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华嘉 《中国减灾》2010,(7):21-22
福建南平、广西合浦、广东雷州、江苏泰兴、山东潍坊、陕西南郑6地接连发生6起恶性校园暴力案件,天真稚嫩的孩子竟然成为社会暴力的对象,家长为之担忧,学校为之苦恼,社会为之动容。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一所学校文化精神、传统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反映着学校的校园风貌、办学内容、办学特色、价值取向等,其目的在于激发和调动学校各方面的潜能,实现对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和管理,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3.
2006年年底,在北京召开的第15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上,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高校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要求。我们要构建的和谐校园,应该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共进的综合实力的展示;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9月29日上午,厦门市翔安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视察区校园安全工作情况。针对部分学校消防设施和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周边交通拥挤、公交车不足等问题,代表们建议,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规范化建设,强化校园安全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完善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设施,提高校园安全防范水平;重视消防安全设施建设,消除学校消防安全隐患;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5.
桑中 《当代广西》2007,(22):48-49
南宁三中,这所广西历史悠久的名校,今年11月迎来建校110周年大庆。100多年来,她秉承“保国爱生,求真向善”的光荣传统,高扬融入时代要求的办学思想——“真·爱”教育,确立了“没有真就没有良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观,打造“德育为先,文理并重,崇尚一流”的育人特色,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追求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营造出民主、宽松、愉悦,崇尚和谐的育人环境,走出了一条建设和谐校园的创新之路,成为广西和谐发展的示范学校。  相似文献   

6.
廖莎 《传承》2011,(21):52-53,61
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为个案对广西独立学院共青团建立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各要素进行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掌握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创业现状,了解企事业单位用人意向,为广西各独立学院建立共青团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提供数据支持,充分发挥和利用好见习基地在推动学校发展、促进学生就业、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丹 《当代广西》2014,(5):28-28
正"Hello,Good morning!""Hi,Good morning!"2月24日,是广西外国语学院开学的第一天,校园里,学生们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用英语热情地互相打招呼。这就是广西外国语学院的一大特点,学校营造着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敢开口、多说多练,掌握纯熟的外语。广西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是由董事长朱桂玲与副董事长黄超香、黄灿三人联手创立的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办学之初  相似文献   

8.
看惯了一些学校里餐厅、甬道、操场处处人流熙攘,采访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就感觉到一种近乎空旷的开阔。据云,起初面对方圆一千亩花团锦簇的校园,也曾意见纷纭:“人家学校才八百亩,在读学生已经一万多。我们三千八百名的学生规模,太吃亏。多招一万名,就增收一个亿。”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08,(6):63-63
广西大学已经走过了80年的办学历程。80年来,学校始终秉承首任校长马君武倡导的“复兴中华、发达广西”、“培养建设广西所必需之人才”的办学宗旨,立足广西,服务广西,努力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九五”以来,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实施“211工程”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不断深化改革,学校整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9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2003年成为自治区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05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相似文献   

10.
郑世保  喻莉 《前沿》2003,(5):98-100
学校并不对所有的校园人身伤害案负法律责任。校园人身伤害案一旦发生 ,学校负过错推定责任。在学校证明其没有过错的情况下 ,又存在两种责任情况 :与教学活动及学校组织活动有关的校园伤害案件且受害人也无过错的 ,学校负公平责任 ;与教学活动及学校组织活动无关的校园伤害案件 ,学校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11.
略带稚气的面庞,纯朴的笑容。要不是穿着一身威严的保安服,笔者还以为是一群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呢?他们就是广西南宁市保安服务公司驻广西司法学校保安班的队员。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小分队。此时,正在迎着朝霞进行踢打沙袋训练,“打!”“杀!”之声震撼着周围…… 这个班自从去年10月进驻以来,学校没有发生过治安事故,为校园创造了一个安宁的环境,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赞扬。这个班何以有如此的能耐呢?且看采访片断: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发展、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增强,选择春节长假留守学校的莘莘学子越来越多,形成当今大学校园内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在内蒙古大学“温馨内大·和谐校园”春节慰问活动中,学校除了为177名留校生赠送礼品、发放补助金外,迎新春室内运动会等文体活动让广大留校学生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相似文献   

13.
《山西政报》2009,(18):19-21
各市教育局、财政局.各财产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风险管理工作,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教体艺[2008]2号)精神,结合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学校风险管理工作实际,现就我省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4.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沙洋县城关黄家山,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学校是荆门市和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市和省“园林式学校”、省绿化美化百佳单位、全国部门造林绿化四百佳单位。校园绿化美化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的功能。增强绿化意识 开展全员行动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它有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育人“小气候”。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校园的绿化美化就是创造一种适宜他们健康成长的环境。优美的环境一旦形成,就必然会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造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小气候”,为学生精神文明的养成打下良好…  相似文献   

15.
试论校园精神文化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长期创造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既是社会价值观在学校的反映,又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校魂。它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管理理念、基本信念、优良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等。它是一种选择型意识,包括师生感情、志趣、理想、境界等;它也是一种评价型意识,是学校师生关于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先进与落后、进取与保守的评价;它还是一种实践性意识,包括学校师生与管理者群体所选择的目标、行为以及实现的方针、战略、战术等。基于以上特点,学校精神文化集中体现了校园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11,(13):42-42
广西民族大学党委有基层党委16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197个、党员5864名。近年来,广西民族大学党委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导刊》2006,(1):47-48
就在几年前,校园暴力似乎还是一个遥远的名词。但似乎是突然之间,群殴、斗狠、勒索、施虐甚至血腥这些只有影视里才出现的字眼和行径,涌进了被称为本该是一片净土的校园。校园暴力的话题异常沉重,面对校园暴力,学生无所适从,而教育者也是无可奈何!校园暴力的发生有很大的偶然性,对其遏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么,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怎么做才能最大可能地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率,这个现实的问题已摆在全社会的面前……  相似文献   

18.
《今日广西》2010,(4):F0002-F0002,1
广西百色高级中学创办于1962年6月,是自治区16所重点中学之一,2(302年被确定为首批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现有教学班66个,学生4141人,来自百色市12个县(区),有壮、汉、瑶、苗、彝、仡佬、回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学生占81%。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施素质教育,围绕“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建设和谐校园,发展内涵,追求卓越。  相似文献   

19.
在政治课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校领导同志兼任的,他们肩负着办好一个学校的重任,繁忙的事务往往冲淡了一些教学的主题。但是,既然站到了政治课的讲台上,就要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我们作为学校的党支部书记、校长有着一些共同的体会。一、在学校全局的基点上立足,充分认识思想政治课的地位。作为学校的领导,自然要考虑学校的全局。但是,在一个学校,如果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园风气、学习氛围,想搞好学校全局也是绝对办不到的。因此,学校领导兼教政治课应视为一种良好的机会,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国各地先后发生多起与学校安全密切相关的事件,使得学校安全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各界对学校安全立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此,笔者拟就校园安全地方立法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一、校园安全地方立法的必要性(一)是深化教育改革,保证教学秩序的现实需要目前,学校安全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校园周边网吧、游戏机室等违法违规经营,无照摊贩摆摊设点,治安秩序混乱,以及交通事故多发,伤害青少年学生的恶性刑事治安案件剧增等。为了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从制度层面保障学校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国家校园安全法律法规缺失的情况下,适时开展校园安全地方立法,对于形成适应新形势的校园安全管理协作与运行机制、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