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斌  刘少夫 《法制与社会》2011,(30):16-16,20
以儒学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法律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学是以“仁”思想为形上依据的,这一点已成为学界共识,但儒学“仁”思想的源流及含义并不清晰,见仁见智。本文以文献研究与分析论证相结舍的方法,对儒学咋,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揭示出“天-道-天(道)人合——仁”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包含法律文化)形上依据的发展过程。本文介绍的是“天”思想在《易经》、《尚书》、《诗经》等原始文献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监狱学刊》2010,(1):87-87
俞吾金在2009年第4期《探索与争鸣》上著文《传统性善论中的不合理因素》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四种代表性的人性理论:1.“人性无善无恶论”(告子);2.“人性有善有恶论”(世硕);3.“人性本善论”(子思、孟子);4.“人性本恶论”(荀子)。经过反复争论,“人性本善论”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取得了主导性地位。  相似文献   

3.
198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云集法国,并在发表的《巴黎宣言》中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不仅是人类痛彻的感悟.也是在深刻的反省中认识到了人类必须用文化的理性良知去解决社会现实中的矛盾与冲突。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最能够体现文化的理性良知的莫过于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传统的儒学文化。在中华传统儒学文化中最具精华的部分则是孔子倡导的合和思想。  相似文献   

4.
先秦思想文化与中华法系之源流南玉泉任何社会的法律体系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尤其是一种思想文化被统治者所利用,所推崇的时候,情况更是如此。①如阿拉伯法系是以《古兰经》为蓝本而构成的,印度法系亦具有宗教影响的色彩;同样,中华法系亦不可避...  相似文献   

5.
复兴中华法系是新时代法律人的文化使命,是在法治文化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应有之义。新时代中华法系的复兴应当囊括历史、现实与未来三重维度,通过厘清中华法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关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融合形成新时代中华法系的内在意涵。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与新时代中华法系复兴有重要的内在联系,包括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和坚持守正创新三个方面。中华法系复兴必须立足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从中国式现代化和法治现代化两个维度开展复兴伟业。回溯法统转型的历史,应当从中得到启示,将中华法系复兴融入新时代法学教育与法学理论研究,推动繁荣法学研究,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6.
清末礼法之争及其法哲学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明 《河北法学》2001,19(4):128-130
中华民族有着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传统法文化,“其内容之广博,特色之鲜明……生命之强大,堪称世界之最。”[1](P384)作为中华传统法文化深层内蕴的礼法精神亦曾因其独特魅力而折化四夷。然而曾几何时,一场鸦片战争,泱泱中华丧师失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北山》)的千年神话终归幻灭。“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的天国之梦终至破碎。礼法德政等一切传统人文亦不得不走向救亡图存的理性法庭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是放弃存在的权利;兼之西学东渐之风,两种不同路向…  相似文献   

7.
服刑人员思想教育的内容除法制、道德、形势等常规内容外,还应包括心理健康常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等广泛的内容,并根据服刑人员的不同改造阶段而各有侧重点;思想教育方法应灵活多样,具有针对性;思想教育教学课时要有计划,并安排固定时间;思想教育资源要对其整合与优化。  相似文献   

8.
刘月  崔荣艳 《人民检察》2023,(20):66-68
<正>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其中,尤其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检察机关应当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担负起文化建设的使命,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将其融入检察文化建设,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从我国古代来看,  相似文献   

9.
被称为百经之首的《周易》,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美感的民族,审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周易》虽然本身不是一部美学著作,但是为美学的发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奠定了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华美学思想格局。《周易》天人合一的和谐美学论,阴阳交合的生命美学论,立象尽意的意象美学论,都是中华美学精神的主干和精髓所在。当下弘扬和发展中华美学精神需要回到源头,通过寻找和阐释传统美学的根基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墨子》证明我国早在先秦已经产生了价值极高的宪法思想萌芽,即关于政权产生、监督、更替的思想,治国方略,基本人权保障,权力制约。这些宪法思想萌芽是中华思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探索有中国特色宪政制度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就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来说,儒家法律思想无疑是其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它不仅奠定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理论基础,而且决定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性状和风貌。就西方传统法律文化来说,古希腊罗马史是西方政治法律思想的发源地,而其中的古希腊罗马自然法学家又对西方法律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将他们两方的法律思想比较一下.对于我们认识中西法律文化的异同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践和文化实践而形成的系统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坚持、丰富和发展。关于“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与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之一,就是总结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在中华法律文化中,最能体现其特色和亮点的成果,就是一个法学学派即法家、一部著名律典即《唐律疏议》、一个庞大法系即中华法系、一门原创学科即法医学、一部经典判例集即《刑案汇览》、一个法律家群体即律家。正是这些成果,使中华法律文化跻身于古代世界法律文明之林。至近代,这些成果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日渐暗淡,不再辉煌。至当代,随着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如何将上述成果中的精华分离出来,予以发扬光大,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并为铸造当代世界法律文明做出贡献,是当代中国法律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监狱学刊》2010,(3):77-77
朱大可在2009年3月24日的《钱江晚报》上著文《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列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弊端:1.帝国专制制度对奴性的培育,以致独立人格无法确立。2.儒家教义对终极信仰的制止。它把所有人的关系限定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放弃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放弃了人和神的关系,放弃了内在的超越和终极关怀。儒家“子不语怪力乱神”,拒绝言说神话和童话,以致中国上古的起源神话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5.
历代《刑法志》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的重要篇章,同时也是中国法制史研究的必需史料.以历代《刑法志》中的监狱制度为解读视角,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矜恤思想、人治观念和等级制度.传统法律文化并未止步于现当代,不论我们主观上如何不情愿或无意识,注定都会受到它的影响.当然,传统法律文化并非一潭污水,不可救药,它也有自己的精髓,如何重新认识传统法律文化及其在现当代的投影效应,则是我们法律史学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音乐和法律     
杜畅 《江淮法治》2011,(8):21-21
最近听了一场名为《太和之音》的音乐会。整部交响乐以武当山文化为背景,以“天人合一”为精神主旨,在“天”、“地”、“人”、“和”4个乐章中演绎道家的和谐观.让人在享受西洋现代交响乐的同时,去触摸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江西律师》2002,(3):2-4
今天,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国公证员协会隆重召开第五次全国律师代表大会和中国公证员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近年来的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制定促进律师、公证事业发展的措施,同时选举两个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修改协会《章程》。这是新时期我国律师、公证事业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8.
按照《人民调解法》的规定,基层司法行政机关承担着指导本行政区域人民调解工作的职责,具体说来:一是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上的指导;二是人民调解业务机制建设上的指导;三是人民调解保障机制建设上的指导;四是人民调解衔接机制建设上的指导。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上述四个方面谈谈我县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在履行人民调解工作指导职责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大学》是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是儒家教育的纲领性论著,是中国古代论述修身治国的佳作。它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和伦理观,洋溢着古代儒家学者治学修身的教育思想。《大学》的正心修身教育为罪犯矫正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石;《大学》的“三纲领”教育为罪犯矫正教育提供了重要标的;《大学》的“八条目”教育为罪犯矫正教育提供了运作流程。《大学》所阐述“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对罪犯心理矫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