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邓小平与广安一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与广安一中尹世全,徐怀林奔腾不息的渠江水,流转到广安县浓洄镇变得宽阔而明净。岸边,依山傍水的那所美丽的学校,就是四川省重点中学广安一中。广安一中的前身是广安县立中学堂,邓小平曾在这里渡过了他的中学时光。广安一中建校以来,矢志不渝地坚持发扬“勤、...  相似文献   

2.
1920年邓小平同志远涉重洋赴法国留学,去寻求救国之道,从此一离七十余载,再也没重踏故乡的土地。邓小平于1994年8月22日诞生在广安县姚坪里(今协兴乡牌坊村)一个旺族家里。辈名邓先圣,别名邓希贤,乳名贤娃尔,小平是他1927年在武汉作地下工作时用的化名。小平童年、少年都是在家乡广安度过的。1910年6岁的小平正式入私塾发蒙读书,次年进入协兴场上的北山小学学习,1915年插班在广安高等小学堂读书。1918年考入广安县中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文武兼备。本文就他在“文”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才、文事、文道、文韬 ,作一个梳理 ,以飧读者。求学生活邓小平 5岁进私塾发蒙 ,6岁进入家乡协兴乡初级小学念书 ,1 1岁转学插班考入广安县高小。当时广安只有一个高小 ,他被分在 1 2班。学校里教的东西很少 ,自然科学的东西几乎没有。当时的国文课除了孔孟“经书”之外 ,还教授《古文观止》上的一些文章 ,有柳宗元的 ,有韩愈的。邓小平求学认真 ,在这里得到了较早的知识教育。1 91 8年邓小平 1 4岁时高小毕业 ,考入全县仅有的一所中学——广安县中学。邓小平不久就离开了广安中学。他…  相似文献   

4.
资料卡片     
伟人足迹邓小平生平大事年表(一) 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取名邓先圣。 1909年,进私塾读书,学名邓希贤。 1910年,入协兴乡初级小学学习。 1915年,入广安县高等小学学习。 1918年,入广安县立中学学习。 1919年秋,考入重庆留法预备学校。 1920年10月,抵达法国,不久入诺曼底区巴耶男子中学学习。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早年曾留学法国、俄国,乃海内外皆知的经历.然而,邓小平还有一个颇具读书、写字、作文价值的启蒙学校——塾馆,却不闻于世.清代光绪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公元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诞生在四川广安州协兴场姚坪里(今广安县协兴镇牌坊村),父亲邓绍昌按邓氏家谱字辈为长子邓小平取名邓先圣.1909年农历正月十五刚过,邓绍昌严肃地对不满5岁的邓小平说:贤娃儿,你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今天送你去发蒙.从现在起就要发愤读书,好好听先生的训导.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5岁进私塾发蒙.高小毕业后,考入广安中学.1919年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1920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从此接受马克思主义而走上革命道路,并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对自己的家乡四川这片美丽的沃土也十分热爱和关心.建国后,连同主政西南地区一起计算,他十次回四川,满腔热情地关心、支持四川的革命、建设和改革.  相似文献   

7.
1920年9月11日,年仅16岁的邓希贤(邓小平当时的名字)同200多名中国青年,从上海乘邮船,远渡重洋,去法国求学.历时18天,于10目19日抵达法国南部港口马赛.受语言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邓小平这批青年被分配到法国北部诺曼底的巴耶中学,这是一所市立学校,学膳费相对低些.邓小平就是在这所学校里开始了他的法文课程的学习.由于邓小平学习刻苦,加之有较好的语言环境,经过不长时间,他的法语水平就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小平故土情深曾邦才小平同志关心家乡建设的耿耿情怀永远铭记在家乡人民心中,激励着家乡人民继承他的遗志,把广安建设好。1904年8月22日(农历甲辰年7月12日),小平同志诞生在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1918年下半年,离开广安,1920年自重庆去法国勤工俭...  相似文献   

9.
敬爱的小平同志离我们而去了。但他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的耿耿情怀却永远铭记在家乡人民的心中,激励着家乡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他的遗志,把广安建设好。 1904年8月22日(农历甲辰年7月12日),小平同志诞生在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1918年下半年,小平同志离开广安,1920年自重庆去法国勤工俭学,追求富民富国之路,这  相似文献   

10.
他们都出生在四川,都勤工俭学于法国,都从苏联回国参加革命 聂荣臻,出生在四川省江津县;邓小平,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他们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有些相似。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激发了一代中国青年的爱国热情,当时的四川形成了一股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流,而聂荣臻与邓小平就是这股热流中的两分子。1919年底,聂荣臻乘法国邮轮“司芬克司”号历经千辛万苦抵达法国南部港口——马赛。不到一年时间,1920年10月20日,同样是一艘法国邮轮“鸯特莱蓬”号抵达马赛港,这艘船上载的中国勤工俭学学生中,就有年仅16岁的邓小平(当时叫邓希贤)。第二天,邓小平他们到达巴黎时,受到了比他早来10个月的四川老乡聂荣臻和他的同学们的热烈欢迎。从那天起,他们之间就建立起了长达70余年的深厚友谊。 1922年6月,周恩来、赵世炎等人在法国巴黎发起组织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聂荣臻和邓小平等一些进步学生相继参加了“少共”。他们在“少共”的组织下,一起参加会议,一同进行革命活动,并在1923年春,先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翌年2月5日,对革命充满了激情的聂荣臻与周恩来、邓小平等人专程赶到贝尔——拉雪兹公墓,瞻仰了“巴黎公社社员墙”,以示他们信仰、坚持、捍卫马列主义信心与决心。  相似文献   

