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韩非子》记载,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结果一国尽服紫,引起齐国紫色衣料价格暴涨。齐桓公对这一风气带来的后果感到担忧,管仲建议他从自己不穿紫色衣服做起。当天,齐桓公就脱下了紫色衣服。凡看见官员有穿紫色衣服的,齐桓公就说:离远点,我讨厌紫色衣服。结果,当天朝中侍卫近臣便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第二天,都城中没有  相似文献   

2.
刘建明 《党课》2014,(10):73-74
《韩非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齐桓公非常喜欢紫色的服装,结果“一国尽服紫”,齐国上下从大臣到百姓便都做了模仿秀,向齐桓公看齐,以衣紫为荣。于是,紫色布料价格猛涨。齐桓公对此深感忧虑,管仲就建议他从自己不穿紫色衣服做起。当天,齐桓公就脱下了紫色的衣服,同时凡看见官员有穿紫色衣服的,就大声说:“离远点,我讨厌紫色的衣服。”结果,当天朝中侍卫近臣便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第二天,都城中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第三天,齐国境内全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桓公非常喜欢穿紫色衣服。随后,大小官员,全国百姓也都竞相仿效,造成了铺张浪费。对此,齐桓公忧虑重重,便问大臣管仲该怎么办。管仲进言说:“大王想纠正这个风气,有两个办法:第一,大王从即日起带头不穿紫服。第二,大王要向身边的文武百官说自己厌恶穿紫色衣服。”齐桓公  相似文献   

4.
凤翔 《前线》1997,(11)
漫话“微服私访”凤翔“微服”是相对官服而来的,它是地位低微的下层群众穿的衣服。所谓微服私访,是指当官儿的换上下层群众的衣服,去秘密地搞调查访问,以让一般人不认识自己。对“微服私访”,历来有赞成与否定两种态度。我国清代著名的大学者纪晓岚,便持否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在我的童年时代,眼前存在的只有灰、蓝、绿三种颜色的衣服,农民穿的是灰色,工人穿的是蓝色,军人穿的是绿色。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为人民服务”活动在穿蓝色衣服的工人中开展得最活跃。那时,我便有了人生中第一个愿望,长大了当一名工人,以便为人民服务。少年时;我接触到了《共产党员》杂志,经常借阅、翻看,知道了很多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了解了党的历史,学到了党的知识,我深深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真是太伟大了。我的人生中第二个愿望立在了心中,长大了做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时刻牢记着自己的两大愿望,终于在  相似文献   

6.
《先锋队》2015,(8):46
起源:美国前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提出了肥皂水效应:将对他人的批评夹裹在前后肯定的话语之中,减少批评的负面效应,使被批评者愉快地接受对自己的批评。约翰·卡尔文·柯立芝于1923年成为美国总统,他有一位漂亮的女秘书,人虽长得很好,但工作中却常因粗心而出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漂亮的小姐。"这句话出自  相似文献   

7.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于1923年登上了美国总统宝座。他有一个女秘书,人虽然长得漂亮,可工作中经常粗心出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女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这句话出自总统口中,简直让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  相似文献   

8.
爸爸的初心     
正爸爸出生于苏北黄海之滨的一个小乡村,兄弟姊妹三个,小名"二小"。爷爷奶奶是老实本分的农民。爷爷在村里还当过10多年会计,所以爸爸有时开玩笑说自己也是所谓的"官二代"。小时候家里比较穷,身为老幺的他,经常只能穿哥哥姐姐淘汰下来的衣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穿新衣。爸爸1991年参加中考,那是他第一次到县城,当时穿的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看过一则故事,至今难忘。有位农村老汉粗茶淡饭节省了一辈子,总算有了一份不小的家业。一天老汉早起去拾粪,捡到一条很漂亮的丝腰带,便喜滋滋地扎在腰上。过了几天,老汉觉得自己的布衣服不配腰带,便开  相似文献   

10.
李嘉诚的鞋一半是旧的 2006年度美国《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李嘉诚以188亿美元排名第十位。但老李时于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却不怎么讲究。对他来说,一套西装穿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皮鞋坏了,补好了照样可以穿,所以他的皮鞋十双有五双是旧的。  相似文献   

