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议录     
群众对我们的司法缺乏一种信任,觉得解决不了他的问题,认为通过上访,反而更能够得到符合他诉求的解决。这是过去的涉法涉诉信访暴露出的问题之一。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司法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  相似文献   

2.
淮纪研 《群众》2008,(4):80-80
最近,淮安市纪委分别在盱眙县和市开发区试行了干部“代访”制度。按照干部主动、群众自愿的原则,将群众上访和问题由指定部门或指定人员受理、登记并根据信访群众的要求,负责代表信访群众向有关部门咨询、反映情况和协调解决问题。这一制度实施以来,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3.
周其明 《人大研究》2005,(10):24-27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社会上出现的信访群体越来越大、频次越来越高,信访问题备受各方的关注,在学界的争论也异常火热。信访是存还是废的争论,随着新《信访条例》的颁布暂时告一段落。在这场讨论中,尤其是于建嵘的调查报告———《信访的制度性缺乏及其政治后果》发人深省,报告显示,55.4%的因上访被抄家、被没收财物、东西被抢走;53.6%的因上访被干部指使黑社会的人打击报复。通过上访解决的问题只有2‰。与之对应的是另外一组更令人震惊的数字:国家信访局认为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80%以上有道理[1]。于建嵘指出,现行信访制度,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人事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个人的切身利益。认真接待群众信访在人事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坚持主动预防、标本兼治的方针,使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都解决在基层,实现了无赴京上访、无赴省集体上访,无信访老户...  相似文献   

5.
如何使上访群众明白有不平和冤屈向谁诉,找谁办,又避免无序上访、糊涂告状?这是新形势下信访工作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也是缓解干群矛盾、确保社会稳定的大事情。 近期《法制日报》报道:河北省永年县信访局与司法局联合成立涉法信访案件接待室,引导上访群众通过法律程序解决涉法案件,终于使一些上访群众明白了一个理儿:“信访不如‘信法’”、“上访跑到省市县,不如直接找法院”。接待室自成立以  相似文献   

6.
信访活动面临着许多困境。地方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采取各种手段消解来自上级的压力。这会带来新的问题。首先,“销号”、“截访”打击了信访民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贿买”、“收买”,将各种复杂的现实矛盾转化为庸俗的经济问题,破坏了信访民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更严重的是,信访本是为密切联系群众,现在却将群体上访、越级上访看成是不稳定因素:信访本是为了落实宪法赋予群众的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权,现在却在花钱稳控中损害了信访民众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7.
据报载:郧西县委组织部把基层干部和群众的信访、上访当成送上门的群众工作,鼓励基层干部和群众通过信访反映问题,把问题和矛盾暴露在基层,解决在基层。这一做法,  相似文献   

8.
一、变正面封堵为渠道畅通敞开机关大门,畅通信访渠道,认真负责地解决群众信访问题,是控制和解决群众集体上访、重复上访的有效途径。一要建立领导信访接待日。建立和实行领导信访接待日,由党政班子领导按规定时间、地点,轮流值班接待上访群众,并实行挂牌接待,使上访群众有“说理”的地方,可以更好地起到为百姓顺气、解难、排忧的作用。二要实行领导包案。重访、缠访、老案、积案和重大疑难纠纷案件,涉及面广、历史性强、问题复杂,单靠一个部门难以解决,必须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限期解决,做到一案在肩,不见分晓不撒手。三要现…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信访条例》是以法治抚平上访群众难解之痛。那么,公安机关进行的“大接访”则是用更富人情味的方法来为解决复杂的信访、上访问题。"“大接访”不仅为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也为信访工作提供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老百姓遇到矛盾纠纷不愿打官司,直接去上访,甚至“告御状”。中国特色的上访问题,多年来始终牵扯着地方各级政府的神经。2010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式启动。两万多名干部抛却机关作风,变接待“上访”为放下架子“下访”,主动出现在了农村牧区、田间地头,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以全新的方式全力化解社会矛盾,密切干群关系的同时,探索出了一套干部下基层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维稳长效机制的建立,使昔日热闹的信访接待大厅变得门可罗雀,更多的社会矛盾在进入信访通道之前得以化解。社会稳定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些年,许多地方都蕾经进行过通过信访制度本身的改革来解决“上访”问题的尝试,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在现实的语境下,内蒙古自治区通过“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在化解上访“矛盾”方面的探索,或许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种利益矛盾和群体性矛盾不断增多,群众信访已成为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从近年来我们所接触和解决的一些信访事件看,群众上访尤其是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很多是由于我们的一些基层组织、职能部门在组织经济建设和发展社会事业等方...  相似文献   

