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在希 《台声》2011,(3):20-21
辛亥革命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更是一场伟大的社会运动。百年前辛亥志士的思考和探索,追求中国现代化的各方面实践,都已成为宝贵遗产,在此后百年的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重大深远影响。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本刊将陆续刊发文章。  相似文献   

2.
对于百年前那场波澜曲折的辛亥革命,史家已有了多种角度的解读。不过,其时清王朝的财政状况,以及其如何影响了辛亥革命的进程,却鲜有论及。本文试图以此为视角。寻找隐藏其中的历史密码。  相似文献   

3.
百年前在中华大地爆发的辛亥革命,震惊世界,撬动历史。顽固了两千多年的皇权帝制就此被颠覆,民主共和的理想虽屡经波折,却从此汇成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当代中国的诸多巨变和演进,正是发端自那个大变局时代。对于辛亥革命的百年纪念,抵达历史真相的追忆自然必不可少。在本期策划中,既有追溯辛亥革命重大事件、关键人物的宏大叙事,又有以清廷财政窘境和隆裕皇太后个体命运为视角的另类观察。本刊试图为读者朋友提供多角度的历史记忆,重温百年前的风云变幻。当然,纪念不应仅仅局限于回忆,更需要挖掘历史遗产中的精神线索。为此,本刊以一向关注的民主、法制、宪政为基点,试图解析辛亥革命的烈火究竟燃出了哪些重要的制度成果及其浮沉成败的命运。本刊试图探讨的另一个话题,则是辛亥革命所留下的思想遗产对当今中国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借鉴意义。本刊期望,从百年辛亥到百年共和,通过这样的追忆和思考,能够超越历史,走向未来,以作为对辛亥革命百年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4.
王兴东和我策划、创作完成《建国大业》电影剧本之后,我们曾经思考过创作《辛亥革命》。可是,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如何提炼?面对波澜壮阔的历史如何节选?面对百年前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如何再现?对于任何一位创作者来说,创作《辛亥革命》都是极大的挑战。因此,我们迟迟未能下定决心。  相似文献   

5.
李耀曦 《春秋》2011,(6):7-11
众说纷纭辛亥事,百年一梦话共和。百年前辛亥革命的成功.并非革命党人有多大力量,而是立宪党人也被逼上梁山.各派合力把清王朝送进了坟墓。本文要说的鲁籍名士夏溥斋当属其中之一。更可贵的是.他还留下了一部《辛亥革命山东独立前后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6.
我们赴武汉采访之时,恰逢辛亥革命百年前夕。 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武汉,作为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在时间轴上,武汉具有突出的位置。还有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7.
新书架     
《上海人大月刊》2011,(11):53-53
《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 辛亥百年,辛亥革命研究也已百年,但是,对这次革命的若干基本问题似乎还可以讨论。例如,多年来,人们将辛亥革命定义为资产阶级革命,其领导力量定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但是,对此却一直缺乏认真的、充分的、强有力的论证,也很少有人要求这样的论证。似乎是一种无须论证、不言自明的真理。其实不然。本书全景式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0,(12):74-75
武汉,一座古老的城市,辛亥革命从这里开始,长江天堑在这里畅通。斗转星移,苍海桑田,一个世纪过去了,百年前的辛亥首义,消逝于历史烟云之中,后人唯有在浩瀚的史籍和凝固着历史记忆的遗迹之中寻找昔日的气息。“百年锐于千载”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成立前一百年世界历史的精辟概括。时至今日,这句话似乎也可看作对辛亥首义百年之后历史的一个注脚。历史有历史的表现方式,既不是冗长的史书,亦不是艰涩的经卷、浩瀚的典籍,历史的表现,就是历史的脸庞。漫步在武汉街头,  相似文献   

9.
孟德成 《前沿》2011,(10):178-180
今年是公元2011年,一百年前发生了著名的辛亥革命。自辛亥革命发生以来的百年历史是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伟大历史,是包括我们自身在内的全世界的一件大事。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历史过程中,回顾一下中国近现代的百年历史,理性思考一下中国百年历史进程并展望一下未来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丁宇 《两岸关系》2011,(10):65-67
10月8日的中国美术馆,仿佛化成了一幅展现辛亥革命壮阔历史的悠悠画卷。“百年风云壮志丹青——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在这里正式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相似文献   

11.
李亚兰 《前进论坛》2011,(12):19-19
辛亥百年,世事沧桑。站在21世纪回望来路,不禁心潮起伏、思绪难平。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目。100年前,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回顾百年前的先贤们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与牺牲,仍然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即将来临,这一历史重大事件对于现代中国的民主、法治、宪政道路究竟有何影响?对于这一问题的探问,足以反思现实、启示未来。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始自救亡图存、师法西方宪政而求自强的需要。依此精神脉络,此后一百年间,以改造社会为使命的革命此起彼伏,立宪文本更迭不断。在  相似文献   

13.
对于百年前那场波澜曲折的辛亥革命,史家已有了多种角度的解读。不过,其时清王朝的财政状况,以及其如何影响了辛亥革命的进程,却鲜有论及。本文试图以此为视角,寻找隐藏其中的历史密码。国库入不敷出自1900年以来,清廷对外赔款的压力十分沉重,《辛丑条约》赔款四亿五千万两,分39年  相似文献   

14.
今年十月是伟大的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在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都在采用不同形式,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总结这一事件对中国百年来社会发展变化的巨大影响。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场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前进论坛》2011,(10):12-15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百年前武昌城头的枪声,宣告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树起民主共和的旗帜,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从本期至第12期,本刊开设《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栏,刊登我党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文章,回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进行的艰辛探索和悲壮实践,揭示从辛亥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发展必然性,激励我党党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辛亥革命先贤们的理想,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凝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16.
胡峻 《前沿》2012,(13):199-200
百年前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推动中国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今天,我们从中国发展进步的新视角重新审视思考,中国发展进步之理论、实践和主体问题,就必须要有求真的科学理论指导、务实的合适道路选择和先进的社会力量领导。这对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为何以革命的形式爆发?辛亥革命所留下的思想遗产,对当今中国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借鉴意义……值此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对于这场革命的追思,不应仅仅满足于缅怀革命的先人,更需追问其深层的精神遗产。唯如此,我们才能超越历史,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8.
赵良英  胡斌  廖靖宇 《世纪行》2011,(10):13-13
2011年10月10日上午,来自美国、菲律宾、新西兰等国的40多位华侨华人和辛亥志士后裔。走进修缮一新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馆。追忆百年辛亥历史.深切缅怀革命先驱。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小康》2011,(11):8-9
专家点评一场新的"城市革命"张侃: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世纪7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周锡瑞教授(Joseph W.Esherick)在其成名作《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写了这么一句话:"辛亥革命主要是一场城市革命。"由此可知,辛亥革命与历史上出自草莽的农民革命不同,它基于中国城市近代化而生,也依托城市推进着中国的现代化。回到百年前,从空中俯瞰辛亥年的城市地图,就是这样一幅场景:民主旗帜插上一个个城头,王朝帝制的堡垒就一个个轰然地倒掉。城市是辛亥革命的母体!辛亥革命留给中  相似文献   

20.
《世纪行》2009,(1):37-37
武汉作为辛亥革命的发源地、发端地和主战场。辛亥革命为我省留下了大量的革命历史遗存。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加快辛亥革命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利用。对弘扬首义精神,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