11.
黄杰: 这里存的衣服太多,啰哩啰嗦,行动甚不方便.我不需要夹衣与衬衣,不知什么人又要给我做,做了又穿不了,不只浪费经济,而且存而不穿,把衣服放在那里,实在不划算.以后我需要什么衣服时,叫做再做,并且每人有每人的供给制度,超过制度亦很不好,故把些不用的衣服与棉衣送回.  相似文献   

12.
挂牛头卖马肉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说:齐灵公喜欢女人穿得像男人一样,于是齐国的女人都穿上了男装。这样一来,齐灵公又不高兴了,就派官吏去禁止女人们穿男装,说:“凡穿男装的女人,就撕破她的衣服,割断她的衣带!”之后,虽然受到裂衣断带处罚的人很多,但女人们却照样穿男装。一天,晏子朝见齐灵公,齐灵公便问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微笑人生     
某日,朋友聚会。酒过三巡,大家便海阔天空地神聊了起来。一友遍询同座:人为什么活着?究竟过上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你才感到满足? 于是,有人说,想读的书买得起,看上的衣服穿得起,口馋了能够拽上红颜知己到酒店里撮一顿儿,足矣。还有人说,想有一套自己的花园别墅,上下班开着私人豪华轿车,春风得意车轮疾,此生就算没有白活。  相似文献   

14.
常回家看看     
李作之 《湘潮》2010,(2):1-1
<正>时隔多年,我和老伴又回到了我的家乡平江县南江镇。一进门,老伴顾不上休息,便着手打开带回家的大包小包,包内有吃的、用的、穿的,还有小孩玩具,其中主要是衣服,基本能保证家家有礼,人人有份。多劳老伴想得细致周到!全家喜气洋洋,特别是那些孙子辈的孩子,吃着食品,玩着玩具,好不  相似文献   

15.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于1923年成为美国总统。他有一位女秘书,人长得很漂亮,工作却经常出错。一天,柯立芝看见女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这几句话出自总统口中,让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我相信你的公文处理也和你的打扮一样漂亮。”  相似文献   

16.
正"这件衣服的款式和颜色都很适合你,而且衣服穿起来显得既年轻又时尚。"近日,七师一二九团十连职工李海华正在自己的服装店里忙着给顾客介绍服装款式。两年前,农业新技术的运用让李海华承包的80亩棉田获得了大丰收,种田也变得很轻松。同年10月,李海华在团部商业街租了一间50平米的商品房,开起了服装店。  相似文献   

17.
正天气转暖,大家纷纷将"压箱底"的半袖、短裤取出,准备过几天穿。很多人认为,去年的衣服干干净净地收好,今年拿出来就能直接穿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衣服被存放在衣柜或箱子内一整个冬天,会因为空气流通不够孳生螨虫,还可能带有一些病菌或过敏原。如果衣服上还存有没处理干净的皮  相似文献   

18.
许多年了,周新立起床后就到厨房做好了饭,先将母亲刘瑞玉搀扶着坐在饭桌前,随后将碗筷摆放到她面前,便于她自己就餐;然后为父亲周登芳穿上衣服,将他抱进轮椅,推到饭桌前再一口一口地给他喂饭.  相似文献   

19.
马锦生 《先锋队》2011,(8):61-61
小时候看过一则故事,至今难忘。有位农村老汉粗茶淡饭节省了一辈子,总算有了一份不小的家业。一天老汉早起去拾粪,捡到一条很漂亮的丝腰带,便喜滋滋地扎在腰上。过了几天,老汉觉得自己的布衣服不配腰带,便开始穿起绸缎来。穿起绸缎,又觉得拾粪种田有失身份,从此不再下地,只管吃喝。父行子效,  相似文献   

20.
更新观念的本义,就是抛弃旧观念,树立新观念。何谓新旧?人们通常所说的新旧,往往是就有形的实体而言。譬如,刚买的衣服叫新衣服。穿久了,衣服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和强度,就叫旧了,甚至不能再穿,又换新衣服。这种弃旧换新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