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读学校作为一种教育事实,其名称变化存在自身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历经六十年发展,工读学校分化明显,学校名称变化不仅反映了其自身定位的变化,也体现了教育功能与社会制度变革的要求,合乎知识经济形态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工读学校名称变化的外因和内因,对我们重新审视这类教育机构的教育属性及其在社会转型期的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工读学校是专门针对心理行为偏常或有轻微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矫正的学校。工读学校的两大“核心价值”:研究“问题学生”和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并结合工读学校的案例对“问题学生”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工读学校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七大力量”:发挥成长的分析力、环境的教育力、行为的养成力、课堂的渗透力、文化的感染力、大爱的感化力与协作的共育力,从多角度,多渠道拓展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  相似文献   

3.
国家教委、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办好工读学校的几点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望结合各地具体情况,认真执行。几年来,各地举办的工读学校,在教育、挽救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青少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应该看到,只要社会上还存在着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和青少年犯罪现象,工读学校这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就是必要的。各地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办好工读学校的试行方案的通知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一日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力好工读学校的试行方案》,现转发你们,望结合各地具体情况,认真执行。工读学校是教育、改造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青少年学生的一种好形式。办好工读  相似文献   

5.
这些孩子是受过病虫害的花朵,是未成年人,可塑性大,他们的问题是后天形成的。他们是可以教育的,也是能够教育好的。从“只要管住,半工半读”到“坚持德育为主”和“学职业技能,保证升学率”,中国工读教育52年来一直在摸索中寻找适合的教育方式。问题学生就读工读学校,是否还必须维持“三同意”形式?当家长已丧失“监护”能力,或其本身就有违法劣迹时,公安部门能否及时把问题学生放进工读学校就读?随着“保安处分”,“社区矫正”等理念开始被一些管理部门提上议事日程,工读学校这所招收“心理,行为偏常”的中小学生的特殊学校,如何找准定位,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工读教育是针对具有人格缺陷[1]和不良行为习性、不适于普通教育的未成年人所采取的一种特殊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项措施。近些年来,工读学校的存在依据受到置疑,办学陷入困境。为此,我们课题组对全国工读学校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相似文献   

7.
为浦东发展重塑新人本刊特约记者浦公松近年来,浦东新区工读学校(又名浦东新区育英学校)在工读教育战线声誉与日俱增,曾三次召开华东地区工读教育现场会,两次召开全国工读教育现场会,世界各国同类型青少年教育保护机构的专家、学者也不时到校考察访问。但谁也未曾想...  相似文献   

8.
香港群育学校是专门针对具有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青少年而设的特殊公立学校。具有悠久历史的香港群育学校,在借鉴和吸收了西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香港本土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完整的"群育模式",这种模式在"困难青少年"教育矫正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对内地工读学校未来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改造、教育、挽救犯罪青少年,也为了使青少年不蹈旧辙、预防犯罪,笔者根据近年对工读学校,劳教农场的调查,谨就青少年犯罪的思想原因作些探讨。第一,兴趣低级而狭窄。在调查兴趣的十个项目中,兴趣仅集中  相似文献   

10.
对有越轨行为的青少年采取特殊的方式进行帮助和教育是整个青少年辅导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中国,这项工作又是对青少年犯罪进行社会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广东省而言,越轨青少年帮教系统由惩教机关(包括工读学校、劳动教养所、少年犯管教所等)和社会帮教网络两个子系统组成。两个子系统互相配合、互相渗透、又互相制约,二  相似文献   

