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磊 《世纪风采》2023,(7):28-33
<正>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的朝鲜停战谈判中,战俘遣返问题是谈判双方争论最为激烈、耗时最长的议题。美国出于冷战需要,拒不同意遣返所有被俘朝中人员;而朝中方面则依据日内瓦战俘待遇公约,要求遣返所有战俘。由于在战俘遣返问题上长时间博弈,僵持不下,致使停战谈判几次陷于停顿。最终,谈判双方各自做出一定让步,使得战俘遣返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为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消除了最大的也是最后一个障碍。  相似文献   

2.
朝鲜停战谈判之所以拖延了两年之久,主要的障碍就是战俘遣返问题。周恩来指挥朝鲜停战谈判期间,先后起草、修改了200余份电报、发言稿,对中朝方在战俘遣返问题上的谈判给予了具体的指示,为解决战俘遣返问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一“原则上不动摇,办法上找出...  相似文献   

3.
1953年夏天,我志愿军总政治部决定从前线各兵团抽调一批干部到开城,处理战俘问题。我志愿军31师抽调3名干部:炮兵团荆政委、92团3营田教导员和我哦当时在92团卫生队担任指导员)。志愿军共抽调100余名各级领导干部组成解释战俘代表团。同谈判代表团、新闻记者代表团合并组成一支工作队,由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担任队长,乔冠华担任指导员。我被分配到战俘代表团,担任解释战俘代表。我中朝方谈判代表团根据1949年8月12日修订的《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中“战争结束战俘应该毫不迟延地释放并遣返”之规定,认为遣返战俘不应该是一个难…  相似文献   

4.
1946年5月7日,汽笛鸣响,两艘轮船缓缓驶离葫芦岛港,2 489名日本侨民和战俘从这里踏上了遣返回国之路.此后三年,从这个当时很少有人知道的小港,超过105万的日本人被遣返回国,这一重大事件历史上被称为"葫芦岛大遣返"."葫芦岛大遣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对战败国侨民规模最大的遣返行动.同时它也是中国军民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是中国人民以德抱怨的伟大善举.2006年恰逢"葫芦岛大遣返"60周年纪念,在这里让我们重新回顾那段历史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5.
《福建党史月刊》2014,(5):34-34
正1953年7月26日,历时两年的朝鲜停战谈判尘埃落定。然而,双方互换战俘期间,23名美军战俘公开拒绝回国。这些特立独行的人并未立刻前往中国,根据停战协议,他们先被转移至中朝边境的中立营地停留4个月,如果在此期间改变主意,仍有机会遣返。最终,23人中的两名——爱德华·迪肯森和克劳德·巴彻勒在"过渡期"改变了主意,选择返  相似文献   

6.
1952年2月,正当美国在停战谈判中大要“自愿遣返战俘”阴谋时,却发生了一件让其无地自容的事件:一架美军间谍飞机在深入志愿军后方空投特务时,被机上一名被迫当特务的志愿军战俘炸毁.该战俘跳伞后立即找到志愿军部队,报告了事件的经过和志愿军被俘人员反抗暴虐、争取回国权利的斗争情况.  相似文献   

7.
赵袆楠 《党史纵横》2010,(11):28-33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谈判,除军事分界线这个核心问题之外,重大问题是战俘问题。从数量上来说,美韩方面俘虏的战俘多,中朝方面俘虏的战俘少。原来中朝方面的谈判代表把这个问题看得简单了,认为已有日内瓦关于遣返战俘的国际公约和惯例规定.按规定办就是了。1951年9月,“志愿军战斗英雄代表团”回国参加国庆观礼,周恩来曾专门召见代表团团长、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研究战俘交换问题。除确定按日内瓦国际公约办外,  相似文献   

8.
平凡 《党史博采》2009,(9):46-49
<正>刘伟对邬吉成说:你负责护送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两国战俘遣返委员会委员的任务/在距离平壤20多公里外的一个秘密地下指挥部/"前不久,我们代表团就有一个同志被杀害了。"/  相似文献   

9.
张泽石老人曾于1950年参军,1951年随军入朝作战,因部队陷入重围负伤被俘。被俘后.他曾参与领导战俘集中营里的反迫害反背叛的爱国斗争.曾任坚持回国志愿军战俘总翻译、总代表。1953年秋停战后被遣返归国,回国后受到开除党藉的错误处分.并在“反右”、“文革”等历次运动中遭受迫害,直到1981年落实政策恢复党藉。  相似文献   

