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阐述了法律语言的特点即大量运用含有法律专业意义的普通词;大量运用古英语;大量运用外来词;大量运用多义词语和由此可能导致的翻译困境,继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即:释义、译借、创新和中性化。  相似文献   

2.
法律英语以用词准确,句式复杂为其显著特点。本文通过描述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几组对立关系,即准确与模糊、古体与新词、具体与泛化、庞杂与简明,指出其辩证统一性。对法律英语文本开放、发展等特点的认识有助于译者翻译策略的抉择。  相似文献   

3.
法律英语的文体特征与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英语具有复杂性、准确性、庄重性等独特的语域文体特征,使得法律英语的翻译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特色.作为法律翻译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文本的翻译必须考虑到在语言风格、法律制度、法律文化框架下形成的差异,寻求搭建这些差异的桥梁和通道,使译文最大程度地准确传递原法律文本的信息,从而有效提高法律英语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具体法律英语专门术语为基础,从英译汉和汉译英两方面解析了法律英语术语的翻译,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法律英语专门术语翻译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法律英语的特点及翻译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法律英语的主要特点,探讨了如何正确理解和翻译法律英语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郑亚楠 《法制与社会》2011,(9):241+251-241,251
法律翻译的基本要求是精确,即译入语能够精确表达出源语的真正内涵。法律术语是法律语言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术语翻译的精确性直接体现司法的公正性。然而译者在实践又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要实现语言功能和法律效力对等的法律翻译目标;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目的语中不存在确切对等词的现象。本文探讨了汉英法律术语翻译中的这种现象,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侯萍英 《法制与社会》2010,(24):226-226,237
法律英语语言晦涩难懂,语言学习者而非法律界人士在阅读理解法律文本时,经常是耗时又不见成效,寻找法言法语的规律将是高效阅读法律文本的捷径。  相似文献   

8.
在法律语言体系中,法律术语作为复杂的法律概念综合体,具有法学专门涵义,蕴含着法律思想的精华,是最具代表性的法律语言核心词汇。法律术语风格明朗、特点鲜明,具有文化独特性、单名单义性、庄严性和凝练性。在法律术语翻译中应遵循其应有的风格特点,恰当运用形式翻译和功能对等翻译两大策略,从而实现翻译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外法律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世界各国的法律文本不断地被翻译成中文,大量中文法律文本也被不断地翻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文本。由此,法律文本翻译的失真问题成为中外法律文化交流不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当前法律翻译理论研究中,学者们更多地关注于语言学理论和翻译学理论的研究,少有人关注法律解释学理论在法律翻译中的指导作用。虽然法律翻译有其自身的特性,但法律解释与法律翻译之间具有共同的渊源。法律解释理论对于译者在翻译法律文本中正确理解原文本意大有裨益,将法律解释学的文义解释、目的解释、历史解释、系统解释等方法运用于法律文本翻译中,有助于化解法律翻译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10.
法律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国际合作日益加强,涉外法务活动空前频繁,法律英语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必要。法律英语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英语,本文分析了法律英语词汇方面的特点并针对法律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前人研究的成果总结了应对法律翻译的策略,为法律翻译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建 《法制与社会》2012,(15):236+240
拉丁语在法律英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拉丁语词汇和2012国际商会仲裁规则英文版本,对比国内法律英语的翻译,认为在法律英语翻译中拉丁语应得到积极地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媛媛 《法制与社会》2010,(23):217-218
中国成功"入世"后,国内对法律翻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需求与重视,法律翻译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研究法律语言的特点从而提出了法律翻译的策略及手段。  相似文献   

13.
法律翻译的特殊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语言翻译研究是翻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对翻译学体系的重要补充。法律翻译在遵守翻译普遍原则的同时,也有属于自身专业特点的特殊原则。法律翻译的特殊原则主要体现在专业性、严谨性、准确性和等效性四个方面。法律翻译特殊原则的提出,有利于提高法律翻译质量,亦有助于促进立法机关对法律翻译立法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a作为一种跨文化与跨时空的交际活动,旅游英语翻译承载着向西方游客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圣使命.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分析了文化差异对于旅游翻译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在这种文化差异下旅游英语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化差异对法律及经贸英语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翻译活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文化差异。本文作者从英汉翻译实践出发,列举了大量论据,证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对法律及经贸英语翻译具有重大影响,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和对待。  相似文献   