11.
一、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出生于 A.湖北红安 B.四川广安 C.江西吉安 2.邓小平何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A.1922年 B.1923年 C.1924年 3.1920年邓小平赴法国勤工俭学,曾干过什么工种  相似文献   

12.
自琢明珠更光华──广安县四九滩电站自建纪实王世春,尹世全如果把“金广安”喻为渠江中游的一个玉盘,那么四九滩电站就是玉盘中的一颗明玲。它位于广安城北,与下游天然游泳汤青龙嘴相互辉映。邓小平同志少年时代,常与同学在青龙嘴游泳。1988年6月15日晚10时...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旧居坐落在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这是一所南方传统的三合院,清一色的农家瓦舍,共有16间房子。1904年8月22日(农历7月12),邓小平同志在这里诞生。读私塾、上小学、进中学,度过16个春秋之后,他于1919年秋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并逐步走上革命道路。从此,小平同志再没有回过老家。  相似文献   

14.
正李克强2008年2月参观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当邱丽琴讲解至改革开放时,他精神振奋,尤其讲到恢复高考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时,更是开怀大笑。"我认为老人家是有回乡想法的。1986年春节时,他在成都过年,在金牛宾馆接见了广安的地方官。那段时间正好广安有一个民警把手枪丢了,很危险。况且,那时从成都到广安,交通很不便,翻山越岭,可能一天时间都到不了。再说,老人家也很忙。"8月16日,邓小平故居讲解员邱丽琴对廉政瞭望记者说。广安作为小平故里声名远播。虽然邓小平年少离家,终生未返乡,但在他身后,广安邓家旧宅被重新修葺。上至国家领导,下至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地前来观瞻伟人诞生地。  相似文献   

15.
一位影响近百年历史的老人离我们而去了。养育他的乡土在饮泣,思念他的乡亲在痛哭…… 1997年2月19日,中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离开人间的消息刚一传出,爱戴他的中国人民无不悲痛万分,江河一片呜咽。养育了他的故土——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的群众更是出奇地悲痛,那些翠竹掩映的农舍也在轻轻饮泣,伟人逝世的不幸消息给这里带来了难以言表的悲凉。 1904年8月22日,广安协兴场姚坪里(今牌坊村)诞生了一个男婴。他在这里生活了15年,后来他成了中  相似文献   

16.
1978年2月2日,阔别故土58年后的邓小平,第一次在成都会见广安故乡人。那年1月31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广安县委接省委电话:有中央首长来川视察,托买点土特产送至成都。县委常委们猜测,可能是小平莅蓉过春节,一时个个欢欣,都想去成都,又怕“擅离职守”挨批评。最后“一致决定”:买点广安的土产白市柚、锦橙和奎阁酒,派县委办公室主任邓欲治、干事黎仁海、驾驶员张家义送去。2月1日下午2点,三人驱车登程。抵达成都金牛宾馆,已是2月2日凌晨5点。  相似文献   

17.
我在家乡读小学时,听老师讲过四川广安县有位大数学家何鲁,年轻时在法国解了世界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因而蜚声海外。完全想不到,我18岁那年竟有机会进入他办的学校,并有缘亲聆教诲。 “给我订一份《新华日报》!” 1942年夏,重庆42℃高温。我和好友罗永通(永晔),躲脱成都、自贡、富顺特务机关的盯梢,跑到重庆唐家沱何鲁的家,请求他收留我们入学。当时高  相似文献   

18.
张书旂老师是我的恩师。我自幼喜爱美术,特别爱好花鸟画,对书旂老师的画,早在江苏省立宿迁中学读书的时候就非常崇拜。恨无机缘,从书旂老师学习。1936年高中毕业,我留在母校工作,1938年冬随江苏省立联合中学内迁至四川重庆。次年暑假,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在重庆沙坪坝招生,当时张书旂老师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我终于有了报考的机会。我以  相似文献   

19.
孟红 《党史博采》2014,(6):21-25
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与美丽浪漫的欧陆之国——法国有着一种奇特的不解之缘,他在那里曾留下三次坚实的足迹.从1920年夏到1926年初,在法国留学生活了5年多,由爱国青年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可以说这一阶段是他革命生涯的开端.1974年4月初,邓小平率领中国代表团前去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对法国心存一份特殊感情的邓小平在抵达目的地纽约之前和会毕之后回中国的往返两程中,都特意在必经之路的巴黎休息、参观了几天,在法国又留下他的行行足印.  相似文献   

20.
正说起一代伟人毛泽东与图书馆的情缘,我们不得不从他求学和革命活动的轨迹开始说起。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有5个对他人生发展影响极大的半年:1910秋到1911年春在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的半年;1911年春到秋在湘乡驻省中学读书的半年;1911年秋到1912年春在长沙新军当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