10.
70年弹指一挥间,忆往昔感慨万万千。福建省军区福州第二干休所里有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老战士杜振民。2020年11月上旬,他端详着自己刚领到不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向前来采访的客人讲述了当年出国参战经历,其中参与遣返双方战俘的那些往事至今还让他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1.
朝鲜停战谈判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后 ,在毛泽东指导下 ,经过谈与打的较量 ,突破了在战俘遣返问题上的僵局 ,粉碎了美国的军事冒险活动 ,并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结束了历时 3年的朝鲜战争。抗美援朝 ,是毛泽东一生最为艰难的一次决策 ,同时又是毛泽东军事艺术、国际战略乃至治国方略中的绝妙之笔。  相似文献   

12.
李金明 《湘潮》2006,(1):45-50
朝鲜战争期间,停战谈判经过了漫长的24个月,其中19个月是卡在了俘虏遣返问题上。因为美方在俘虏问题上的无理和蛮横,使双方达不成协议,战争只得继续。按当时任周总理助理的乔冠华讲:“我方为了争取战俘问题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决,硬是同敌人多打了一年多的仗。”整个朝鲜战争中,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军区原政委贺明是名贯华北和河北的将领之一,有着文武将军、“秦晋儒将”之称。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时任65军193师政委的贺明被抽调为解释代表团成员,参加了朝鲜战争战俘的遣返工作。这段经历给他留下深刻的记忆。 1983年离休以后,贺明奋笔疾书先后整理和撰写了大量回忆文章和两本专著。在纪念共和国成立50周年前夕,我走访了贺老。谈话间,贺  相似文献   

14.
张志坤  关亚新 《求是》2005,(16):36-38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9月2日,日本向中美苏等盟国签了投降书。此后,根据《波茨坦公告》精神,盟国开始磋商解决滞留海外的日侨俘问题,并作出遣返安排。而葫芦岛百万日侨俘遣返,则是中国战区日侨俘遣返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滞留在海外的日本人约有660万,分布在中国各地的则有394万,其中日侨200万余人,日俘194万余人(包括被押往苏联的47万余人)。为解决中国战区日侨俘遣返问题,1945年9月29日,重庆中美联合参谋会议向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提出备忘录要求其“尽快制定遣送日人计划”。10月25日,中美在上海…  相似文献   

15.
《新视野》1994,(2)
海协会与海基会共商两岸劫机犯遣返问题1993年12月18日至22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商谈小组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台北重点商谈两岸劫机犯遣返问题,并达成共识:即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劫持民航客机是严重的刑事犯罪,应予以严惩,劫机犯原则上一律遣返。国务院召开全国平抑油价格工作会议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平抑粮油价格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基强调要迅速平抑粮油价格.确保市场稳定。毛泽东还展100日年纪意大会在东医回学方199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全国政协隆重…  相似文献   

16.
<正>1953年4月8日,我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基地医院内科院接到上级命令,要我院开赴开城,执行交换伤病战俘的任务。4月10日,我们到达开城,紧张地投入工作,准备接收从我方战俘营转来的"联合国军"伤病战俘。接受训练"联合国军"的伤病战俘转来之前,有一天,我方和平停战谈判代表团的两位同志来我院挑选医务人员,到板门店执行接收敌方遣送给我方的志愿军和朝鲜人民  相似文献   

17.
战俘问题朝鲜战争经过一段时间后,双方都俘虏了一些战俘。但从数量上来说,美韩方面俘虏的战俘多,中朝方面俘虏的战俘少。中朝方面谈判代表最初把这个问题看得简单了,认为战俘问题已有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按相关规定办就是了。  相似文献   

18.
荆杰 《党史博采》2008,(7):37-37
<正>葫芦岛日侨百万大遣返,规模空前,是人类遣返史上的壮举,是中国人民"以德报怨"的善举。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按照国际惯例,中国政府必须在战争结束后的最短时间内,把缴械之后的日军连同日侨遣送回国。当时东北的政  相似文献   

19.
陈昊 《党史文苑》2010,(5):9-16
战俘问题 朝鲜战争经过一段时间后,双方都俘虏了一些战俘。但从数量上来说,美韩方面俘虏的战俘多。中朝方面俘虏的战俘少。中朝方面谈判代表最初把这个问题看得简单了,认为战俘问题已有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按相关规定办就是了。但周恩来却从一开始就认为美国会就此做文章,因而预先规定了谈判战俘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1953年 3月,我在志愿军后勤部一分部汽车十团任政治处主任。不久,我团奉命到开城谈判代表团参加交换战俘的运输工作,我为交换战俘运输组组长。运输组由运输、车管、保卫股长和英、朝文翻译各 1人组成。换战俘由代表团谈判代表,又称四号首长的丁国钰同志负责。   4月 22日上午 10时,我作为中方交换战俘运输组组长,有幸参加了一次板门店交换战俘的具体工作,亲眼目睹了这一鲜为人知的悲壮场面,至今回想起来,仍令我情绪不能自控。   板门店我方接收区中心建筑由四个一字排开的临时帐篷组成,帐篷外用席子围成走廊,直通临时搭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