16.
由于英汉双语之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导致了翻译过程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为了缩小译文与原文的差异,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理论,试论述创造性在法律翻译中的运用及作用。  相似文献   

17.
龚茁 《河北法学》2014,(11):113-120
首次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考察我国法律英语研究现状。研究检索了1993年—2012年国内8种外国语言文学类、3种翻译类、5种法学类期刊上法律英语研究的刊文情况,分析法律英语的发展态势、研究特点、热点话题。结果发现:法律英语总体态势不稳定,学科建设不充分;研究以翻译为主,集中在词语翻译和语言文体特征;教学和学科研究有待加强,处于语域分析阶段。最后,对法律英语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认为应以加强基础性工作为主。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中西法律文化交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西法律文化迄今未曾间断的交流始于 16世纪西洋传教士来华。然而基于种种复杂的原因 ,他们在向中国传播西方法律文化方面所做的贡献 ,不仅与其反向的情形不成比例 ,也无法与 19世纪来华的新教传教士相媲美。随着中国文化性质的争论的激化而导致的中西的恶化 ,中国封闭了对外开放的大门 ,也失去了洞悉外情、比较和认识西洋文化的机会 ;西方则在双向认识中把握了主动。  相似文献   

19.
今年4月,应吉林大学法学理论研究中心的邀请,我在吉林大学法学院做了一场“法律方法与法律智慧”的演讲,黄文艺教授做了简洁的点评。他认为,法律方法的研究虽然是基于司法立场、以规则作为出发点探寻事实法律意义的活动,但各种各样的法律方法仍然是以理论形态出现的。虽然坚持司法中心主义立场的学者认为:基于立法中心主义的研究所得出的关于法律普适化结论不能很好地解决具体案件。但是关于法律方法一般理论的研究实际上又陷入新的打着“司法立场”旗帜的普适性研究。而这种研究与立法中心主义倾向并无质的差别,也是要建构一种普遍主义的教条。我在其他大学演讲同类题目的时候有同学提出,法律方法能否制度化,能否变成必须应用的方法。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黄教授的判断。这确实是一个理论难题。我们知道,任何理论不管是站在什么立场上,都是一种抽象的表述,都是思维的表达。用语言所描绘的事实需要借助人们的想象才能变得丰满,才能被理解成事实。这是由语词本身的概括性所决定的。那么,理论的研究者该怎么办,我们能否在摆脱理论研究的普适性倾向时,使法学真正走向形而下。看来问题并不能很好解决。对法律方法与法律智慧的结合,黄教授的评价给我很大的启发。他认为二者的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法律方法研究的过度理论化倾向。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认为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法律智慧虽然因其宽泛而难以把握,但如果我们的研究者给它一个具体的场景,我们一般能分辨出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平淡、甚至什么是愚蠢。当然这种分辨也许并不具有一般性,只是特定场景中的智慧,对研习者来说只能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而不可能照搬适用,但它对累积法律人的经验有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如果法律方法的部分内容可以上升为法条的话,法律智慧则因是具体场景中的智慧而很难上升为制度。法律智慧一旦上升为制度,面临的就是具体应用的问题,即使是智慧也仅是历史之光。法律智慧实际上是要解决法律解释过程中的创造与服从的矛盾,按图索骥式的“依法办事”,无所谓智慧或者愚蠢,但创造与服从也都是有正义之目的的。为了实现人类美好的目的,为了最终实现法治,法律人必须在实践中融入更多的智慧,否则就难以克服成文法律的呆板与僵化。为进一步明确与倡导法学教育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促进法律职业化进程,《政法论丛》编辑部特邀我组织了一组“法治理念下的法律智慧”笔谈稿,欢迎各位法律学人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20.
姜瑜 《法制与社会》2010,(23):216-216,218
作为一种专业用途翻译,法律翻译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目前,在对法律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认为,法律翻译中的译者应该处于"隐身"的地位,原文本应当更受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对法律翻译词汇分析,揭示译者主体性问题在词汇中的反映,认为译者的主体性问题对法律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