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儒学大师,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教育思想在继承孔子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教育思想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拟就孟子的教育思想以及现实意义既孟子教育思想对现代社会的价值作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抗灾救荒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周礼》中出现荒政思想后,先秦诸子对荒政从不同方面加以阐述,文章针对《孟子》中的荒政思想进行论述。首先,《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仁政"思想是其荒政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次,《孟子》的积极预防荒政思想包括:制民之产、劝种备荒、精耕细作、不违农时、薄税赋、兴修水利和保护生态平衡。再次,《孟子》的消极救济荒政思想包括:确定救济主体、移民就粟和移粟就民、赈灾、蠲赋免役、节约、国与国之间的互助和民众互助。  相似文献   

3.
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丰富的社会思想。本文从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写起,在社会学的视角下,考察了孟子的扶贫思想,这些思想包括"恒产"与"恒心"、"井田制"方案、对贫富差距的关注——"施仁政,重穷民"以及"薄税敛"以富民等,以上措施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代的扶贫建设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许多论者将孟子的王道政治主张理解为以民为政治主体的民本论,提出:孟子没有民本思想,其思想的真义是重民思想。所谓民本思想是汉以来帝王及其思想家们共同创造的思想成果。孟子重民思想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孟子号称亚圣,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思想的犀利尖锐和性格的坚韧刚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孟子>一书,则是孟子思想重要的结晶,而成为儒家重要的经典.孟子为了论辩而借助于比喻,而大量巧妙比喻的运用,又常使孟子轻而易举地战胜了论敌.<汉语比喻研究史>总结了孔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庄子等先秦诸子的比喻理论特色[1].但是,该书对孟子的比喻运用虽有零星描述,却没有象对以上各诸子的比喻理论进行总结性的描述.笔者欲对<孟子>比喻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对<孟子>比喻研究者有所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贾东荣 《工会论坛》2004,10(1):121-121
孟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对"圣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孟子的"圣人"思想包括"圣人"的定位、"圣人"与普通人的关系、"致圣"的途径、"圣人"的社会效用等,均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在今天仍有一些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孟荀二子对儒家教育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教育传统 ,在孟子、荀子两位儒学大师那里得到了系统的推动和发展。孟、荀教育思想皆是其思想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孟子在推阐仁政学说的过程中形成其以“性善论”为基础、以“明人伦”为最终目的的教育学说 ;荀子教育理想则立足于“性恶论”的理论基础 ,以“成圣”为最终的教育目的。二子对各个层面教育问题的阐述对中国古代教育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郭伟宏 《工会论坛》2014,(2):139-141
孟学是在对孟子其人其书及其注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问。《孟子》成书之后,最初作为诸子之书而流传,及至宋代荣升为十三经中的一部,其地位的攀升与前代孟学研究的累积密不可分。两汉时期,孟子其人其书开始有学者关注,以赵岐为代表的学者们探究名物训诂、梳理思想精髓,开启后代孟学研究的先河,为唐宋间孟子的升格奠定了基础。此后,《孟子》一书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孟子的思想运用于和谐图书馆文化的建设中,仍能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孟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整套德育方法,比如环境熏陶法、榜样示范法、反求诸己法等等。这些方法不仅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今天做好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也有极强的借鉴意义。认真总结和梳理孟子的这些德育方法,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推进人类的文明进步,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略论孟子的民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思想主题。民贵君轻,民心向背决定了政治成败,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主旨,而他的富民、与民同乐、省刑薄赋等思想是这一主旨生发、派生出来的。这些思想不光是在古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代其借鉴意义也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2.
第一代新儒家与孟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代新儒家是持守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的立场与信念,并对儒学进行对象化、客观化学术研究的第一批人。粱漱溟用直觉来解释孟子的良知,把孟子思想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尤其是孟子的大丈夫精神;熊十力以良知学说来建立其心本体论,其所谓本体就是孟子的本心;抑或冯友兰用神秘主义来重新解释孟子的思想,都是新儒家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对孟子思想的发挥,赋予了经典新的生命。经典总是在解释中生成的,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也就在于它是常新的。  相似文献   

13.
第一代新儒家是持守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的立场与信念,并对儒学进行对象化、客观化学术研究的第一批人。粱漱溟用直觉来解释孟子的良知,把孟子思想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尤其是孟子的大丈夫精神;熊十力以良知学说来建立其心本体论,其所谓本体就是孟子的本心;抑或冯友兰用神秘主义来重新解释孟子的思想,都是新儒家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对孟子思想的发挥,赋予了经典新的生命。经典总是在解释中生成的,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也就在于它是常新的。  相似文献   

14.
孟子仁政思想中的经济利益原则与道德教化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体系的核心。孟子的仁政学说并非完全是迂远而阔于事情的空想,而是有其深刻而坚实的思想内容,其中经济利益原则和道德教化原则就是支撑其仁政学说的两大最主要原则,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一阐释和剖析。  相似文献   

15.
诚信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儒家儒学思想中得到了深刻的阐发。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等人都从自身儒家伦理观念出发,对诚信思想进行了或隐或显的表述。通过对其诚信思想的梳理与剖析,可以清晰地看到诚信理念由“信”到“诚”,再到“诚”与“信”一体化表述的发展历程,在内容上则表现为个人修养、人伦关系和政治层面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入与展开。  相似文献   

16.
在先秦时期的法律思想中,对后世最具积极影响的当是民本思想,它萌芽于殷周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宣扬民本思想最积极的则是儒家,其中又以孔子和孟子为儒家民本思想的代表人物.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使得当时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学说流派,在法律思想方面也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传统的民本思想,尤其是...  相似文献   

17.
学术批判不仅是孟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其建构整个思想体系的前提和出发点 ;孟子对非儒学派进行学术批判的目的 ,就是试图在阐释孔子之道的微言大义中 ,为当时社会从理论上开出一剂药方 ;孟子学术批判涉及哲学、经济等多个方面 ;其学术批判的标准是多层次的 ;孟子学术批判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孔子和孟子是儒家的开创者和重要代表人物,长期被中国历代统治者尊为"先圣至师"和"亚圣"。孔孟的政治思想中包含着以德治国、选贤任能、修齐治平、德法结合等积极因素。学习研究其思想精华,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使民”思想历来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很多的典籍中都留下了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如《商君书·更法》中称:求使民之道。”《孟子·尽心上》中说: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荀子·正名》中讲:……故其民悫,悫则易使,易使则公。”如此等等,可见历代对“使民”命  相似文献   

20.
检察官应当读点《孟子》──关于孟子的“浩然之气”说及其论辩经验张润今检察官不妨读几篇《孟子》,这对身的素质将是极有种益的。有人或许疑问:孟子的思想不尽是一些封建的"孔孟之道"吗?其实不然。在孟子的思想中,的确有一些片面迂腐的东西,有我们今人应该扬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