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有186.5万的保险营销员,这些人员在整个保险行业中是一个最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数与保险公司签订的是代理合同,而不是劳动合同,其收入来源主要是收取保险人的代理手续费,但享受不到公司给予正式员工的劳动报酬与社会保障,使他们陷入了一种"卖保险的没保险"的困境。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在法律监管上也容易出现漏洞,近年来也经常出现保险营销员为追求高额利润骗保的案例。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的《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是保监会首次针对保险营销员实施的管理办法,从资格准入、展业行为、保险公司的管理责任等方面实行了动态的法律监管,明确了保险营销员的法律地位,有利于保险市场公平有序的运转。  相似文献   

2.
林虹 《法制与经济》2008,(20):8-9,11
中国现有186.5万的保险营销员,这些人员在整个保险行业中是一个最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数与保险公司签订的是代理合同,而不是劳动合同,其收入来源主要是收取保险人的代理手续费,但享受不到公司给予正式员工的劳动报酬与社会保障。使他们陷入了一种“卖保险的没保险”的困境。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在法律监管上也容易出现漏洞,近年来也经常出现保险营销员为追求高额利润骗保的案例。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的《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是保监会首次针对保险营销员实施的管理办法。从资格准入、展业行为、保险公司的管理责任等方面实行了动态的法律监管,明确了保险营销员的法律地位,有利于保险市场公平有序的运转。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保险营销员的营销活动,维护保险市场秩序,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保险营销员是指取得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  相似文献   

4.
由于保险产品的无可感知性,消费者的认知水平主要依赖保险营销员,而保险营销员自己对保险产品的认知可能存在偏差,因而不能恰当地向消费者传递保险产品真正的功能信息。本文指出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应加强诚信建设,优化意识形态,改善保险公司的赔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2006年4月6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3号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保险营销员的营销活动,维护保险市场秩序,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保险营销员是指取得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  相似文献   

6.
王洁 《法制与社会》2011,(14):251-252
在保险业发展的今天,保险营销员管理的一些体制机制性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保监会适时提出了《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本文针对寿险营销实践中的所见所感,在《意见》的指引下提出几点改革想法。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陈某,原系宝冶检修公司经理(正处级)。被告人王某。原系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保险营销员。1999年初,友邦保险公司营销员王某至宝冶检修公司推销友邦“员工综合意外险”(系团体保险),并经人介绍结识了宝冶检修公司经理陈某。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陈某,原系宝冶检修公司经理(正处级).被告人王某,原系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保险营销员.1999年初,友邦保险公司营销员王某至宝冶检修公司推销友邦"员工综合意外险"(系团体保险),并经人介绍结识了宝冶检修公司经理陈某.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有147万保险营销员,但这样一个与投保人直接接触的庞大队伍居然没有任何保障和福利,更没有话语权,其地位还不如农民工。——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一个保险营销员的故事李君在北京从事保险行业已经五年了,用他的话来说,迈进保险的大门纯属“阴差阳错”。九年前,因一分之差,李君与自己所报的专业失之交臂,被学校调剂到保险系。对保险一知半解的他对自己的将来也是一片茫然。潜心苦读四载,他被一位保险业的“前辈”带到了北京。“第一天,我一路小跑兴奋地冲进公司,说我要做保险营销员,竟然没有人理我,我呆呆地在大厅里坐了一…  相似文献   

10.
论保险合同的成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针对我国保险领域里对保险合同的成立问题所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 ,运用合同法的基本理论 ,论述了保险合同 (包括海上保险合同 )的成立要件 ,并提出了判定保险合同是否成立的三项原则。文章还就当前我国所出现的保险营销员的特殊现象 ,阐述了此种现象对保险合同成立的影响 ,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司法机关必须查明非法占有保费主要是基于职务便利还是主要基于滥用委托权限。如果是主要基于利用职务便利而非法占有的,应当以职务侵占罪论处,作为次要因素的滥用委托权限的行为,可以作为从宽处理的酌定量刑情节,在职务侵占罪的法定刑幅度内适当考虑对担任主管职务的保险营销员从轻处罚。只有在难以区分主次关系的情况下,才能根据有利于被告人原则,对具有双重身份的保险营销员以侵占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2.
吴演梅 《法制与社会》2012,(20):176-177
近年来,国有控股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包括受委托、聘任从事保险业务的保险代办员、营销员)职务犯罪呈上升趋势,这暴露出保险公司内部监督管理制度上存在的严重漏洞,鉴于此,本文就保险行业职务犯罪呈现的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保险行业中职务犯罪同步预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浅析保险利益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法和保险行业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又称"可保利益"或"可保权益"原则.关于保险利益概念的界定,学界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本文从保险利益学说的演进.对我国现行立法中的保险利益的定义进行了反思,进而提出对保险利益概念的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14.
保险利益是保险法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亦是保险合同中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但是因为我国《保险法》中对保险利益的定义过于模糊概略,使得如此重要的概念却有着诸多并不相似的学说。本文通过对保险利益的系列分析,试表达自己对保险利益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论保险标的与保险利益--从物之保险到保险利益之保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新天 《法商研究》2005,22(3):37-42
保险标的既不是被保险的有体物,也不是相关的财产权利与利益,而是保险利益。以保险利益之保险的观念取代我国现行的物之保险的观念是保险理论发展的大趋势。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是被保险人对特定财产或相关利益具有的经济价值关系,但保险利益的概念并无适用于人身保险的实益,人身保险不需要存在保险利益,只须征得被保险人的同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以欺诈手段骗取保险赔款的各类案件不断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这些案件的发生,不但使保险人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保险声誉受到严重影响。为进一步认识保险诈骗罪,笔者就该罪概念、特征、客观方面的具体表现及其不足,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叶佳 《法制与社会》2010,(24):21-22
保险利益是保险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新保险法对的保险利益规定有所变动,从而使得保险利益原则在人身保险中的适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我国采用"例举加同意"的立法模式,在具体适用中容易造成纠纷。新法肯定了雇主对雇员有保险利益却否定雇主的受益人资格亦不符合法理。  相似文献   

18.
保险利益的概念检讨——以《保险法》第十二条为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保险法上的核心概念,保险利益在保险理论和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保险法》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却存在诸多缺陷。保险利益的主体应该是被保险人而非投保人;保险利益以保险标的为基础,并不等同于保险标的,而保险标的的范围不但包括各种财产权利,还包括经济利益;保险利益只适用于人身保险领域,在保险利益的性质上,我们应坚持“经济关系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保险法》对重复保险概念的界定不全面,应当采取狭义说;重复保险的构成要件欠缺,应包含同一保险人及保险金额的总和超过保险标的价值这两个要件;有关重复保险投保人通知义务的法律规定不完善,应当规定通知的具体时间、内容以及违反通知义务的法律责任;最后,对重复保险的法律效力,应区分善意与恶意分别规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以欺诈手段骗取保险赔款的各类案件不断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这些案件的发生,不但使保险人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保险声誉受到严重影响。为进一步认识保险诈骗罪,笔者就该罪概念、特征、客观方面的具体表现及其不足,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