11.
从问题流浪儿童在原居住地、街角社会与救助机构的生存状况,可以窥探到儿童出走及流浪儿童犯罪是与其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社会的影响密切相关的。问题流浪儿童在工读学校和救助站这两种救助机构中的生存状况与获得的"新生"感受不尽相同。进一步完善预防儿童出走及流浪儿童救助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特点及发展轨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少管所、工读学校和普通中学的740名青少年为被试,采用回溯调查的方法考察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类型、年龄和行为特点;通过分析287名少管所青少年成长历程中负向事件的发生顺序,描绘了青少年犯罪的两条发展轨迹,探讨了青少年走向犯罪的过程中可以转变的契机,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家庭环境、父母监控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少管所、工读学校和普通中学的740名青少年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家庭环境、父母监控与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关系.根据自我报告的违法犯罪行为得分,将青少年分为3组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组、中等违法犯罪行为组和无违法犯罪行为组.研究结果表明,严重、中等、无违法犯罪行为三组青少年的家庭环境、父母监控均存在显著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母亲受教育水平、家庭道德观和矛盾性、父母监控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母亲受教育水平、家庭道德观和父母监控水平越高,青少年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越小.  相似文献   

14.
少年中国论     
经过百年奋斗,今日中国具备了少年体格、少年自信、少年前景,梁启超所呼唤的少年中国已经转化为美好现实。少年中国的最大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括硬实力的复兴与软实力的复兴。这是民族之梦,也是个人之梦。还要看到,少年中国正面临成长的烦恼,需要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对外,主要是跨越“修昔底德陷阱”,走好和平发展道路;对内,主要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走好和谐发展道路。为此,少年中国需要培育少年精神,养志气、去骄气:养朝气、去暮气:养静气、去躁气:养勤气、去奢气,只要人人永葆少年中国之精神,一定能够实现少年中国之梦想。  相似文献   

15.
结束语     
青少年犯罪被列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如何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预防来成年人的违法和犯罪是政府和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多年来,我们积累了很多的成功经验。如。读学校教育,我国的100多所工读学校教育成功率达85%-95%;“社会帮教制度”、“少年法庭”的设立,均“教育、感化、挽救”了一大批失足的青少年。在国外,对识别、预防、干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如英、美在警察部门中就设立了“少年部”和“少年管理处(科)”等机构,并建立了相关的庇护所和教养院。英国警察对少年犯采取四种措施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6.
少年帮派大都具有黑社会初级形态的某些特征 ,大都有暴力倾向 ,有的已发展成为暴力犯罪团伙 ,带有黑社会色彩 ;有的仅仅是违法或轻微犯罪 ,在发展成为暴力团伙之前就被警方取缔。校园、校园周边及其他地区不良的治安秩序是少年帮派疯狂滋长的重要助力。未成年人对友伴群体的强烈的心理需求 ,加之不良的社会治安环境的压迫 ,少年帮派应运而生。亚文化的影响也是少年帮派疯狂滋长的一个内在动因。传媒中的暴力倾向和黑社会内容对青少年人格形成过程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充分发挥学校和社区的教育和管理作用 ,会大大阻塞少年帮派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少年司法的理念上,西方法治国家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少年司法的目的是保护、教育和矫治违法青少年,少年司法强调实质公正而非形式公正,强调国家和社会责任.而在"教育为主、感化为辅"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少年司法中,少年权利的特殊保护、教育与矫正等理念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强调.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闵行区在承担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全国试点工作的过程中,提炼形成了以青少年事务社工为主要依靠力量,进驻监所、工读学校、大型商企市场等工作阵地,对重点青少年群体进行联系、干预、矫治和帮扶的工作模式,有效开展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  相似文献   

19.
对于那些“大法不犯,小错不断,难倒公安,气死法院”一类轻微违法犯罪的人如何处理,在实践中一般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规或内部规定,或进行治安处罚,或实行劳动教养;对于未成年人轻微违法犯罪的,还采取举办工读学校等方法。河北省行唐县以公安局为主举办法制教育中心,将那些有轻微违法犯罪的人送到“中心”集中进行思想品德和法律法规教育,作为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是一种好的矫正尝试,但因于法无据,所以又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20.
马媛 《传承》2008,(10):106-107
梁启超出身于半耕半读的封建家庭,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为什么会走上变法维新的道路,他少年时代的思想有哪些要求改革现实的痕迹,而这些思想又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为了寻求答案,本文试图从他少年时期的思想认识、生活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