12.
各地动态     
广东省化州市人大建立信访预警防范机制日前,广东省化州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信访预警防范机制,通过变上访为下访,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有效预防和减少群众越级上访、集体上访、重复上访事件的发生。一是发挥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和机关干部主动参与信访工作的作用;二是通过组织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信访动态;三是加强本级人大与上一级人大和下一级乡镇人大的信息联络渠道,加强对信访苗头的控制,消除信访隐患。(庞涂娟)福建省福安市人大大力监督政府工作报告落实情况为确保福安市十四届人大二次…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德化县南埕镇人大主席团探索建立人大代表化解矛盾纠纷处置机制,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化解基层信访问题、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进行认真实践,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实现了"零越级"上访,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为更好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南埕镇人大主席团打破信访工作的传统模式,按照"贴近群众、方便诉求"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如何建立非正常上访终结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的规定,所谓非正常上访,是指信访人到非信访接待场所和机关上访的行为。一般地说,人民群众忙于生产、生  相似文献   

15.
郭建平 《人大研究》2004,(12):52-52
安西县人大常委会郭建平撰文说 ,当前人大信访工作呈现出五个特点 :一是信访总量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集体上访、群体上访比较突出。二是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突出 ,企业改制遗留问题、无序开荒移民、农林场站改革和职工安置、土地纠纷、工程欠款等方面 ,成为群众来信来访的焦点。三是上访人员过激言行增多 ,不少群众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态上访 ,头脑不够冷静 ,情绪比较激动 ,言语比较偏激 ,出现上访群众不听劝阻、围堵机关大门、谩骂信访接待人员、破坏办公设施等过激现象 ,影响了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四是信访办理…  相似文献   

16.
房方  周之江 《半月谈》2004,(17):20-22
长期以来,在很多地方,人大的信访部门成了“传达室”,群众信访问题抄抄转转了事,从此便不再过问,信访部门形同虚设。信访问题在基层得不到解决。老百姓怨声载道,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现象层出不穷。“贵阳模式”开创了信访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那么,“贵阳模式”又是怎样形成和运作的呢?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毕节地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针对本地区山高路睡、群众信访难。多头上访、重复上访、越级上访较多,信访事项办理环节多、工作效率低的实际,探索地县乡“三级联动视频接访”工作路子.实现了地县乡三级党政领导定时同步互动接待来访群众.现场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全力消化历史信访积案。  相似文献   

18.
吴珊 《协商论坛》2008,(12):53-53
一些信访案件往往因为时间久远,给信访人造成了不小的损失,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又超过了时效,致使信访人不断上访,解决难度大。而在鄢陵县公安局,2007年以来,不仅实现了“无赴京上访、无赴省上访、无信访积案”的“三无”工作目标,而且也没有市公安局排查的信访案件。他们实现“零上访”的秘诀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正>依法解决信访问题和建立对司法申诉由律师代理的制度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的重大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2月为此联合下发了《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中央政法委为号召和支持律师代理百姓申诉上访案件于2015年6月8日下发了《关于建立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制度的意见》。为尽快建立这项国家制度,中央政法委在2015年11月在济南召开了全国推进培训会议,大会上专题播放了介绍《吉林  相似文献   

20.
一)信访案件急剧上升。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县信访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94至97年信访量的年递增速度为8.9%,97年达到顶峰,仅50人以上的集体上访就达88起、2567人。有的上访群众情绪激昂,堵门拦车,冲击机关,围攻谩骂干部,严重干扰正常的办公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