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商品广告,在我国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的发生和发展,是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和商品流通的需要而发展的,是从原始的声音广告、实物广告、印刷广告、到今日比较现代化广告的路子逐步前进的。 最原始的商品广告是声音广告,卖什么就吆喝什么。南宋诗人陆游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卖杏花是要呼叫的,不叫卖谁知道  相似文献   

2.
广告的“附加价值”是指创造性地加上对广告作用发挥有一定价值的人物或事物,它是广告最常用的一种手法。女性作为广告最主要的一种附加价值,往往是以美女形象出现的,“早期广告的典型形式之一就是一个美女捧着要推销的商品向人注目微笑”,直到今天,“美女”仍是最主...  相似文献   

3.
引起我注意汉字谐音的是广告,比如卖服装的“衣衣不舍”(依依不舍),卖蚊香的“默默无蚊”(默默无闻)。诸如此类,运用得很好,但引起了不少中小学教师反感,认为误导了娃娃学习语文,会导致产生错别字。也有用得不好的,如什么“房  相似文献   

4.
直白的广告再也不能调动人们的情绪,令人捧腹的“小乐子”迅速成为广告中的闪光点,广告告别了枯燥乏味的时代。 还记得“步步高·小丽篇”吗?徐小力自然生动的表演,不仅逗乐了观众,卖火了产品,也迷倒了“小丽”,使这位先前的“马桶先生”一举成  相似文献   

5.
此风不可长     
日前,看到一辆公共汽车车身广告词中,有“市在必得”四个大字。招摇过市,行人瞩目。最近一段时间,报纸和电视屏幕上频频出现一些广告利用成语,改头换面,以图招徕顾客,似乎形成一种时尚。卖酒的用“天尝地酒”,卖机芯的用“得芯应手”,卖衣服的用“衣衣不舍”,卖药的用“咳不容缓”,卖洗涤剂的用“洗新艳旧”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如果说他们只是在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好象太轻了点。如果说他们在玷污祖国文化,坑害青少年,又可能被认为是在用大帽子吓唬人。殊不知这样发  相似文献   

6.
《春秋》1998,(6)
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在澳洲的执业中医,绝大多数是“坐堂行医”,自己开诊所。既看病又卖药,且多半是“夫妻药店”、“伙计药店”。不少人是在家中开诊所,也有兼营其他生意者,如杂货、食品之类。甚至在悉尼和布里斯班中国城的“百灵敦”超级市场内,也有“坐堂行医”和卖药者。各大城市的中国城,是中药店最集中的黄金地带。因中国城多建在城市中心,是最繁华的闹市区,凡能在这里开中药店坐堂行医的,多是久居澳洲的老户,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外地工作的白族子弟,对每年的农历3月15日都是不会忘记的,因为这一天是“三月街”,是我们家乡——云南省大理最热闹、最盛大、最欢乐的节日。大理“三月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开始的时候是佛教信徒中的食素妇女,即“阿齐奶”们为纪念观看升天而举行的集会。她们带着儿孙,走街串寺,不免又累又渴,小摊贩们便在寺旁卖吃的,卖喝的。年复一年,参加这种佛教集会的人越来越多,摊贩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于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的哲学是天人合一为主导的哲学,并凶此确立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心源与造化的和谐关系。因人与自然之素和,中国人远较西方人为早地将自然物移之于丹青,使山水及花鸟类绘画成为独立的画科。且中国人善于藉鸟兽草木之名,比兴于人之喜怒哀乐,移人之精神遐想,自“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推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花鸟画、花鸟诗,莫不是人之心声。故前人曰:“诗言志,”“画者,从于心者也”。笔者把“从于心”看得特别重,“从于心”是最真诚的创作冲动,是保证艺术质量、艺术品味的基础条件。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负了心,变了心,将创作原则异化为“从于利”了,  相似文献   

9.
文章立足公关广告“塑造企业形象,升华品牌声誉”的创意战略目标。从公关广告概述、创意、创意战略三个方面较为具体地阐述了公关广告“以人为本”的计划活动,突出“商品广告让人买我,公关广告让人学我”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从2005年5月起,很多人都惊奇地发现了一则疑似“吸烟”的广告,甚至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也能看到此广告的踪影。王海历数“如烟”七宗罪2006年底,北京市民王德忠在用了“如烟”没多久,身体就开始出现不良反应。王德忠说:“就是肺部整个接受不了它,吸一口呛一口,吸一口呛一口,我说还得试啊,花这么多钱不能用,怎么办,我就吸了两三天,结果肺部胸部这儿特别疼,跟扎的一样。”此后,“如烟”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饱受质疑的“如烟”产品广告照播、商家照卖,结果又惹上了官司。打假名人王海于2006年12月11日以“如烟”在其营销过程中存在着“欺诈、隐瞒和虚假宣传”,分  相似文献   

11.
陈粒 《创造》2008,(7):34-35
房地产广告是最能忽悠人的,什么“尊崇”、“创意”、“经典”、“自然领地”、“水岸豪宅”、“景观别墅”……但是仔细想一想,地产商们叫卖的都是房子的附加和包装,什么“景观”了、“身份”了、“生活方式”了,而房子本身真正的质量如何却很少提及。  相似文献   

