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本政府管理是现代政府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具有全新的模式."目的人"是人本政府管理对管理人性的假设.人本政府管理的行为准则集中到一点,就是充分地尊重人,恢复人的尊严.颇具特色的自我管理是人本政府管理的根本方式.人本政府管理的内在动力、精神支柱是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2.
所谓政府人就是指在国家政府机关中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公职人员。政府人道德是指政府人必须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政府人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始终与一定的权力相联。政府人道德的好坏对整个社会道德风气起着很强的导向和示范效应。加强对政府人道德建设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政府人道德建设的外在条件1.行政道德精神与规范道德精神是道德的灵魂。政府人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具有不同于其他职业道德的特性。它不仅表现在政府人道德地位和层次都要高于一般的…  相似文献   

3.
陈建先  程宇 《探索》2005,(5):53-55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四个方面的以人为本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以政府行为框架来探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政府作为,可分为:善治的政府作为行为、善治的政府不作为行为、恶治的政府作为行为和恶治的政府不作为行为。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指人与人之间相处应该诚实守信。诚信也是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导者——政府的要求。政府只有讲诚信,才能真正获得公众的信任。而有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才可能形成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和谐,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信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任,是连接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政府信任反映的是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即民众对政府行为的认同。目前,对政府信任度的下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政府信任已经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造成政府信任度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政府自身能力的不足,又有公众对政府过高的期望等等。正确认识政府信任问题并提升政府信任成为政府再造工程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诚信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信作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和出发点,也是和谐社会的落脚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诚信政府是诚信社会的定心盘,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政府的诚信。文章从政府诚信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入手,在分析我国目前政府诚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塑造诚信政府来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有限理性与政府决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齐明山 《新视野》2005,(2):27-29
传统理论将人假定为全知全能的人,将组织也假定为全知全能的组织,将政府也假定为全知全能的公共组织,这是不对的。因为任何由人构成的组织都有其局限性,作为公共组织的政府也不例外,所以这种假设不仅误导了政府本身,而且也使民众对政府决策有过高的期望。正是由于有限理性使政府决策有其不可逾越的局限性,使得政府的决策同其他各种各样类型公共组织和私人企业组织的决策一样,是有限理性的决策,而不是理性决策。政府应该采取扩展理性的方法减少有限理性,减少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8.
杨黎源 《学习论坛》2002,(12):17-19
现代政府官员的腐败问题是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人的本性、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论述了腐败产生的根源 ,认为对人的本能约束的软化是现代政府官员腐败产生的人性根源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政府官员的负面影响是历史根源 ;道德约束的软化和法制的不健全是现代政府官员腐败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住房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这说明了住房是人的基本需求.为此,一个健全的政府和负责任的政府应该跳出西方经济学的狭隘眼界和习惯思维,合理限制资本,用政府的逻辑牵着资本的逻辑走,坚决履行政府的社会职能.这也决定了住房是政府应该向人民提供的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0.
政府在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中应实行非市场决策,但政府的这一决策过程极易受到市场利益的干扰与影响。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不但会影响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而且极易滋生腐败。因此,研析非市场决策中如何避免市场利益的干扰与影响,对于提升政府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有很重要的意义。一、影响非市场决策的市场利益因素分析市场利益对非市场决策的干扰与影响,其成因极为复杂。依笔者之见,主要有:1.政治人与经济人的角色错位政治学对人的假设是:人是政治的人。政治人是这样的一种人,他们为了追求公共利益而活动在政治舞台上,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自己…  相似文献   

11.
刚刚结束的两会,凸显了一个新的理念:以人为本。即把尊重人、关心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就是以社会为本位而非以政府为本位,是权利本位而非权力本位,是政府为保障和发展全体公民的权利而设置和行使公共权力。对于公民而言,只要没有明文的法律限制,就可以自由地进行任何行为;而政府遵守的是另一种规则:凡法律未允许的,都是禁止的,即政府行为必须有法律授权的依据。以人为本正是政府革除制度性弊端,走向现代性宪政政府,实现从全能型向有限型、从权威型到服务型、从部门性到公共性转变的体现。以人为本,就要改善人的…  相似文献   

12.
涂文 《廉政瞭望》2005,(5):29-29
4月初,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决定将4名政府官员涉嫌腐败的案件交由巴勒斯坦总检察长依法处理。这是阿巴斯担任巴勒斯坦领导人以来首次在反腐问题上采取行动。这4人中有3人是巴自治政府财政部的官员,还有一人是总统府的官员。  相似文献   

13.
为政要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典 《学习论坛》2005,21(2):19-21
人是利益人 ,执政党就要代表人民利益 ,我们党代表人民利益 ,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就要实施服务行政。政府主要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服务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我们党执政和政府行政要坚持以人为本 ,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切实做到执政为民、服务行政 ,代表好、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政府治理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政府治理水平的有效提升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政府治理必须不断创新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发展,才能使国家治理现代化顺利实现。政府治理创新需要遵循服务人与发展人的原则,把提高治理效能和规范治理行为作为重要目标,坚持公平正义导向,从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创新政府治理方式、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推进政府治理法治化四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5.
现在很多人将电子政府的建设仅仅理解为用信息网络技术来改善政府的管理,而没有同时注入透明政府、民主政府、责任政府等新的理念,这会将当代公共行政引入新的困境。其实电子政府与透明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促进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透明政府与电子政府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谁是谁的人”是一个许多人常用的句式,在某些机关呆过、官场混过的人,多会以此句式造句,比如说,“张三是李四的人”、“赵二是王五的人”等等。一个人一旦成了谁的人,两者之间的关系便是主奴关系。尽管是党员,是公务员,嘴上在高喊他是党的人,是政府的人,但其内心唯尊某一人,趋避进退,唯某人之命是从;荣辱祸福,皆由某人一个人决定。他虽然拿着政府或企业发给的工资,但他的意识中已无政府或企业而只有某人,且凡事只知对某人负责。实质上,他已经成了某人的特殊私有物。反过来说,某人对于他的私有物,也有随意处置的权利。而今一些人虽无古代君…  相似文献   

17.
报刊拾零     
大多数美国人都是很自觉自愿地交税的,其中的奥秘是美国人交税后对他们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反馈作用。 第一个直接反馈就是退休金。美国人的退休金不是他们退休前的工作单位发,而是由政府发。政府退休金是以他交过的税按一定的比例发  相似文献   

18.
一个有诚意公开自己财政支出的政府,晒出的一定是一个能让人一目了然、清清楚楚的账本。把政府的支出花费晾晒在人民面前,是呼声,更应是行动。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  相似文献   

19.
基层政府是政府法治建设的关键所在。当前,讲人治、靠权治、被商治成为基层法治政府建设的桎梏。需要着力从科学民主决策、公开透明行政、严格公正执法三个方面推进基层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20.
孔南钢 《唯实》2011,(2):45-48
政府商务伦理是政府在商务领域的道德规范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导思想意识形态之一,政府商务伦理主要调节特殊经济活动主体(政府自身)和一般经济活动主体(企业法人和自然人)的行为,构建行政伦理和商务伦理二维融合的政府商务伦理规范体系,是以德治国方略在商务领域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