子,我连一个陌生人都不如啊!"这个小伙子叫刘晨风,中年男人叫于广岩.原来,刘晨风被于广岩在异地他乡侠肝义胆救自己父亲的故事深深感动了.  相似文献   

11.
"是农民舞狮队吗?今天是我父亲的生日,请你们来助助兴!";"请问是不是农民舞狮队?明天我结婚,请过来给我们耍一盘!"……近年来,类似的订单纷纷发向宣汉县农民舞狮队.但在这些订单的背后,却潜藏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去年,作为一个来自医学院校的访问学者,我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市度过了八个月的域外求学生活.其中,多伦多市颇具"人情味"的医疗模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3.
"两个五个月" 1966年8月8日,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构想出这样的时间表,他说: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大概是在明年一个适当的时候再开.现在要准备."他设想,"文化大革命"进行得顺利,到"明年的一个适当的时候",便可以告一段落,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召开党的代表大会.他还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考虑发动群众.我把批判的武器交给群众,让群众在运动中受到教育,锻炼他们的本领,让他们知道什么道路可以走,什么道路是不能走的.我想用这个办法试一试.我也准备它失败.  相似文献   

14.
1994年,我调任虎林县委书记.上任没几天,上访信就雪片般飞来,有邮寄来的,有门缝里塞进来的,有托人捎来的,每天都有几十封.至于登门上访的、路上截车的、家门口守候堵我的,更是屡见不鲜. 陌生的"一家子" 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接省里来的一个电话,门外突然传来争吵声.一个陌生女人高声说:"我要找韩乃寅,我们是‘一家子’!"  相似文献   

15.
这两次出差北京,我注意到北京的街头巷尾都树起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宣传牌,称之为"北京精神"。在"走遍中国"时,我发现全国各地多个城市都推出了类似的"城市精神"。这是一个良好的尝试,也是一个值得鼓励的创举。一个人得有点精神,一个城市不能没有灵魂,那么,一个国家呢?一个国家的精神与灵魂,就是国民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理念。实事求是地说,同世界上绝大多数确  相似文献   

16.
正管理者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对事不对人"的管理环境,让事情和人情分开:人是人,事是事。一次"赢在战略"课上,一个管理者问我:一个员工有一件事明明做错了,但他是公司的一个骨干员工,如果我说他,他受不了不干了怎么办?但如果我不说他,他老是犯同样的错误又怎么办?我怎么解决这个两难问题?一个企业的高层会议上,一个管理者问我:我交给一个骨干员工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没有按时完成。但我知道他很辛苦,在做这件事的同时还做很多其他事情,而且别人配合得也不好,这事不能全怪他。如果我不说,他自己心里也难受,毕竟交给他的事情没有做好。我应该如何办?是批评他还是不批评他?  相似文献   

17.
我是四川民族学院的一名人民教师,驻村帮扶后我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第一书记.当初,在听说要去甘孜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后,我还有点兴奋,印象中甘孜是一个美丽而又圣洁的地方,是古老神秘的高原圣土,以她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自然风貌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然而,到了以后我才知道,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却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和全省扶贫攻坚"四大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8.
参加长征,女同志体检中我第一个合格 1934年10月,我在瑞金中央党校学习.一天,中央组织部部长罗迈(李维汉)把我们几个在党校学习的女同志找来,说:"现在形势很紧张,蒋介石猖狂‘围剿'我们,中央苏区面临考验,你们几个女同志也要随中央机关到前方去.  相似文献   

19.
王震在江西     
丁明 《党史文汇》2005,(8):38-41
1981年 1月,王震在新疆巡视时,曾经饱含深情地回忆起在"文革"期间的一段往事.他说:"农垦这件事,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也管着.那时把我下放到江西,也是在一个农场.虽然是‘走资派',但我过得很舒服.在那个农场我是一个很有权威的‘走资派',很有权威的场长.直到现在,那个农场的广大工人,仍然和我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往来."  相似文献   

20.
正说到春天的故事,我耳边就会响起一首同名之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首歌讲述的是邓小平两次视察深圳,推动我国深入改革的故事。这首歌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我也有几个"春天的故事"。1957年春天,我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