12.
从 2 0世纪 80年代走过的文化人 ,至少有 2个西方人的名字 ,是最不容易忘记的。一个是弗洛依德 ,一个是萨特。并不是只有这 2个西方人 ,当时既令文化人感到新鲜 ,又确实对他们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不是。但是 ,至少在年龄或心态很年轻的文化人当中 ,这 2位西方人所引起的关注与“学习”的渴望 ,是范围最广、程度最深、心情最迫切的。当我读到江龙教授的专著《解读萨特 :戏剧家萨特与萨特戏剧》时 ,我的兴奋是不言而喻的。萨特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这在他的故国 ,在他的生前 ,就是如此 ;在中国 ,在他于 2 0世纪 80年代“进入”中国的时候 ,亦…  相似文献   

13.
今年央视春晚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节目,而是穿插其中的广告。观众最认同的一句台词出自《和谁说相声》——姜昆口口声声称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推荐的新人”赵津生所言:“强烈抗议广告时间插播电视剧!”  相似文献   

14.
星竹在《杂文选刊》第九期上著文说:西方国家对谁是最敢胡说八道的人进行过一次排名,排名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原来占据第一的人竟然是专家。这可让不是专家的人自豪感油然而生,纷纷口诛笔伐,列举专家们在各自领域里胡说八道的一桩桩罪过。比如楼市专家们说跌时偏涨,说涨时却回落。可是买房的人却只骂卖房的人,而没人骂过胡说八道的专家。这就对了,因为在老百姓的心中预测楼市的专家压根就不是专家,他们是卖楼者“帮闲”的一族,是房地产商花钱雇来“搅混水”的人。星竹的错误就在于把这丫头当作那丫头了。只有废佬才会跟着所谓楼市预测专家的…  相似文献   

15.
全国多家省级卫视正在播出的性保健品“圣帝魅力坚”的广告视频,被广大观众指责为内容低俗,充斥着隐晦的色情暗示。(见8月28日《京华时报》)究竟是什么样的广告被网友感叹“广告可以无耻到这样的地步”?笔者注意到,“圣帝魅力坚”被描述为“老总间馈赠佳品”、“出差男人必备”,使用对象是“公司秘书”、“女客户”。“圣帝魅力坚”广告中有这样一幕:“老赵,你是怎么把这桩合同签下来的?”“对付这种女客户我是最有办法的了。”随后,“老赵”向同伴出示一盒保健品,称:“秘密全在这里了。”如此说来,该广告真够低俗无耻的!将恶俗之名强加于女…  相似文献   

16.
常工 《台声》2011,(8):48-48
谁是“台湾人”?随着岛内“大选”临近而又被一些人炒热。最近,民进党为蔡英文参加“大选”拍了一一个广告,广告最后蔡英文说:“我是台湾人,我是蔡英文。”  相似文献   

17.
开心岛     
任君选择有一对夫妻,家里的狗生了一窝小狗。丈夫非常讨厌这些小狗,想把它们卖了,但就是卖不掉。于是妻子登了下面的广告:“我丈夫说小狗不走他就走,小狗肥胖可爱,血统纯正,我丈夫肥胖粗鲁,血统不纯,两者任君选择。”炒邮阿呆之妻,人唤呆嫂。呆嫂为人直率,一日在厂里听人说起,有人炒邮发了大财。一时念起,回家之后,即取得阿呆多年收藏,齐下油锅炒之。卖皮鞋街头有一个矮胖子卖皮鞋,他手拿扩音器大声喊道:“喂皮鞋大削价啦原价200,现价50。既美观,又大方。又好穿,又好吃。”有个老干部听到宣传,突然站住,问道“你…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国内出现过各种“热”,如“气功热”、“文凭热”、“经商热”等,其中“出国热”恐怕是历时最经久的“热”。出国不是到非洲的穷国,也不是去亚洲的落后国家,而是奔发达富裕国家,简单地说,就是奔西方国家。出国有很多动因:有的人是为了去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的人是因为那里有国内不具备的实验设备和研究条件;但不可否认,许多人是冲着发达国家的优裕物质条件而去,似乎那里遍地是黄金,到处是财宝,那里还有自由的空气和舒适  相似文献   

19.
郭树护 《今日海南》2005,(10):22-23
近日,屯昌县枫木镇石岭坡村的王汉杰等7户农民卖了自家养了多年的耕牛,买回7部崭新的“葵花牌”耕整机 (群众称之为“铁牛”)。为什么卖了耕牛买“铁牛”?王汉杰老汉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按照传统的人、牛耕作方法,1亩水田人。  相似文献   

20.
一般而言,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从哲学角度看,精神是同物质范畴相对应的与意识、思维相一致的最基本的哲学范畴.在西方文化中,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再到雅斯贝尔斯、弗洛伊德、舍勒、格里芬等学者都对精神概念作出自己独特的解读.西方文化中的精神概念,具有“灵魂”、“心智”、“意识”、“普遍理性”、“先天逻辑”、“宗教”等多种含义,而西方文化中的精神概念所内涵的“普遍理性”、“先天逻辑”、“宗教”的意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概念所没有的.研究西方文化的精神概念,有助于在比较中深入理解中国文化中的精神概念,有助于深化理解西方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概念,从而对民族精神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西方文化中的精神概念,也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